元宵节民间的风俗习惯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元宵节,想必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并不陌生,正月十五闹元宵,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元宵节民间的风俗习惯,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民间风俗习惯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这也是人们用来消灾祈健康的一种活动。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在元宵节之夜,很多妇女就会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就样就能祛病延年。元宵节这天单身的朋友利于多走动,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运势。

捏生肖

捏生肖是山东荣城的风俗习惯。一般以黄豆细面作材料,生肖的姿态可以即兴发挥,只是都要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象征“五谷丰登”。生肖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棍儿,俗称为“要捻”。到元宵夜盛在盘子里一齐点燃,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来年大丰收。并且,谁的生肖灯燃得时间最长,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将鸿运当头、健康平安。

元宵养生“3宜”

1、宜“春捂”

虽然过了最冷的冬季,迎来了春季,但保暖工作还不能松懈。在这段时间天气变化不定,并且也是全年寒潮来袭最多的时节之一,我们常说的“倒春寒”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寒冷程度不比冬季差,更何况在民间还有“春寒冻死牛”的说法。

因此,即使春季气温有所回升,但衣服还是不宜脱减,还是要穿得和冬季一样厚,还得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以免让身体受寒生病。更何况春节流感比较流行,很多人冬季没感冒,但到了春季却感冒了,这就说明了对防寒保暖工作的忽视,从而给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这样也更加说明了“春捂”的重要性。

2、宜适当运动

在元宵这段时间还很寒冷,但已经是春季了,气温会缓慢的上升,这时候进行适当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打好身体基础和预防感冒生病的情况的发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还很冷,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如果身体出汗了要即使洗澡并更换衣服。如果觉得外面太冷,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来锻炼身体,也可以做一些伸展运动,来唤醒身体,提高身体机能。

3、宜养精神

在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这时候春气通于肝,肝喜调达疏泄,恶抑郁,也就是说这时候要注意养好自己的精神,以此来达到养肝,调养身心,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在冬季,很多人难免情绪压抑,精神容易萎靡,但春季是万物苏醒,春回大地的时节,这时候人的情绪和精神都会有好转,这时候把握时机养好精神,对身心健康很有帮助。

而要想养好精神,平时要少生气、少忧愁、少思虑、少嫉妒等等,要静心养性,这样才能使得肝气通畅,有益身心,为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元宵节民间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关于元宵节民间传统习俗

元宵节传统民间习俗介绍

元宵风俗习惯礼仪学问

元宵节各地民间风俗介绍

有关元宵节经典传统习俗

元宵节传统民俗介绍

元宵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元宵节各地习俗介绍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民间的风俗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1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