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战争。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借鉴!

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_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心得

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彭德怀后来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曾明确指出:“最重要的则是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英明的决策、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领导。”毛泽东与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的确有着太多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可以说,志愿军出奇兵应对这场战争,来自于毛泽东决策出兵朝鲜的伟大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们坚信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发展中国家被压迫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2

要我说说抗美援朝中的那些事,已经过去70年了,一时半会,我还真不知道先从哪里说起。 好吧,就从我为什么会去当兵说起吧。

我叫李福庭,1932年出生在湘潭县射埠镇附近的土桥村。 我家世代务农,到我这一代,家中有兄弟八人,我排行老五。 因男孩多,父母怕被国民党抓壮丁,就想方设法让我们分散出去读书。 我在本乡读完高小后,还到湘潭市一中去读了一年书。 在那里,我参加了进步社团,接触了不少新思想,知道共产党是为穷苦人谋幸福的。 后来虽因家贫只得辍学回家务农,但那颗心却早已飞出去了。

1951年3月,当听说四野解放军要在当地招兵,我便连夜赶去报了名,之前的革命我没能赶上,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错过机会了。 顺利录取后,我被分配到133师397团。到广东去集训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师便接到入朝参战的命令。 对此别人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我却觉得很幸运,当兵能捞到仗打,还是到国外去打,这光宗耀祖的事,一辈子能碰到几回呢?

1952年初,133师斗志昂扬地跨过了鸭绿江,并迅即赶到朝鲜的南阳里集结。在朝鲜我前后待了近五年,零七八碎的事我不想说,只讲两件我印象最深的事。不知你们觉得有没有价值,但我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一件是修坑道的事,它让我知道了当兵的不易。 我们在南阳里集结后,很快开展了以实战为内容的练兵活动。在这里我第一次学会了使用六种武器:即步枪、机枪、手枪、手榴弹、手雷、爆破筒。 有了这些基本技能,我们这些新兵蛋子便一点都不觉得畏怯了。提高了战斗力后,部队马上接到去朝鲜西海岸紧急布防的命令。 因怕暴露行踪,部队只能摸黑步行前往目的地。 一路上,有些同志因身体较弱,感到很吃力。特别是一个叫刘立波的战士,正好又受了风寒,浑身无力,我便主动帮他背背包,背枪,硬是没让他掉队。 为这件事,连里为我记了一次小功,还把我调到连部当通讯员,说是要用人所长,当时我还真的好高兴。 部队到达西海岸后,立即在附近的制高点上安营扎寨

我曾留心数了一下,半年多时间里,连牺牲带病死的,一共有300多位长眠于此,这仅仅是我们一个团的数字。 这么多年来,每每想到那些埋在异国他乡的战友,我都忍不住要默思良久。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想,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曾经最可爱的人,不仅仅只是一页页静止、发黄的历史,更应该是一声声进军的号角,一首首英雄交响曲,鼓舞着战友和后来者奋勇向前,向前。

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3

1949年底,家住宁乡县第三区霸塘村的初中肄业生李文贵,听同学说解放军四野正在湘乡县招收青干班学员,便相邀四位同学一道准备前去报名。

当确定了启程的日期后,其他三位却临时变卦,不愿外出当兵,但李文贵却毫不犹豫地按时启程赶去。 之所以有这个决心,一是在校时,他曾参加过校内的进步社团,粗略知道共产党的一些进步主张; 二是只想早点出去找点事做,好为操劳半生,却终未能兴家立业的父母分担家庭生活的压力。 到湘乡县顺利报考录取后,李文贵才知道,这所名为四野的青年干部学校,却并不是那种闭门读书的旧式体制,在湘乡、湘潭等地集训不久,这批人便被一火车拉到东北佳木斯附近,成了当年屯垦戍边的一批新成员。 虽然,这与李文贵心目中的理想有一定距离,但军人的待遇,军事化的管理,还是让他倍感新鲜,兴奋不已。 每天和黑黝黝的土地打交道,伴以不间断的文化学习,军事操练,学员们都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是很有滋味。 毕竟大家都年轻,又大都是从困苦的生活底层中汇聚来的,因而劳动热情都十分高涨。特别是看到自己亲手开垦、亲手播种的第一季大豆即将丰收在望时,那种幸福、满足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干部战士的脸上、心头里

李文贵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这股喜悦还没有退去,待收割的大豆还没有收完,部队便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因朝鲜战争愈演愈烈,战火大有蔓延至鸭绿江之势。应朝鲜政府金日成主席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立即出兵援朝,故紧靠中朝边境的原屯垦戍边部队,便迅速抽调骨干人员,组成赴朝参战的先头部队。 在这批新兵中,李文贵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又担任过连队的文化教员,重新编队后,他便被分配到炮五师所属的四十七团一营指挥连担任观察计算员。在由佳木斯移防至牡丹江后,部队进行了改装练兵,这段时间十分紧张,无论生活学习,一切按实战要求强化训练,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及对应的文化知识。而计算员所需的知识要更多、更全面、更敏捷,所以李文贵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格。为了记下教官们在课堂上讲的所有重点,在纸、笔短缺的情况下,他自觉地拿出部分津贴上街购买,以供学习记录之用,有时因公出差误课,回来后他也会主动找战友迅速补上,不容留下半点遗漏。 这些“小事”都受到了营部的表扬。但李文贵心里清楚,他图的不是这种表面的东西,说直白一点,观察计算员就是大炮的眼睛,如果战时这双眼睛不明不亮,那大炮射出的炮弹又怎能准确地命中每一处目标呢?

1951年底,这支经过速成训练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当李文贵所在的炮八师(入朝后改的番号)在朝鲜安州火车站下车后,立刻被安排在大坪里一带布防。 当时他们所用的大炮是苏式加农榴弹炮,炮径有152毫米粗,射程达1万7千4百米,在国内炮兵武器中算是十分先进的。 但因体积大,吨位重,所以每次运输、安放、伪装都较为困难。 记得每一次移防,部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搭建大炮掩体,于是伐树,挖坑,存放好弹药等等便成了当务之急。 按当时的价值计算,一发炮弹抵得上国内一户中农的财产,因而大家都把这些大炮当作自己的心肝宝贝,唯恐它有半点闪失。那时候,美军仗着他们的空中优势,经常不间断地对我方阵地进行侦察、扫射、轰炸,有时整个山头都被炸得寸草不生。 如果没有纵横交错的坑道相连接,没有深入山头中间的防空洞作掩护,那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会更大。 一次李文贵所在营部正集中在防空洞俱乐部里开会学习,正值敌机扫射,营部管理员说是要去自己的住房里发放当月的津贴费,随管理员去的十多名班、排干部还未到达地点,就被突然临空的轰炸,当场被扫射炸死七人。 李文贵因恰好走至一颗大树边,听声音不对,赶紧围着大树兜圈子才幸免于难。 这次事故发生后,炮兵们出入掩体更加谨慎,即必须做到先听声音,再查看前方敌情,然后再猫腰快步出行。正是增强了这种自觉的防护意识,以后这种意外事故便很少发生了。

1952年前后,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激烈的时候,像上甘岭战役等,敌我双方都打得难解难分,死伤惨重。 作为炮兵,每一次战斗,他们都十分重视,只要上级及时给出一个座标,便会快速地为加农榴弹炮提供准确具体的方位,将对美帝侵略者的无比仇恨,狠狠地射向对方暴露出的每一个目标,让敌人也尝一尝这威力巨大的炮弹的滋味。 俗话说,以牙还牙,以血还血。那时,每一名指战员心里都窝着一团怒火,只要一有命令,谁都会豁出命来干。有一次,他们团奉命连续发射了四十多发榴弹炮弹,打得对方阵地一片狼藉。 但由于大炮的射程只有十多公里远,隔着好多山头,用肉眼或望远镜,都无法真切看到所打目标的景况,其效果只能由前方参战部队去具体感受了。 但有一点李文贵他们是很清楚的,即随着志愿军的战略推进,战术多变,和逐渐更新的装备支持,曾经嚣张一时的美、李联军,逐渐萎缩了进攻态势,直至最后困守在三八线一带。

1953年,在联合国的斡旋、干预下,朝、中、美三国,终于在三八线附近的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 至此,这场旨在侵占朝鲜,继而进攻中国,最后威胁苏联的非正义战争,终于以中朝人民并肩作战,殊死抵抗而得以被坚决遏制。 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这回算是真正领教了新中国军队的厉害,再也不敢轻易口出狂言,任意胡作非为了。停战协议签订后,为了防止美、李政权的出尔反尔,李文贵所在的部队还在朝鲜驻防地待了近两年。 除日常保持战备态势外,一有时间,李便抓紧时间学习炮兵理论,想方设法为自己“充电”。 见他如此刻苦,1955年,部队领导选派他和多个战友回到祖国锦州炮兵学校,宣化炮兵学院学习深造。 学成后,李文贵便一直从事炮兵武器的研究、检测和指导工作。直至1976年,他才从北京炮兵司令部科研处三科转业到江南。

六十多年过去了,一提起抗美援朝中的那些事,老人便十分激动。 他说,在朝鲜五年,三年战斗生活,想起失去的战友深感悲痛,能活着回来算是幸运的。 但作为军人,是无愧的,正当青春年华的时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中朝人民的自尊、自信、自强,作出了应有的一份贡献,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这句名言,他感受至深,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孙和后辈都要牢牢地记住它。 当家仇国恨来临之际,有骨气的中国人一定要自觉地挺身而出,“我以我血荐轩辕”。 如果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那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呢?!

中国的强大是势在必行的,如今人虽老也,但这份自信心却坚定不移,愿中国梦能早日实现

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4

平时吃个苹果是很平常的了,而在战争的特定条件下,则是异常的不易。看过电影<上甘岭>或读过张计法连长亲自撰写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个苹果》(注:2)的人,会记得发生在闻名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的感人故事----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苹果,成为上甘岭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打上甘岭的时候,我在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担任宣传科副科长,被派到前方指挥所,负责战场的宣传鼓动工作。那时,我们每天都要编快报、出捷报,宣扬英雄、鼓舞士气。记得,在我们宣扬的英雄事迹中,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除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易才学、陈治国、龙世昌等等英雄壮举外,就是这个“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一个苹果”。

没水,是上甘岭战役中,特别是在坚持坑道战争中碰到的一个大难题。没有经过那场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干渴会使人达到多么难忍的程度。有多少战友为了把苹果送进坑道而付出了血的代价?又有多少战友为了下山抢水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所以,135团7连长张计法接到运输员带来的一个苹果的时候,是那样的激动;当他们8个人传来传去谁都舍不得吃一口的时候,是那样震撼人心;当事后张计法像我们讲述这个苹果的时候,是那样的催人泪下,他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

当时,15军政治部保卫科侦察队长宁焕星,陪同作家到坑道里采访张计法后,他没有记下其它了,却被这“一个苹果”所深深打动,随后写下一篇报告(注:3)。我也被这“一个苹果”所激动,当即写下一首“枪杆诗”(注:4)。現按照原件笔录如下:

乾渴的人們多麽把水想,

蘋果的味兒新鮮又清涼,

英雄們把蘋果深深地望了一望,

張計法大隊長(注:5)手拿蘋果想了又想:

步行機員不停的呼叫嗓子啞得話難講,

張大隊長把蘋果遞給了他們,

四個步行機員互相敬讓卻一口沒嚐,

八個人整整傳了一圈又把蘋果傳給了大隊長。

戰士們說:“你吃吧,隊長!

你日日夜夜在指揮我們打仗。”

大隊長望了望可愛的戰士們,

激動的咬了一個口,

大家這才肯把口張。

八個人傳了一個圈吃了半個,

又傳了一個圈才把一個蘋果吃光。

八個人,一個蘋果,

每人吃了兩小口,

意味深長,永遠難忘,

霍的站起了八班長,

他用勁喊:“增加了我們的力量。”

又是一場激烈的鬥爭,

連續打退敵人八次衝鋒,

張大隊長興奮的叫步行機員:

“殲敵三百多,

快快報告給首長。”

这不成为诗的“诗”,却是我当时真情的表露,发自内心的呼喊。我们把“一个苹果”的故事,刻印在战地快报上,后来军的《战场报》也登了出来。

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5

“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在朝鲜的崇山峻岭、冰河雪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搏杀,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上甘岭,朝鲜中部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山村。在仅3.7平方公里的山头阵地,志愿军与敌人生死较量、反复争夺43天。美国投入3个师的兵力,300余门大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次飞机轮番进攻,炮火削低志愿军阵地山头2米。然而,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如铜墙铁壁一般,将敌人死死钉在上甘岭的山脚下。在这次战役中,黄继光、孙占元、欧阳代炎、龙世昌等38名勇士与敌人同归于尽!

朝鲜战场艰苦异常,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曾对部下说,没有苦和穷,还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战争期间,面对武装了飞机、坦克,供应着牛肉和咖啡的侵略军,志愿军以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面困难、浴血奋战。

“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笑对战场上极端的苦和穷:“一把炒面一把雪,枕着石头盖着天”“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寒冷经得起饿。两条腿撵上四个轱辘,翻了高山过大河”。

在冰雪中卧伏,在饥饿中冲锋,舍身堵枪眼,誓死保坑道……在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马建光看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彰显了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020抗美援朝70周年的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2020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20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心得有感5篇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心得体会5篇

观看抗美援朝70周年纪录片有感个人心得体会五篇

新中国建国70周年心得体会20篇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观后感范文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年心得作文5篇最新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观后感600字

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9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