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后感600字5篇
推荐文章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后感600字5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开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着中国的大国风范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远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回信中强调,新冠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我们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病毒无国籍,疫情无国界。新冠疫情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以邻为壑、隔岸观火没有出路,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战疫全过程,通力合作、团结一心,才能战胜病毒、战胜疫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个春天,疫魔肆意,全国人民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只为保一国平安,护全球安全。越是在全球疫情防控吃紧时刻,越是要展示大国形象,彰显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G20峰会上就应对疫情蔓延、稳定世界经济进行了沟通协调,体现了中国推动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大国担当。中国在赢得国内战疫阶段性成功后,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及时对外伸出援助之手。随着新冠疫情在多国暴发,中国向全球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并向一些国家派出专家医疗队,提供医疗救援物资。中国为天下谋大同的高尚情怀,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高度肯定。
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当前,面对新冠疫情已经波及100多个国家的局面,需要世界各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战“疫”全过程,携手共筑捍卫生命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学习心得
“上海精神”与中国“和合”理念相通。
中国外交理念基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合”理念渗透中国外交的血液中,融入中国外交的实践中。当习近平说儒家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也就很好理解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天下为公”,既是看待当今世界应有的视角和胸怀,也是处理当今国际难题应有的原则和担当。“协和万邦”,强调爱好和平,讲求睦邻友好,倡导平等尊重,注重协商协作,达到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突出共同利益,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齐心协力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成功的秘诀。
实践证明,相互尊重和包容,能为相互合作提供基础;做到真诚沟通、坦诚相待,就能找到妥善处理分歧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找发展战略的对接点,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在合作共赢中培育更多的战略互信,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这是中国外交的经验之谈,也是上合组织的实践心得。可以说,上合组织的发展壮大及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得益于“上海精神”。这可以算作中国传统“和合”理念在当今世界的发扬。
上合新征程必须高扬“上海精神”。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既是上合扩员后的首次峰会,又要全面规划上合未来发展蓝图,因此习近平在致辞中强调“以青岛峰会为新的起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齐心协力,乘风破浪,共同开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新征程!”
如今,上合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综合性区域组织。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经受住了时代考验,“上海精神”功不可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上海精神”将继续发挥鲜明的指导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引领上合组织踏上新征程,取得新成就,为促进地区安全和成员国的共同发展,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新的贡献。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心得体会
对于世界来说,古“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交流的纽带,而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则是中国战略发展下的大国复兴之路。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复兴,也代表着新的时代内涵和战略意义。这些战略意义囊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而这些意义,综合来讲只有两点,一点是解决中国自身面临的问题;另一点则是逐步构建由中国主导的世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经济发展当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产能过剩。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又包括:环境问题、产业转型问题等。我们必须承认,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相当比例是由房地产带动,这就使得钢铁、水泥等工业原料企业发展迅速。随着这一行业的饱和,钢铁、水泥等出现了严重的过剩,有资料显示钢铁的毛利仅够买一只茶叶蛋。事实上,类似钢铁、水泥企业的其他制造业难以发展情况亦不在少数。大多数企业利润表处于亏损状态,却依然垂死挣扎,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胶着僵化状态。与此同时,外资制造业也开始逐步逃离北上广地带,向东南亚国家撤退。而中国也迫切将过剩产能转移到基础设不完善的中亚和东南亚地区,一方面开拓了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世界工厂”的位置也开始逐步转移。
其次,中国虽然进行了西部大开发,但是十多年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西部基础设施依旧薄弱。对此,“一带一路”在推动西部建设的同时,也可以使得一些沿线国家也能从中获得建设收益。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占据世界首位,却并未将外汇发挥到应有作用。外汇除了兑换外,无法在国内使用,因此只有将它投到海外市场才能发挥外汇的真正价值。倘若不作投资,那么外汇将随时会面临贬值的风险,遇到外汇来源国进行汇率调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
“一带一路”在解决中国自身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自身战略考虑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显然要实现“中国梦”,仅靠口号无法满足,重要的还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发展。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看心得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中国古人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大家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我们发起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愿同各方共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
——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确保商业和财政上的可持续性,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看有感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一新的发展合作理念顺应人心;二是因为“一带一路”建设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如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区域合作倡议,更是一个影响世界的发展合作新理念与新平台,对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地区与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创新发展合作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陆地网络把中国和中亚、西亚、俄罗斯、欧洲以及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连接起来,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上网络把中国和东南亚、印度洋、非洲、欧洲以及中国和大洋洲连接起来。“一带一路”建设既可以推动我国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又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发展条件,为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发展合作为导向的。在沿线区域和国家改善陆地跨境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发展港口区经济、构建海上物流网络,不仅能突破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瓶颈,而且能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促进各国共赢发展。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既有设备技术,又有管理经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共同协商,规划、发展新产业,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因此,“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发展合作是有利于培育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新型发展合作。
丰富发展合作内涵。“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依靠创新推动发展的新思路。“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是合作创新,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创新。它通过学习经验、分享资源、共享利益来建构新的综合发展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实现包容与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重点是建立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贸易和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领域,旨在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贸易和投资结构升级、创造新的发展空间;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支撑,它涵盖广泛的跨境金融议程,包括货币稳定、项目融资、双边货币互换、结算、债券市场、人民币计价债券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公共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包括促进经济发展的议程,而且包括人才交流、旅游、体育交流、疫情信息共享、预防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的培训交流、科学技术合作,以及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非政府组织间的交流与城市间的合作等,从而赢得了广泛支持。
创新发展合作方式。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调整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加剧,贸易和投资增速放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带来的是开放、合作、发展的新风,参与方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采取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和共享成果的合作方式,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建设不搞“区域第一主义”,而是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不仅沿线国家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他国家也可参与其中。“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需要认真研究并着力避免新型发展合作中的各种风险,注重协调各方利益,探索和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众多国家,形成合力并非易事,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并增强战略定力和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三期观后感6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