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个人学习 > 2019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2019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2019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近日,陈希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在政治忠诚上教育干部主动担当、在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相担当、在教育培训上促使干部善于担当、在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于担当、在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于担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新时代内容,供大家参考。

  用好“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辩证法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近日,陈希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在政治忠诚上教育干部主动担当、在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相担当、在教育培训上促使干部善于担当、在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于担当、在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于担当。

  新长征的路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克,责重山岳,能者方能为之。当前,我国正值改革攻坚期,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挑战,需要一大批冲锋陷阵的“闯将”、攻城拔寨的“尖兵”,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作为党的干部,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而是要能担当作为。要用好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辩证法,“敢”字当头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善”字当头是“成功必定有我”的主角意识,只有将“敢”与“善”有机结合,才能创新作为,干成事、干出成效。

  在“敢于担当”中提升干事创业的精神境界。精神凝聚气质、通达未来,是事业的进步之基、发展的动力之源。干部的担当精神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修为,也不仅仅是维护共产党人价值观,同时还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最终体现为政党自信。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政治站位、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党中央有号召、有部署,我们就有坚决的行动、坚决的落实。要提升为工作、为事业、为人民敢于决策、敢于负责、敢于承担风险的胆略和气魄。要深刻认识履职尽责中应有的担当作为,将担当作为共产党员的传统薪火相传,带头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以实践实干实效彰显“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在“善于担当”中提升科学谋划的工作方法。从高屋建瓴的改革战略,到精细入微的民生举措,中间必须有扎实、踏实、硬实的行动。善于担当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常态下的生动诠释,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抓手。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辩证法”“八个本领”。谋划要超前,切实增强组织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施策要精准,制定政策措施必须从基层实际出发,体现可行性,强化实效性;落实要有效,开展每项工作都要按阶段、领域、环节等分解细化。要牢固树立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善于在纷繁问题与复杂局面中把握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扭住“牛鼻子”,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突破口,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学会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着力提高操作能力和执行力,让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细致、坚持精致、追求极致。

  在“创新作为”中体现质优效好的担当成果。创新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党的事业取得胜利、取得成功,不断开拓和创造新的辉煌的源泉和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能身子进入了新时代,头脑还停留在过去时。”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才能在艰巨的发展任务面前不辱使命,才能在新的征程上率先发展、走在前列。创新作为其实是斗争精神、斗争本领的集中体现。不破不立,“创新作为”是一种思考、探索、总结和提炼的过程,斗争并不是喊空口号,也不是一味地蛮干,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讲究方法的行动,既要有愚公移山的苦干精神,也要有善抓善成的巧劲。组织工作的创新作为就是确保细致、坚持精致、追求极致,主要是做到“四看”:看有没有争先创优意识、看会不会抢抓机遇、看能不能破解难题、看能否出色地完成目标任务,在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创新求突破,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拓展组织工作思维,推动组织工作出精品、出亮点、出成效。

  扬鞭奋进鼓点急,担当尽责正当时。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要用好“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辩证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走好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这次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在新时代加强科技创新,关键要走好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立足自身实际,坚持敢为人先,走好自主创新之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一些热点领域和重点问题上,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你争我赶,唯有敢为人先、抢占先机,才能赢得优势、推进创新。早在2014年庆祝嫦娥三号任务成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天眼”探空、“蛟龙”探海,还是“北斗”组网、“超算”显威,亦或是大桥“跨海”、“嫦娥”探月,我们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飞跃。然而,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特别是值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走好自主创新之路。既要充分立足自身实际,在总结梳理科技创新成就和经验的同时,正视在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上的不足和差距,增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赢得国际科技创新主动的骨气和志气;又要牢牢坚持敢为人先,在科技创新中勇闯科研“蓝海”,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善于披荆斩棘,避免落入模仿尾随的“窠臼”,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

  加强集智聚力,善于统筹协调,走好协同创新之路。创新不能单打独斗,创新需要协作配合。事实上,在一些高精尖领域,科技创新“沉没成本”极高,单纯依靠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可持续性的有效创新,且随着科技融合发展日益推进,跨领域合作创新已是大势所趋,把握不住融合创新,就会错失科技创新的诸多关键机遇。唯有融合发展、协作共赢,才能形成创新的强大合力,充分调动创新的有效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当前,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加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泛号召和政策支持,产学研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主体力量也由过去的以科技人员为主,逐渐转变为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创新,科技创新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步入发展新时代,科技创新正当其时,更要大兴大众创新、人人创新之风,走好协同创新之路。既要善于集智聚力,充分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积极性,在继续巩固和扩大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进一步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企业、民众参与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水平;又要加强统筹协调,适时引导创建科技创新合作体系,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创客协作创新,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和知识技术共享,汇聚科技创新强大力量。

  加强国际合作,彰显大国担当,走好开放创新之路。创新推动人类进步,创新需要开放交流。如果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则可能会出现“闭环运转”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创新领域则可能会因为与世界脱节而导致闭门造车和落后于人。唯有准确把握好开放交流、合作创新的原则和过程,才能有效促进世界科技创新和人类共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和中心建设,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外交日益成为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要求我们走好开放创新之路。为此,既要加强国际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全球视野和国际视角,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加强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的同时,积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领域贡献力量,增强国际合作持久性、广泛性和深入性;又要彰显大国担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健康、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问题等全球共同挑战方面,立足实际积极发力、贡献智慧,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而努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走好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实现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贡献科技力量,我们一定会在新时代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和中国辉煌。

43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