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时代艰苦奋斗,呼唤哲学社会科学新作为

若水4360 分享 时间:

  日前,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说要衣衫褴褛、吃糠咽菜过苦日子,新时代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新的内涵,年轻干部应当志存高远、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奋斗与韶华立下艰苦奋斗的时代新风尚。

  新时代艰苦奋斗 永立潮头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说要衣衫褴褛、吃糠咽菜过苦日子,新时代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新的内涵,年轻干部应当志存高远、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奋斗与韶华立下艰苦奋斗的时代新风尚。

  艰苦奋斗就是要立“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志向。我国文人自古就有“兼济天下”的理念和志向,无论是孟子的“兼善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在提醒年轻干部们要建立人生的大格局,心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胸襟,树立高远的大志向,才能有一番大作为。志向是行船之舵、飞行之翼、奋斗的支点。没有大志向,视野局限一隅,难免为蝇头微利而锱铢必较,为些许小事而患得患失,为挫折坎坷而半路折返,最终碌碌无能、迷茫无为。只有心中有大志向,把国家装在心中,把人民装在心中,以国家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以人民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才能奈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做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才能不受干扰地执行自己的人生规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矢志不渝地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汗水与辛勤让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艰苦奋斗就是要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环境和条件越是艰苦,越需要秉持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勇气,练就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坚韧和毅力。进入新时代,我们来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在这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的关头,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年轻干部们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攻克一座座堡垒,碾过一道道难题,踏平一个个坎坷,经受一次次磨砺,在艰难困苦中增长闯关夺隘、拨云见日的本领,淬炼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才能挑起为国为民的重担、成就兼济天下的大业。

  艰苦奋斗就是要行“有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的实干。社会主义事业是干出来的,是由无数具体、细小、琐碎的日常工作成就的。年轻干部要发扬“老黄牛”精神,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中来。要突出问题导向,将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有步骤、有计划地扎实推进,一步步、一项项地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往准里做,靠作风做事、拿实绩说话,一切难题才能迎刃而解,一切办法才能落地见效,一切发展才能顺利推进,一切机遇才能紧握手中。

  艰苦奋斗就是要达“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境界。年轻干部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对待名利,面对个人利益得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诱惑物欲,做到坚守底线、严守党纪,努力培养“君子如兰”的品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到政治过硬、思想过硬、道德过硬,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正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

  这是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它来自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年轻干部应把自身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将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以梦为马奋力驰骋,艰苦奋斗永立潮头,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

  新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与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紧密衔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使命担当,深切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殷殷期盼与厚重嘱托。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与时代同行

  时代是思想之母。与时代同行,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活力所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如此,学术亦然。唯有踏合时代的节拍、因应时代的变化、把切时代的需求、应答时代的发问,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与不竭的源头活水相贯通,才能有常新常青的精彩。正因如此,马克思将“真正的哲学”称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游离于时代、落伍于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便无以兴盛,更无以为用。

  与时代同步伐,最根本处在于对时代问题的准确把握与自觉回应。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创见、有所新获的起点。哲学社会科学史上那些至今引人反复研读的名篇巨制,哪一个是游离于时代的喃喃自语呢?它们无一不因其对所处时代重要问题的精深省思、不懈求解而跨越时空、生辉流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也正在于其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性,其对时代发展新课题永不停顿的敏锐关注和创造性探索。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书写时代答卷中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史。

  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是一个回首令人动容,展望催人趋赴的时代,也是一个吸引世人越来越多眼光的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提供了空前丰富素材与题材、空前复杂命题与试题、空前广阔机遇与空间的时代。记录、书写、讴歌我们的民族开创这一时代的百折不回和雄奇壮丽,揭示并讲清楚我们的民族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中国智慧中国逻辑,生于斯时、历于斯世的当代中国学人最有资格,也最有责任。与此同时,“新时代”之谓,表明了我们的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也提示着我们的奋斗所处的新境遇。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面对着复杂交织的新题和难题、各种各样的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接连用五个“面对”、五个“如何”、五个“迫切需要”,高度凝练地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关注和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批评过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客观而言,这种现象,于今仍不乏存在。称职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绝非空头的评论家,更非袖手的旁观者。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趋时必果、乘机无怯,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研究新时代。唯此,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奋进提供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精神的激励。

  发时代先声

  发时代先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就是要拿出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推动思想进程,引领时代发展。发出时代的先声,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自信和勇气。一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不是由其论著的厚薄累成的,而是由其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多寡标示的。哲学社会科学乃至文化强国之强,奠基于原创性和引领性成果的繁富。另一方面,“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这里,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独创性的实践要求中国人自己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也为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积累了丰富深刻、独一无二的实践经验。增进创新的勇气、形成原创的成果、发出时代的先声,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发出时代的先声,前提在于放开胸襟、广纳博收。不立于人类思想智慧的高处,不系统考察历史上各种曾经的时代先声,不可能发出新时代的学术先声。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包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与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对域外文明的正视与汲纳是分不开的。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我们正是在打开国门中,赶上了时代。新时代的我们,拥有了更充沛的自信,但不能因而自负、自闭,而是要有更大的博采中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从容和努力。

  发出时代的先声,关键在有会通超胜的自觉追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为的是更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既要勇于执守、善于吸收,同样要敢于超越。满足于止步已有的思想资源,最多只是“融”而非“通”,最终只能“随人作计终后人”,无以形成具有自己原创性的成果、确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在对域外文明和历史传统的采借中,如若失去当下自我的主体性,陷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迷局,淡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古训,不仅原创性无从谈起,也解决不了我们当下的实际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同样也要有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立足时代特点,守正出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为时代明德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根铸魂”一语,清晰点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心性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中的独特作用,启示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著书立说的工作,更要尽到为时代铸魂立德的责任。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发挥好为时代明德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涵养大格局、弘扬好学风。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这种志向和传统,滋养着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心胸和格局,鼓舞着中国学人为着民族和国家而上下求索的赤诚和担当,至今仍当为我们所承扬。在新时代,涵养治学的大格局、弘扬好学风,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就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将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笔端富有深情和穿透力、感染力。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一个学者才会有治学的定力、推敲的耐心、出新的勇气,沉潜得下、奋发得起,炼得出精品。顾炎武在其名著《日知录》中曾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这种“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著文观和治学观,至今仍应成为所有学人的座右铭,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为时代明德的当循法则。

  (作者: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2019新时代艰苦奋斗,呼唤哲学社会科学新作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