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学思政课是“知识点”还是“思想汇”?理论创新史上又一篇
推荐文章
2019中学思政课是“知识点”还是“思想汇”?理论创新史上又一篇
摘要:“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国际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都给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机遇和挑战。
理论创新史上又一篇光辉文献
凭栏指画真华彩,为民立极有雄文。2019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是党的理论创新史上又一篇光辉文献。文章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规律,站位高远、视野宏阔、思想深邃、语重心长。其中的精辟论断,如“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等等,掷地有声,斩钉截铁,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要害,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鲜明的历史性主题和主线,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架构和底蕴深厚的哲学基础,科学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两个理解维度:一是中国特色,二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表现的是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具体问题导向;社会主义,揭示的是根本性质、方向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都要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在根本性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心明眼亮,容不得有半点含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来”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分期的问题,他明确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些重要论断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特别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认真领会社会主义建设的分期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一以贯之,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一以贯之。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背弃和偏离。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同时,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特别是曲折历程,也让我们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和“初级阶段”的特征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把握得更加全面。经验固然重要,教训也不是毫无意义。两个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了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也证明了新时代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伟大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创新”的问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而不是教条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伟大实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认识历史方位、深刻洞悉时代特点、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伟大创新成果。这一创新成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理论品格,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理想”的问题。共产党人要有理想,没有理想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既包括远大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又包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从何而来?远大理想从奉行宗旨而来,从廉洁奉公而来。只有在实践中为民务实、勤勉奉公,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理想”不是全部,“肯实践”才是关键。理想之于实践,恰如楼阁之于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想,才是真理想,才是具备实现条件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已经绘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胸有大局,关注民生,在实践中体现理想、实现理想,在实践中把理想落到实处。这才是夯基础、立长远,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的执政之道。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国际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都给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保持改革的定力和发展的魄力,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中学思政课:是“知识点”还是“思想汇”?
青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为关键。在北京的一所中学里,一堂以“政府和法治”为主题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当讲台上的教师问到:“什么是‘两会’?”时,台下鸦雀无声。剩下的半节课程师生便围绕着“什么是‘两会’”展开。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课本上记满了大大小小的“知识点”。
这是当前全国中学思政课堂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学思政课都以“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名称出现,在每一代人的青春岁月里都有着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政课记忆”。相比于思政课,中学阶段的老师和同学更愿意称这一门课程为“政治课”。在高考的大框架下,政治课“进进出出”,从必修到选修、从选修到必修,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让中学思政课成为了和“语数英”一样的考试科目。“考什么”成为了学生、老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知识点”成为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核心。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在中央层面作出了部署,对全体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
中学阶段是学生“拔节孕穗”的重要阶段,是承接小学与大学的关键人生节点。因此,学校和家长在这一阶段看重“升学”和“成绩”并不奇怪。毕竟,“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特别是新时代,政治思想的学习更尤为重要。但是,作为面向中学生、向中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的思政课要以知识点和“情感”的温度相结合。
中学思政课必须把中学阶段学生树立牢固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接受程度摆在第一位。相比小学生,中学生在思想上更为活跃,在思维上更加成熟;但相比于大学生,中学生的思考又更加偏向感性,青春期的性格特点也更加鲜明。这就需要中学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必须在“共情”上下深功夫,在“动情”上下苦功夫,真正用一堂课串起一段情、用知识点和情感凝聚一条心。
要知道,“同频共振”首先是情感的“同频”、情感的“共振”。缺了“情感”滋味的思政课是少了灵魂、是没有血肉的。情感的融通离不开人格的吸引,高尚的人格是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求。特别是对于中学思政课教师而言,这种人格的力量更为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形成的关键时期,讲台上的教师、校园中的同学、家庭里的亲人,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三类人”。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具有塑造性的。如果说教师的“人格”来自信仰、来自品行,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来自在课堂上能不能讲出信仰的味道、能不能说出道德的温度。
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师既是“解惑者”,更是“传道者”,不但要回答问题、解答疑惑,更要传递价值、启迪思想。中学课堂上的思政课不应该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整理成的“知识点”,而应该是为了打通师生心灵而精彩四射的“思想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横眉冷对”“对簿公堂”不应该是思政课的“标配”,感动的泪水、会心的微笑才应该是思政课的常态。
在思政课上,老师应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贴近学生对客观实际认知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在师生思想的共同碰撞中“潜移默化”,积极的正能量才会在师生情感的共同激荡中“润物无声”,无论课上课下,无论校内校外。放飞思想,牢固树立起学生的远大理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