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与感悟5篇
学习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与感悟5篇大全
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与感悟5篇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篇一
在福建漳州,“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的说法深入人心,口口相传。
成立29年来,“漳州110”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服务人民与打击犯罪并重,赢得了群众信赖,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
人民性始终是“漳州110”的鲜明底色
从建队之初承诺“全天候接受群众报警求助,有危难均可拨打110”,到打造现代警务机制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人民性始终是“漳州110”的鲜明底色。“警情就是命令,号令就是行动,这已经融入‘漳州110’每位民警血液。”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华安说。
采访中,群众向记者讲述了“漳州110”服务群众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市民许明霞骑电动车在路上突然晕倒,巡逻民警把她护送回家;高三学生吴品仪的电动车在小区门口被盗,民警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把电动车追回;小区老太太深夜遭遇醉汉敲打房门,民警在门前为其守夜……
群众咨询、求助等占到110报警的绝大多数,如何将有限的警力更为合理地运用,是110面临的难题。
记者采访发现,经历多轮警务改革,“漳州110”在专业化、智能化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通过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资源,64家部门联动,目前绝大多数非警务类报警通过全市“12345”平台分流转办。
在漳州采访期间,记者随110民警在市区主要街道巡逻,上午10点到12点间共接处警3次,一次是邻里纠纷,一次是房东和租客间纠纷,一次是人员走失。接警后,巡逻民警均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帮助群众及时解决了困难。
“很多群众求助事项很难区分警务或非警务,有的也不属于哪个职能部门管理,但群众信赖110,在力所能及范围,我们都会热情服务,帮助解决难题。”“漳州110”民警王微说。
漳州市委党校教授王崇文说:“29年来,正是在服务人民方面下了笨功夫、苦功夫,‘漳州110’才真正建立了和群众的鱼水深情,赢得了群众信赖。”
市区警情5分钟内到现场 “两抢”案件破案率100%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构建快速反应、精准打击、有效防控的现代警务机制为目标,“漳州110”与时俱进,持续推进改革,逐渐形成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
2000年以来,漳州将“110报警服务台”并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统一对巡逻接处警工作进行点对点、扁平化指挥,建立起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特警为骨干,各警种协同作战的快速反应机制。2016年启动的新一轮勤务改革中,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以智能化指挥调度为支撑,建立起集情报收集汇总、指挥调度、合成作战为一体的警务枢纽,创新网格化、全天候巡防接处警模式,将警力最大限度投向路面,实现“一点启动、全局策应、快速反应、打击现行。”
“主城区划分11个网格,配备2名民警、一辆汽车,24小时分4个班次巡逻,在重点部位还配置警力定点武装执勤。”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许佳告诉记者,一旦发生警情,指挥情报中心依托遍布全域的视频监控和巡逻警车车载全景监控探头,实现可视化、智能化调度,建立1、3、5分钟快速反应控制圈,确保一般警情快速处置、突发警情协同作战。
在处置一起小区盗窃案件中,110指挥情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将警情发送到所有路面梯队,并组织就近的3个网格巡逻梯队围捕,第一个梯队不到一分钟赶到现场,犯罪嫌疑人尚未走出小区大门就被抓获。
2016年以来,漳州市区警情下降32.9%,抢夺、抢劫案件从2016年的日均0.27起下降到目前的0.06起,2018年来,全市抢夺、抢劫案件破案率100%,对侵财类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29年“零违纪” 上百人次立功受奖
建队29年,“漳州110”没有发生一起民警违纪违法问题,107人次立功受奖,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表彰47个。
不论是抢救落水群众还是面对行凶歹徒,“漳州110”党员干部始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身体力行带动警队、感染民警。
在处置一起精神病患者砍人事件时,面对手持菜刀的叶某,时任“漳州110”大队长许佳让身旁的民警退在一旁,自己冲上去将歹徒制服,而自己的手掌、手腕被砍出十几厘米的伤口。
“民警看中队长,中队长看大队长,一级做给一级看,队伍的正气就起来了。”许佳说。
对每一位民警做到精细化管理。“漳州110”大队教导员郑瑞钟说:“新民警入警后,根据每一个新警的性格特点,安排老民警传帮带,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手把手教授,从工作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予以管理和指导。”
在“漳州110”,从被子怎么叠、学习笔记怎么记、接处警快速反应、执法记录仪使用等,都有明确的纪律和规矩。漳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叶振煜说:“从每一个细节处规范,让民警知敬畏、明界限,形成自觉。”
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篇二
“有困难,找110”,如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源自福建漳州。
1990年12月,漳州在110报警台基础上增加“服务”二字,在全国首创“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启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10”这个号码就此为百姓所熟知。
“一心为民,永做人民的110”,30年来“漳州110”的庄严承诺不改,始终坚守为民情怀。
“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7个人、3支枪、一辆三轮摩托车……1990年,“漳州110”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中建立。当年10月23日,漳州芗城区一名孕妇报警求助,称其要分娩了,可丈夫外出,当地又举目无亲。“漳州110”接警后及时将其送入产房,孕妇顺利生产。
事情虽小,却引发了全队内部大讨论:“警察到底是干什么的?警察的职责是打击犯罪、维护治安。送孕妇之类的事,我们要不要管?”
几天后,那名被救助的孕妇刚出院,就抱着孩子,拿着鸡蛋、红糖来到队里。“‘漳州110’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孕妇的一句话,让讨论有了答案。1990年12月,“漳州110”在原来110报警台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二字,在全国首次发布“人民群众有困难,需要警察帮助的,均可拨打110电话”的公益广告。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从‘110报警台’到‘110报警服务台’,‘服务’两个字,开启了人民警察职责的新篇章。”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晓东表示。
“‘漳州110’,还是一样好!”相隔11年,两次营救均赢得群众夸赞。2006年5月,超强台风“珍珠”来袭,地处低洼地的芗城区待御新村有数十名群众被积水围困。时任三中队中队长郑瑞钟带领队员逆水前行,“一个不落”将群众救出;2017年6月2日,漳州市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待御新村再次被积水包围。六中队中队长游文明冒雨蹚水,从齐腰深的积水中,救出一名被困的残疾女孩,队员们连续作战,最终将所有受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建队以来,“漳州110”总计112人次立功受奖,其中一级英模1人、二级英模5人次。42批次500余位民警无一人违纪违法。仅2016年以来,群众就给“漳州110”送来锦旗及感谢信947面(封)。
“一切都是为了更快一秒”
2020年12月24日8时23分,“漳州110”指挥中心接警,芗城区909医院内一辆电动车被盗。几分钟内,快速侦查启动,前端路面处民警及时调取周边监控传至后台。9时35分、9时45分,又接到两起电动车被盗案,经视频侦查,3起案件嫌疑人为同一人。11时07分,侦查发现嫌疑人通过呼叫货运小车转移电动车,后台随即进行车牌识别、联系货车司机,命令其将所拉电动车运回市区。11时43分,“漳州110”顺利拦截货车,现场追缴4辆被盗电动车。此时,距离接到首通报警电话仅过去3小时20分钟。
“快,是我们的生命线。一切都是为了更快一秒。”“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说,“更快更灵,就是要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伤害,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渠道,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高效依法处置。”
更快更灵的“漳州110”如何炼成?30年来,改革创新的脚步从不停歇:1996年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2000年实施巡指分离,完善点对点、扁平化指挥;此后,又率先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创新“海上110”,率先实现110指挥体系“海陆并网”。
“与传统的以派出所为驻点不同,我们‘永远在路上’。”黄海强介绍,漳州将市区划分为11个网格,同时在城区4个重点部位设置固定站勤点,派出警力在责任网格开展车巡、步巡,实现24小时全天候接处警和巡逻防控。“巡防模式下,一旦发生警情,警力可第一时间到场处置。”黄海强说,目前,“漳州110”5分钟内到场率86.04%,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两抢”破案率达100%。
止于未发,是“漳州110”的又一特色:通过梳理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主动调整警力部署,有效预防违法犯罪。黄海强介绍,如今漳州多发性侵财案件比2016年警务改革前下降46.2%。
今年1月1日,“漳州110”成立合成作战中心,整合刑侦、技侦等部门,推动从快接、快处到快侦、快破、快挽损的再升级。
“人人都是110”
2020年5月26日,芗城区岱山村网格员林伟雄接到“漳州110”的电话。原来,当天16时30分,芗城区发生一起手机被盗案,经摸排发现嫌疑人落脚在岱山村一带。
林伟雄通过排查很快锁定目标,27日22时,嫌疑人在林伟雄敦促下自首,被盗手机被成功追回。
这是一起“社区110”协助破案的典型案例。“社区110”是在“漳州110”基础上创新的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2”是城乡社区农村的网格员和民警,“N”是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
“群众有需求,可以就近找我们,既减轻了民警接处警压力,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林伟雄说。
“以‘漳州110’为抓手实现共治善治,我们希望人人都是110。”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表示,瞄准基层社会治理需求,“漳州110”辐射效应全面显现——设立“反诈110”,健全完善反诈骗智慧信息系统;成立“交通110”,与城管等部门联动,共同负担抢险救灾、应急增援等任务;建立“民生110”,推动64个市直部门联勤联动,2019年受理有效事项59038件,及时查阅率100%,按期办结率99.99%,满意率99.46%;创立“民间110”,研发推广“芗里芗亲”APP,汇聚4485支平安志愿者队伍29.4万人,设立10余项便民服务项目。
“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是‘漳州110’精神的核心内涵。”邵玉龙表示,“我们将以‘漳州110’为代表,不断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持续探索保护人民和服务人民的创新路径。”
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篇三
有的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晚来一分钟,我们就跑了。”
有的医护人员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晚送来一分钟,这个人可能就救不活了。”
不到两分钟就到达现场,不到5分钟就把处在生死边缘的群众送到医院……不论是追捕犯罪嫌疑人,还是救助危难中的群众,他们以“快”为法宝,为了快速到达现场,干脆用竹竿滑下楼,后来竹竿换成了钢管,甚至报警人电话还没放下,他们已出现在身边。
这支忠诚为民、反应迅速的警察队伍就是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被称为“漳州110”。
1997年11月,国务院授予其“人民的110”荣誉称号。20多年来,“漳州110”始终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110”旗帜永不褪色。
改革强警 永立潮头
1990年,“漳州110”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巡警相结合的快速反应机制,实行巡逻与接处警“一条龙”服务,坚持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开创了警务机制改革的先河。
1996年8月,公安部召开全国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广“漳州110”的经验做法,全国各地开通110报警服务台,报警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110”这个号码不断深入民心,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漳州110”的发展历程中,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探索构建了“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
近年来,为了增强群众获得感,“漳州110”针对盗、抢、骗等关乎民生的小案、小事、小情、小节,创建“110快侦”机制,践行“破案与追赃并重”的理念,推动警种业务从快接、快处到快侦、快破的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实际损失。
2019年年关将至,生活拮据的江女士骑着电动车带着大姐的住院费来到医院,匆忙的她停好车就走,回过神来才发现车上的钱包没有了,江女士急得泣不成声,在好心市民的帮助下赶紧拨打110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电话,民警5分钟到达现场,了解过情况后立即启动“小案快侦”机制,锁定目标人员去向,迅速制定追捕方案,仅用20分钟就追回了江女士的钱包。
2019年,“漳州110”应用“小案快侦”机制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7名,追缴被盗车辆40辆,被盗手机32部,被盗电动车电池145组,带破案件162起。
20多年来,“漳州110”不负“人民的保护神”的重要嘱托和使命,先后开展6次重大警务改革,不断满足群众新期待新需求。
借助智能指挥和科技优势,在交通状况日益复杂的今天,“漳州110”依然保持绝大部分警情5分钟内到场,“两抢”破案率达100%。
赤诚为民 永葆本色
2007年1月16日21时许,70多岁的邱某在漳州市区红旗机器厂前迷路,“漳州110”民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访查,将老人送到家中。次日上午,老人远在澳大利亚的儿子通过传真发来感谢信:“作为漂泊海外的儿子,无法常伴父母身边尽孝,深感愧疚,你们有如我从未谋面的亲友,替我做了一个儿子应做的事。”
“太感谢你们了,这是我收到的最好新婚礼物!”2017年6月8日,小玲接到110民警宋圳明打来的电话,称她在去年被偷的电动车找到了,巧的是这天也是小玲大喜的日子。
群众面前无小事,点滴之间见初心。
2018年6月26日晚上9时许,“漳州110”接到指挥中心指令:东方明珠小区18栋14楼一居民家屋内冒浓烟,疑似起火。正在周边巡逻的110警组徐毅、陈超提着灭火器火速赶往,不到两分钟就到达现场,但无论怎么敲门,屋内始终无人应答。
“再不进去把火灭掉,后果不堪设想。”陈超双手握住铁门上的钢管,用力一撕一拉,几次下来,一扇铁门竟然被他硬生生地撕开了。可里面还有扇防盗门,此刻,陈超已顾不上鲜血直流的双手,踹开第二道门,找到着火点位置,迅速将火扑灭……
“漳州110”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4年来,参与抢险救灾100多起,救助群众3000多人,挽回群众财产损失上千万元。群众给“漳州110”送来的锦旗及感谢信947面(件),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漳州110”百名民警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提交请战书,组建“漳州110党员突击队”,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处置一起传销警情中,多名涉案嫌疑人出现发烧症状,10余名处置民警冒着巨大风险及时解救一名被非法拘禁人员,控制隔离相关涉案人员。
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漳州110”共出动警力26208人次,处置警情2480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51人,破获案件388起,确保了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漳州110”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群众纾危解困,赢得了漳州人民“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的由衷赞扬。
示范引领 永当先锋
1996年,为更加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漳州110”尝试与十几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携手提升服务群众水平。1998年在共建的基础上,他们又率先推动建立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商、供电、邮电、卫生等7个部门12个下属单位通过110联动机制组织起来共同为民服务。
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并逐步从漳州走向全省乃至全国,促进了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思想观念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努力,110社会服务联动已经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其推动形成的社会服务网络在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漳州市学习借鉴新时代“漳州110”精神,瞄准基层社会治理需求,从人民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入手,由“公安110”延伸到政府、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引领创新“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等系列品牌。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漳州市联动建立“民生110”,全面升级12345平台,实现64个市直部门联勤联动,2019年,12345平台共受理有效事项59038件,及时查阅率100%,按期办结率99.99%,群众满意率99.46%。
2019年,漳州市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向基层社会治理延伸,打造“社区(乡村)110”,创新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实现全市所有社区(村)全覆盖;构建了“一个组织体系、一支专业队伍、一项支撑平台、一套科学机制”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整合基层分散治理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安全隐患消弭在未发时、服务保障落点在第一线,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与推进市域、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相适应的新型警务机制。
“一花引来百花香”。学习新时代“漳州110”精神不仅在公安系统掀起新的热潮,也在政府部门、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单位持续开展“学习漳州110 争当漳州110式公仆”“学习漳州110 全心全意为人民”等活动,涌现出“商务110”“交通110”“园区110”“新闻110”等许多“漳州110”式队伍,“漳州110”精神成为漳州“五种精神”之一,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典型效应进一步显现。
热血铸盾 护佑安宁
在福建漳州,“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的说法家喻户晓。自1990年成立以来,“漳州110”始终初心不改,忠诚为民,构筑起一道守护一方平安的铜墙铁壁,被当地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守护神”。
从最初成立时的7个人、3支枪、一辆三轮摩托车,到如今的9个中队、240余名警力,30多年来,“漳州110”队伍不断壮大,不变的是竭力为民服务的底色和内核。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30多年来,“漳州110”始终把群众满意当成最大的考量。大到徒手夺刀、飞檐走壁救下轻生女孩,小到送迷路老人回家、为市民找回失窃的电动车……在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里,总有这支队伍的影子。“警察就在身边,平安就在眼前”,是当地群众的切身体会。
创新探索不止步,让“漳州110”总能更快更灵服务群众。“漳州110”始终在接警快、派警快、到场快、处置快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快一秒”。百姓的痛点在哪里,创新的方向就在哪里。近年来,更是从百姓需求出发,从群众反映的“急”“难”“危”等问题入手,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让群众“零差评”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也需要热血不息的坚持。“漳州110”这块闪亮的招牌背后,有每一位警员的铮铮誓言和平凡坚守。他们有的冲在打击犯罪的一线,有的长期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有的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甘做“老黄牛”、当好“螺丝钉”……多年来,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个接着一个干,努力涓滴成河,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了更多保障。
榜样是旗帜,也是力量。“漳州110”的内核不限于漳州一隅,已在祖国大地上将热血铸就的金盾擦拭得熠熠生辉,牢牢护佑着大家的生活安宁。
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篇四
“喂,您好!漳州110,请讲。” 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内,接警员陈凌一个班次要接100多通报警电话。“群众一有情况就会拨打‘110’,证明对我们高度信任。”
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漳州110”于10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30余年里,与这支队伍有关的故事可谓成千上万。每个故事有如海浪上的一朵小浪花,虽然占比很小,却可以折射出蕴藏在所有故事里的光芒。
“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守护神”
“漳州110”是群众对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于1990年成立。30余年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俗语在漳州口口相传。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黄跃欣介绍说,1990年,“漳州110”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面向全国推广其先进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漳州110”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更成为了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
“漳州110”经历几次重大改革,1996年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2000年实施巡指分离;2016年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如今探索多警种联合作战机制。忠诚使命、止于未发、更快更灵、共治善治的时代特征熠熠生辉。
“漳州110”探索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实现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伤害、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渠道、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高效依法处置。漳州市每个时段同时有63个警组、335名警力“动中处警”。
今年1月1日起,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与合成作战警务新机制试运行初见成效,已研判破案1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
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张骏昌表示,目前漳州城区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警察故事:队伍里的他们
“漳州110”成立之初,仅靠7名民警、3支枪、1辆三轮摩托车,就在两个月内处理了上百起警情,“送孕妇上医院”“护送女工下班”两件求助警情引发了“漳州110”服务精神的萌芽。如今,“漳州110”发展到9个中队、240余名警力。“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根植在每个“漳州110”人的行动之中。
“漳州110”的孩子
1999年2月5日,“漳州110”原副大队长张志民刚回家度寒假,顾不上与家人团聚,便主动请缨护送一名重病民工返乡。
未料在高速路段车辆发生故障,司机将车辆靠边抢修时,身着警服的张志民主动保护下车休息的群众安全,确保道路畅通。约过了十分钟,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将张志民撞飞数米远,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用宝贵生命践行了赤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承诺。
张志民同志走后,留下了年仅3岁的遗孤张钊。2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漳州110”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传承接力、关心爱护着张钊,用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弱小的心灵。
如今张钊已长大成人,2019年,他毅然传承父亲遗志,接过父亲的枪,成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张钊说:“我感觉父亲的形象慢慢地变清晰,我可以离他越来越近,看到了一点他的样子。”
“再快一秒”
“漳州110”在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接警后,值班民警直接从三楼顺竹竿滑下,为出警挤出宝贵30秒。
“漳州110”民警林泽斌讲述了令他难忘的故事:2017年三伏天的中午,警校刚毕业的他和中队长王建龙处理完一起纠纷,渴得不行。路过岗亭时,他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要再接水时,却被中队长拦住了:“解渴就好,别喝多,万一待会上厕所时警情发生,可是要耽误几十秒。咱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
漳州市诚亿地产负责人王浩铮对此也深有感慨,他说:“我曾因一件紧急事情拨打了110,报警后我心中烦闷,点了一支烟,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半根烟的功夫,110民警就来了,让我真切感到什么叫出警神速。”
女中队长创办图侦中队
2019年9月,“漳州110”九中队——图侦中队成立,创办人王微成为了大队唯一的女中队长。她探索将侦察环节提前至巡警阶段,“把握时间的生命线,能减少证据流失和财产损失。”
在王微看来,时代在变,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变:几十年前,群众希望警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需要打通沟通桥梁;如今群众对生活的体验有了新期盼,希望第一时间减少伤害,需要“快侦破、快挽损”。
“不断回应群众的新期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更快更灵为主轴。”王微坦言,“很多人一辈子只报一次警,我们的点滴重视构建起群众的体验感、幸福感。”
她此次还作为民警代表,去到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得到了群众、党和政府的肯定,新一代‘漳州110’人保持鲜活和创造力,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后面还得继续跑。”
每个人都是一面小红旗
2020年12月24日9时许,“漳州110”二中队指导员蔡权泉所在的中队在巡逻时,于30分钟内连续接到三个电动车丢失案情。“漳州110”巡警与图侦迅速联动,通过监控和卡口确认嫌疑人身份信与赃物转移车量,在两个小时内将四辆电动车找回。
“其中三辆均为报警车主所丢失,还有一辆电动车尚未被车主察觉丢失,就已经被我们找回。”蔡权泉回忆道。
“全方位快捷”能让群众得到一种安全感。”蔡权泉说,“‘110’是一面大红旗,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小红旗,守护它在新时代不惧风浪,继续飘扬。”
出生于1991年的蔡权泉刚开始“一腔热血,总想着办大案”,后来通过多次接处警和思考,他感悟到“治安防控,努力让案件少发生、不发生是队伍的职责。”
如今,他体验着合成作战警务新机制的高效率。1月6日11时,二中队接到一个合成作战指令:早上6时50分,群众报警称盆栽上面的三棵小榕树被偷。“通过多警种迅速反应,接到的指令上嫌疑人家庭住址、盆栽藏放地点都十分精确。出动抓获嫌疑人,追回赃物才花费半小时。”
蔡权泉说,对群众来讲,几棵植物的心理价值远高于价格,失而复得的体验感更不一样。“‘时代楷模’称号赋予我们更大的职责。”
“群众满意是最基本的”
“把每次接出警都当作是处理自己家里的事,群众满意是最基本的。”三年多里,漳州110”四中队四级警长王铭,把这里当作学校,政治教育、心得体会等记满了四本笔记本。
此前,他在部队待了十多年。王铭说,在这支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队伍里,像他这样的军队转业干部目前有51个。
建队以来,“漳州110”43批次共520位民警无违纪违法行为,114人次立功受奖。王铭说,“漳州110”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有铁的纪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进行内务条令夺标、基础体能达标、执法资格考试三类竞赛。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内,绣着“人民的110”大字的锦旗摆在最前。队伍的功勋荣誉墙上,400多面老百姓送来的锦旗高挂于头顶。王铭说,新一代的“漳州110”人悉知展览馆的每一个故事。
“大到惊险的刑事案件,细到服务小孩、送老人回家,甚至讲闽南话更贴近群众……要做好每一件点滴小事,这是30多年来每一代‘漳州110’人实践出来的真心感受。”
“漳州110”延伸: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模式
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芦丰村支部书记叶伯群2019年5月当上了“乡村110”指导员,同样有了红袖标和制服。他说这是“漳州110”精神延伸到农村去。
“‘漳州110’家喻户晓,如今在劝解村民纠纷时,‘漳州110’的形象让群众对自己充满信任感。”叶伯群说,乡村110成立前村里纠纷一年有100多起,成立后,2020年仅有两起纠纷。
为进一步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漳州110”辐射带动下,漳州各个系统、各个层面同时逐步形成“公安110”“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四类110社会服务联动体系,着力打造适应市域、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模式。
时代楷模漳州110优秀事迹心得篇五
“漳州110”是人民群众对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自1990年8月成立以来,这个代号守护了当地百姓30余年。“已过而立之年,队伍为谁而立?”站在新的起点,面对初心之问,“漳州110”用行动书写了一份题为“人民”的答卷。
“人民的守护神”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内,三面锦旗颇为醒目。它们中,两面来自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而摆在最前面的,则来自一名普通受助群众,上面绣着“人民的110”几个大字。
对“人民”的珍视体现在每个细微之处。队伍的功勋荣誉墙上,400余面老百姓自发送来的锦旗被高高悬挂于展馆顶部,寓意着“人民至上”。
这是队伍一以贯之的精神。2018年6月,在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附近一小区民居起火后,入队不久的民警徐毅和陈超2分钟内赶到现场,面对无人应答的铁门,陈超一咬牙,硬生生拉开门上的钢管破门而入,将火扑灭。
徐毅说,尽管陈超的手被钢管割得鲜血淋漓,整个救援过程很危险,两人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漳州人民已经习惯遇到困难就拨打110,这是沉甸甸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肯定。”
队伍成立以来,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大到徒手夺刀、飞檐走壁救下轻生女孩,小到送迷路老人回家、为市民找回失窃的电动车……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里,总有这支队伍的影子,“漳州110”因此被称为“人民的守护神”。
“30多年来,手段在变,队伍在变,但‘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不会变。”“漳州110”现任大队长黄海强说,围绕人民所需,为群众创造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体验是“漳州110”长期追求的目标。
改革的“急先锋”
下午3点,漳州市公安局110指挥情报中心的地图上,每起案件的报警情况、处警调度信息实时传输,各流程间隔不过几分钟。
用兵贵在神速。面对瞬息万变的警情,早在建队之初,“漳州110”便围绕“更快更灵”探索机制创新——1996年,率先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2000年,实施巡指分离,完善点对点、扁平化指挥,建立“点、线、面”立体化巡防机制;2016年,探索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为警务工作迈向现代化作出大胆尝试……
民心所向,剑之所指。“正是一件又一件民生小事,促使我们从零出发。”黄海强如是阐释“110”的另一层含义。
一组数据见证了改革成效:5分钟内到场率超过80%,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探索并未止步。近年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已无法满足群众的诉求,如何“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的伤害”成了新的期盼。为此,漳州市公安局组建110合成作战中心,在集结了治安、刑侦、经侦等力量后,一线处警同时、后台同步办案,巡警队伍完成从“快接快处”向“快破案快挽回”转型,工作效能进一步激发。
目前,合成作战机制已初显成效。1月2日,有群众报警称自行车被盗,合成作战中心协同芗城分局开展研判工作,快速调度路面110梯队,仅用一个半小时便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在黄海强看来,“敢为人先、永不止步”是队伍得以长青的精神特质,“‘漳州110’成长的过程,就是围绕社会发展和老百姓需要,不断打破体制机制,充分发展自己、自我加压的过程。”
永不褪色的铁军
从最初的7个人、3支枪、一辆三轮摩托车,发展到如今的9个中队、240余名警力,走进新时期的“漳州110”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如何传承使命,永葆铁军本色?
答案写在每个队员的红袖标上。每年的11月26日是“漳州110”的警队荣誉日,这一天,新警将得到一枚有单独序号的红袖标,出队时,红袖标会被装裱起来,作为他们的出队礼物。
“过去通过红袖标,群众可以一眼认出我们,延续这一传统是希望大家能传承这种精神,自觉维护队伍的荣誉感。”二中队指导员蔡权泉说。
红袖标带来的使命感往往伴随队员一生。出队后,民警林泽斌将红袖标摆在办公桌前,以此提醒自己,“虽然出队了,但曾是这里的一分子,不管身处何地,都要继续发光发热。”
建队以来,“漳州110”43批次520位民警无违纪违法行为,114人次立功受奖。功勋背后是铁一般的纪律——实行“一日生活条令化”,细致到被子怎么叠、鞋子怎么摆;进行内务条令夺标、基础体能达标、执法资格考试三类竞赛;突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传帮带形式“一级带着一级干”……“漳州110”队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对大部分人而言,这里既是队伍,也是学校。
出生于1995年的潘隽超去年9月加入队伍,他印象最深的是师傅“拼命三郎”的作风,“夜班路面巡逻规定凌晨三点就可以停靠路边休息,师傅则会带头巡逻到五六点,他常说,这是盗贼出没的高发期,如果我们睡着了,怎么对得起打击犯罪这项工作。”
“‘漳州110’的历史就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史、发展史。30多年来,队伍始终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把‘人民的保护神’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恪尽职守、赤诚为民,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