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7篇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下面是带来的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1
“新常态”,已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新用语,关键词。今年以来多次提出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适应新常态”;前不久,《人民日报》又相继刊发系列评论文章,提出“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何谓“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无疑异于旧质,“常态”,时常的状态,或许可理解为在以为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发展态势、新的行为规范或新的“习以为常”,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当前,认识,适应并营造好各个领域的新常态十分重要。
——只有敏锐认识新常态,才能保持清醒头脑。以来我们大安区与全国一样,已经或正在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常态。比如:经济建设不再为“大干快上”拼速度,为GDP排位纠结,招商引资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和本地实际,政绩工程也不再是身边的香馍馍,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中高速逐步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常态;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胜利收官,“四风”及“好人主义”得到有效遏制,“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大安党内生活新常态;随着教育、卫生、公务消费等改革措施递次推进,勇于“割自己肉”的全面深化改革将逐步成为我区的新常态;随着基层治理和群众信访工作的经验积累,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依法治区”将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新常态。说重一点,敏锐认识新常态是一个关系能否把握大势的问题,中国走到今天,大安走到今天,需要以全新理念做出一个正确评估,我们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旋律和新特征是什么? “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有承认并认识“新常态”,才能认识新目标,进入新阶段,施展新作为,否则,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只有努力适应新常态,才能迈开前进步伐。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风建设和从严治党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面前,许多同志首先遇到了不习惯、不适应的问题,每每抱怨“为官不易”。“有的干部留恋过去那种‘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的日子,希望教育实践活动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可以我行我素了“,”还有一些人盼着紧绷的弦松一松,好让自己舒服舒服。一些人等着看中央还要出什么招,看左邻右舍有什么动静“。这些话尖锐地指出了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面对新常态的不适应和不习惯,切中时弊,击中要害。“四风”问题严重时候,收受礼品、滥发奖金、大吃大喝、公费旅游、天天都是“好日子”,新常态下,收受礼品不许了,滥发奖金不让了,大吃大喝不行了,公费旅游不敢了,吃个饭也战战兢兢,特权被“清零”,“紧日子”成为常态,许多干部确实有一个如何尽快适应的问题。如此的大势之下,哀叹“无可奈何花落去”没有必要,另寻对策没有出路,心存幻想更没空间,必须想清楚从政的目的和价值,将自己的需求层次从物质向精神层面提升,少一点蝇营狗苟,多一分堂堂正正,努力适应新常态才是正道。
只有积极营造新常态,才能体现为官有为。新常态来了新的挑战也鼓动了新的风帆,是事物发展“与时俱进”的新趋势,积极适应,营造,拓展新常态应是我们奔向全面小康,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姿态,就如经济结构调整别无选择,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依法治国大势所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会受困于昨日成功的惯性,是否能面对转折与震荡继续保持勇气和适应能力,这是能否营造新常态的关键。特别是面对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也如习所说:“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如何不断营造和保持“科学发展”,”从严治党”,”深化改革”,”现代治理”的常态化?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明确答案:纳入法治的轨道,依靠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有了制度,而随意践踏,不去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其危害也更大。”本来各项制度都是“高压线”,但“高压线”是否“带电”才是我区制度能否落实的关键,也是适应,营造和维护新常态的关键,人们必将拭目以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前不久,在建国65周年招待会上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又吹来了一阵阵新风,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时代”的新常态必将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大踏步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无疑,新常态必将推进大安的新崛起!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2
5月,在河南兰考视察时,首提“新常态”,7月29日,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新阶段需要干部管理和组织工作的新常态,回顾过往,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县区、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进工作的切入点,构建基层干部管理新机制、形成组织工作新常态。
一、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是基础。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和行动。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焦裕禄精神,“六问六带头”,做焦裕禄式好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二、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是保障。要全面落实新常态下党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继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工作,巩固拓展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整治“四风”,积极适应和融入从严治党、求真务实、改进作风的新常态。以典型为镜,勤照镜子找差距、勤正衣冠促提升,重视典型和正向激励,以正向效应的叠加积累延续优良作风,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行为新常态。
三、做好基层和基础工作是核心。基层牢则政权稳,基层治则天下安,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和基础工作,在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生活保障和制度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保障新常态下的基层和基础工作。 抓好基层,做好加强乡村两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坚持县乡编制分层级管理,建好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带动各类农村自治组织建设。2014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省市相继出台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优化乡镇干部队伍,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优化政治生态上下功夫,坚持领导带头示范,严格干部管理,坚决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严格干部选拔,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信息库,坚持全面、动态地评价干部,重视实际能力、重视实际锻炼、重视实际表现。鼓励干部下基层,在信访维稳、拆迁一线等各项急难险重工作中实践中锤炼和成长。 打好基础,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保障乡镇办公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完善必要的文体、生活设施妥善解决干部饮食、住宿,逐步改善乡镇机关基本工作生活条件。抓好各项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联村联户便民服务机制、矛盾调解化解机制,干部培训培养机制,谈心谈话制度、工作询问例会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纪律考勤,并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逐步加以完善。 四、开展创新和探索活动激发活力。
市县要创造环境,创新方式,提供条件,经常性开展新常态下各项活动和探索,如开展青年干部论坛、调研活动、新常态太讨论等,激发活力和动力,碰撞智慧火花。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侯红在市青年干部论坛上启发青年干部认识干事创业的新常态。广大青年干部要充分认识从严治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依法治国的新常态,认真思考新常态带给开封、带给每个人的是什么,始终保持平常心,树立良好的从政意识,树立法治思维,积极在开封经济转型升级中展现新作为。祥符区为激励组工干部主动力学习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下的组织工作,开展了调研、学习讨论,认真思考新常态下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及组织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和提升点,围绕新常态下的干部队伍建设、党员作用发挥、人才选育管理工作新方向、新要求,展开大讨论,启发思想、开拓思路。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3
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适应反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这篇文章。官场的“新常态”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官员要对之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败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腐败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标志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意味着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的重要性下降,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淡化使用,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在增长速度下降、产能过剩的年代,劳动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过去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寻租行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成本或难度也加大了,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价值的创造才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4
一是进一步树立与新常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确立与新常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观念的转变促进军队建设创新发展。强化前瞻意识,坚持面向未来、着眼长远,把握内在规律,加强科学研判,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强化战略思维,密切关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拓展战略视野,增强战略危机感,始终保持战略上的清醒。强化全局观念,始终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把党、国家和军队事业摆在第一位,在中国梦强军梦这个大目标下思考和行动。
二是坚持用强军目标统领新常态下的军队各项工作。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深刻揭示了我军建设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拎起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纲。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指挥。持续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一切、检验一切,使部队建设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能打胜仗来推进。大力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在强军目标的统领下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三是以改革创新新常态下的各种矛盾问题。改革是我军发展的强大动力,军事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要强化创新意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研究强军兴军的特点规律,加强实践探索,理清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瓶颈短板和主要症结,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适应改革新常态的需要,树立大局观念,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做到真心拥护改革、自觉服从改革、积极投身改革,真正成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推动者实践者。
四是以敢于担当精神投身新常态下的强军实践。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必须敢于担当,勇于实践。要不断强化实干精神,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抓紧快干,盯着问题做工作,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往实里抓。善于找准上级指示精神与部队强军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面对复杂情况、棘手难题,敢于站在一线正视问题、直面矛盾,不逃避、不绕道,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研究解决。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5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乡镇干部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带领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双重责任。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乡镇干部的管理,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笔者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有以下粗浅认识。
一、当前乡镇干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乡镇工作的真实写照。乡镇面对的工作纷繁复杂,点多线长,工作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乡镇干部却没有了动力,积极性不高。不少干部,40岁以上就没有了工作激情,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从管理方式方法上看有以下不足。
1、激励机制不健全。乡镇干部很大程度上都是混岗混编使用,同一部门干同样的工作,甚至不同的部门也要参加所谓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一样。一些站所室负责人工作不力,在其位不谋其责,乐于与上级套近乎,无法担当工作大任,工作人员甚至编外人员却成为做事的主力军。部门之间人力分布不科学,加上不少部门内部分工不明,造成“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引起工作人员心理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引发消极懈怠。此外,受上级文件精神限制,加上乡镇政府财力有限,乡镇不能也无力制定激励制度,加班无补贴,年终无奖金,导致工作推动困难。
2、考核机制不科学。目前乡镇仍采用的是因人定岗,虽然制订了相应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如出勤)能够得到落实。而以工作为主的目标考核,考核指标没有量化、细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乡镇年终考核评奖时只好跟着主要领导的感觉走,吃大锅饭搞平均分配。一些乡镇由于无可行的考核方案,就连事业单位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是平均发放,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不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付出收获不对等。多数乡镇工作条件差、住宿不好、出行不便、休闲娱乐少。一些乡镇财力紧缺,负债累累,正常运转仍有困难,干部下队交通及伙食都自行解决,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目前正处于后发赶超、矛盾多发期,基层不稳定因素增多,乡镇干部“白+黑”、“5+2”更是常事,但基本没发过值(加)班费。同时,一些上级部门不理解乡镇干部,有时不分青红皂白就吆来喝去。饥一顿饱一顿,风里来雨里去,还要充当受气包,受气不敢出声现象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
二、加强乡镇干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要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需要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央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即将在县以下机关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需要主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干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要通过加强监控考核力度,推行积分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按要求列出各项工作的计划进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
二要强化绩效意识。要让干部明白,推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位干部都有细化的绩效考核标准,使乡镇干部有一个公平的数字化评价体系,并实现考核结果的可持续运用,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又实现了管理的公平,同时还降低了单位领导主观臆断评判干部的风险。
三是定时沟通考核情况,增强考核的互动性。注重平时考核的沟通力度,可以有效避免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功能走向弱化。形成个人按日将工作纪实,部门按周汇总,分管领导按月审查,考评小组对干部工作状况进行核查,如果一致则确认考核评价。对工作难度较大,又成效显著的,给予适当加分。对不按时完成下达任务或同一任务在等、靠、磨中完成的,给予扣分。通过平时考核的沟通和交流,使考核更加客观、公正、透明,既可丰富绩效管理的内涵,还可让职工误会少一些,理解多一些。
四是运用考核结果。赏罚分明,彰显考核的激励效果,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窘境。
当前,我区正面临历史转型发展时期,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务必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建立健全干部管理机制,激发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创先争优格局,最终实现转型发展,后发赶超。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6
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高举反腐败的旗帜,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上到国家级下到村干部,保持着对腐败分子的零容忍,这种形势没有因为打倒几只打老虎而终止,反而罡风越刮越烈,席卷全国,成为一种政治规矩的新常态。如何让乡镇干部更快的适应当前的政治新常态,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打破原来那些习以为然的思想,比如无公函的公务接待,原来不认为是个大问题,现在有很多因为此类事情而被通报批评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面对党内生活新常态,作为党员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尤其是乡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更要提高认识,主动接受约和自我约束。
二是要强化责任主动作为。要加快推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落实两个责任的建设力度,梳理好权力清单,明确好职责分工,树立起党风廉政建设这根高压线。同时,要把“守规矩”和“干事业”统一起来,坚决杜绝为官不为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要建立规矩强化监督。紧密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好工作纪律、财经纪律“三公消费”等相关制度和规定,以此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加强阳光下操作的意识,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要加大群众的监督力度。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始终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适应政治规矩新常态,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秉公用权,为民执政。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7
对于“兵头将尾”的乡镇干部来说,农村是块广袤无垠的“战场”,同时又是施展才华的舞台,“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这是对乡镇干部的真实勾勒。如何用这根带着群众期待的“针”,绣出美好蓝图呢?笔者认为,新常态下乡镇干部须在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上下功夫:
提升自觉学习的能力。当前乡镇干部的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懂文化的多,懂技术的少;懂社会管理的多,懂经济发展的少。对此,要迅速补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同时,要熟悉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特别是对乡情、村情要做到“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提升执行政策的能力。必须吃透和领会上级政策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讲,这样老百姓才会感兴趣听,听懂了才会积极参与。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找准优势、准确定位,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绝不能盲目“从上”,赶“时尚”,搞“政绩”。要结合各自实际,综合考虑本地资源配置和科学规划。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目前,乡镇已形成逐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随着基层民主政治的推进,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基层本来就是矛盾“沉淀地”,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控制是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考验。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处理好党的政策和法律的关系,克服用党的政策替代法律;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绝不能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权代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上级不能对下级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法乱纪的事情。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乡镇这一级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对民情、村情最熟悉,自身又有为农民提供技术、人才、资金、销售等服务的条件,比县一级更直接、便利,比村一级路子广、能力强。因此,要提高服务水平,为群众尽实心、干实事、谋实利。
当前,正是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利益纠纷的凸显期,要想做好农村工作,还需要在作风转变上努力:
由指令性向引导性转变。目前,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程度、经营范围远远超出了原有的空间,迫切需要乡镇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着眼,把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到以引导、服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保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水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管、批、收”的管理型政府走出来,变为“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加强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法律服务,将乡镇工作重心由抓事务向抓服务、抓产业转移,组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服务机构。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在村级,把“依法治村,村民自治”推向深入,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规章制度,在群众内部形成互相监督、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实现村民自治。由直接型向间接型的转变。乡镇工作要从直接从事经营管理中退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把发展经济的职能交给社会、交给群众,从原来层层分解、下达计划、任务、具体指标中解脱出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随着农村多种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市场功能的日益显现,农村经济已由生产领域延伸到经营领域,这就要求乡镇工作在思想观念上要由主抓大农业向大市场转变,也就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把产品转为商品牵线搭桥、提供服务,为农民增收架设“金桥”。由脱节型向互动型转变。必须把农民群众所想所盼、急需急用作为重点;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农民群众增收致富需要确定服务项目;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决策、让群众选择,以契约方式,实现干部与群众的互动。由随意性向体制性转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属于那种“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全能”政府,不该管的地方也在管,该管的地方又管不好,新形势下,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好的事情,坚决退出来,有效克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由无限向有限的转变。新形势下,能有市场提供的服务要放手让市场去提供,将重点放在市场不能提供和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上,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服务。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银行员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3篇
★ 201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学习最新心得体会感想总结精选5篇
乡镇干部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7篇
上一篇: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