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推荐文章
出国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学生出国留学的情况越来越多。出国交流学习能够更加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国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
出国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篇1
今年8月7日至8月28日,我很荣幸有机会来到英国奇彻斯特大学参加了 为期21天的大学英语教师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有机会能够走出国门,近距离接触、了解、学习国外英语教学的最新进展,机会非常难得,所以倍感珍惜。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在非常努力地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使我受益匪浅。现将这次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学习内容:
一、教学法在课堂上,奇彻斯特大学的老师给我们介绍和演示了许多新颖的英语教学法,比如CLIL等,使我们不但了解了这些教学法是什么,也亲身体会了这些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优点,特别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英语语言技能
在语言技能培训环节,教师用不同的方法教授了在词汇学习、语法学习、交际沟通等方面的问题。所教授的内容实用性强,并且讲授方法非常有新意,给我们很好地展示了如何用新的教学方法去教授那些基本的英语知识。
三、英语交流技能
该课程非常实用,主要介绍了在英语交流技能方面的内容以及最新、最前沿的英语应用的问题,比如新的沟通技巧、新词汇的由来、新词组的搭配以及最地道的英语沟通方法。课程设置富有新意,给我们注入了在英语教学中的新鲜血液。
四、英国文化
只有真正了解英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和学习,这门课让我们实地详细地了解了英国文化,课程设置非常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体会和感受:
第一次出国能来到英国是很幸运的事情,这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国家,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这21天感觉自己收获了太多。首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英国老师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教师的职责,什么是真正的职业道德。他们在课堂上似乎总是精神饱满、亲和力极强,很好地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疲乏和无趣;课下,他们也能积极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似乎完全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中,这一点非常难得。其次,他们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授课的条理清楚,很多复杂的内容通过讲解让学生觉得通俗易懂,学生很容易接受。第三,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学生的需求和层次为中心来设计教学,与学生积极互动,课堂既充满趣味,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最后,学校管理也是极为规范的,从课堂教学、到图书馆、电脑机房、寝室等也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最后,再次感谢省教育厅、学院给了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在英国的21天,我倍感珍惜,每天都在满满的收获中度过,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已足以让我开阔眼界,了解到了国外大学英语教育的情况,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是十分宝贵的。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学到的知识与中国大学课堂现状相结合,在课堂上充分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探索与实践,为二师的双语教学工作贡献力量。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和双语教学工作一定会开展的越来越好。
出国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篇2
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五个月的交换学习生活结束了,马上就要踏上回国的旅程,回想这五个月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
来丹麦之前,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申请学校时的忐忑、办理签证时的繁琐,也体会到了得到奖学金的惊喜。真正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时,却面临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除了语言的障碍,教学方式的差异,更有生活方式、饮食、气候等诸多问题。大概一个月左右我们终于慢慢地适应了丹麦的学习和生活,也开始探索欧洲不一样的文化。
我在奥胡斯选修了三门课程,其中的《公司估值》已经在国内上过两次,虽然内容大体上大同小异,但在学习中却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内外的教学差异。相比较而言,国外的教学更加细致到位,例如,老师在讲授资本成本计算时,会讨论快速发展的国家和稳定发展的国家的无风险利率取值应该如何调整,多市场多币种的公司应选择哪一区域的无风险利率。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了我们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习惯,我们只会关注模型的用途,而却忽略了其背后的理论原理和细节。这门课期末要求以小组形式选择公司进行估值,在小组合作中,明显地能感受到外国学生的态度更加认真和积极,他们会把教材看上五遍十遍,甚至能熟知某句话出自那一页;他们研究课件查阅文献,虽然他们没有免费的投行分析报告,但却会自己通过行业研究报告、公司年报、网页新闻等多个渠道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对于例如预测等较难的环节,中国学生往往会含糊混过去,但是他们却会特别较真地认真研究、分析、辩论、咨询、直到得出结论为止。
另一门是供应链的相关课程,收入管理。我在国内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会计专业,对于供应链的课程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为了未来进入企业从事财务的职业规划,还是特别有必要了解一下供应链的相关知识的。这门课授课老师是中国人,讲课明显有中国老师的特点,即强制要求学生做这做那,不够自主,但班内的丹麦同学还是特别积极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的案例分析,在课堂上几乎处于跟老师争锋相对进行辩论的状态,让我受到极大的震撼。由于从未接触过供应链的课程,因而这门课对我来说,相对较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精心地准备这门课,虽然期末考试的案例分析做得不好,但却增长了很多知识。
另一门是文化与国际商务,选择这门课是因为想了解一下国际文化。但是,课程内容却跟我的预期差别很大。教授是一个中国迷,每次课都拿中国举例子,当然更多的是对中国的一些偏见,例如:中国人盲目喜欢吃KFC,甚至会在KFC结婚。对于这种偏见,让我很是气愤,时常会与他辩驳。就课程内容来讲,老师确实没有给我关于国际文化的更多的括展,但却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所属的中国文化,让我能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虽然中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深深的文化认同感却是不可改变的。这门课的期末以一篇论文结束,我写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衰退的现象,后来收到老师深入讨论的邀请,很受感动。
在学习之余,我也在丹麦及周边国家进行了一些旅游。在丹麦和挪威感受到了北欧风景的亮丽,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到了二战的残酷,在德国感受到了教堂的华丽和大国气派,在法国感受到了文化和艺术的璀璨,在奥地利和瑞士欣赏到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感受到了建筑的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走来,看到了欧洲不同地区的特色,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认识了新的朋友,收获颇多。
这半年的时间,没有了急匆匆地实习和找工作,除了享受上课和旅游,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因而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也有了新的规划。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没必要庸庸碌碌地去追随别人,更没必要为别人乱了自己的脚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最重要的是,to be yourself.
特别感谢交大安泰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能去感受新的世界,这半年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世界很大,生命很短,让我们放开眼界,活在当下,享受青春吧。
出国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篇3
9月25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是对于我市20名英语教师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难忘的日子,由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第一批小学英语教师赴英学习TKT课程即将出行。
怀着激动而新奇的心情,我与其他19位教师步入香港国际机场停机坪,踏上了国泰公司的班机,我们的目的地是英国爱丁堡斯蒂文森(Stevenson)学院,我们的任务是进行为期六周的英语TKT培训学习。
巨大的宽体客机呼啸着腾空而起,一个在英语里早就熟悉的异国他乡,一个在梦幻中早就神往的海外世界,就要展现在的眼前。此时此刻,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我们感谢英语的桥梁作用,因为是做英语教师,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接触世界。
城堡、尖塔、大钟、花坛。十来个小时之后,飞机降落在英国首都伦敦,我们马不停蹄地转道我们学习的目的地爱丁堡。
一、感受英国人
英国曾经的辉煌历史以及当今的发达,也造就了英国人独有的品性。其有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文明礼貌,风度翩翩的绅士风度。
英国人自傲,冷漠,不愿闲聊,不套近乎,处事彬彬有礼,这种风度与礼貌是一种屏障,使你近而远之,但其自傲,使其办事自信、自重、认真。英国人矜持,个性孤僻,喜欢独来独往,但讲究诚实,讨厌说谎,如购物明码标价,不讨价还价。英国人深沉、稳重、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讲规矩、守原则,崇尚公平竞争,如讲究排队的习惯,有纪律,英国人善于创新,但也非常守旧,如行车靠左,货币找零。英国人以风度翩翩的绅士风度闻名于世,但其足球流氓也声名狼籍,英国人谦虚幽默,不喜欢夸夸其谈,但谈论天气是永恒的话题。英国人不喜欢大声喧哗,也忌讳众人面前相互耳语,不喜欢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与人接触总保持一定距离。
英国人注意礼节,Please, thank you, sorry常挂嘴上,Ladyfirst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英国人讲究仪表整洁,注重形象及风度,但生活勤俭节约。英国人尊老爱幼,总给别人以信任和尊重,不论是家人还是他人。英国人务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喜欢空谈、假设和自诩,英国人喜爱宠物,常常与宠物一起外出放风,给其穿衣,放在车上与其同行。英国人喜欢收藏,特别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英国人懂生活,会享受,按时上下班,保证自己充裕的时间享受生活。英国人喜欢体育、驾车旅游,泡酒吧。英国人聪明、机灵但算术计算比较糟糕,英国人对友好,乐于助人,经常主动来帮助你。英国人幽默、风趣、活跃,不算计他人,不用好奇地目光去凝视和打量他人,工作时不多事、不闲聊,不受来访人的任何影响而专心工作。
二、感受爱丁堡
爱丁堡,十五世纪初成为苏格兰王国的首都,1707年与英格兰合并统一后,为苏格兰的省会,也是苏格兰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苏格兰最大的城市。爱丁堡是一座山城,王子街是城市的中心大道,大道的北侧布满了商店,大道的南侧是一条河谷,河谷中建成了漂亮的王子街心公园(Princes Steet Gardens),市中心区内最大的公园。公园内草木葱葱,鲜花盛开。公园的斜坡上有一座建于1903年的花坛钟,它以鲜花构成钟面,时针和分针在盘面走动。王子街的南侧高耸着一座哥特式建筑纪念塔,到达塔顶有287个台阶,是爱丁堡的著名标志。
爱丁堡不像广州般繁华热闹,但也决不是想象中的冷清幽静!可以说这儿是个学习和生活最佳选择,闹中有静,生活设施齐备,给人一种很亲切、很舒服的感觉!这里的人们特别淳朴、友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与互助。他们有着英国人特有的温文尔雅,十分注重礼节。
陌生人也好、熟人也好,见了面总会打声招呼点点头、微微笑;假如一不小心稍碰了你一下,他们总会主动地道歉;在等车人多的时候,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排队。这一制度没有写在纸上,却写在他们的脑子里面。没有人提出要这样做,但好像这已经成了一种无形的不成文的制度了。英国的公共汽车上,是十分的安静的,下车时人们总是非常有礼貌地对司机说“Thank you!”
三、感受英国家庭
在当地人家里,接受海外留学生住在家里是很流行的一种做法,而且乐此不疲,一做就是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有些人是为了增加收入,也有些人是为了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或找个人陪伴。正因为如此,我们被分到不同的家庭里,我的房东是一位五十开外的女士,房东包除午餐外的起居饮食,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征求房东的意见,得到允许后才敢动手。为了减轻房东的负担,每天我都帮房东洗刷碗筷,打扫卫生,使她非常的开心。晚上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我们坐在一起聊孩子,聊两国的不同风俗习惯,聊白天的所见所闻,从房东身上我学到了不少。我们居住的地方离学校较远,每天光乘公交车上下学就要花将近两个小时。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发言,认真学习,很珍惜每一个练习的机会。课余,大家便走进图书馆或者自习中心,查阅所需资料。在饮食方面虽然很不习惯,但是我们仍然尽量去适应。
四、感受英国教师
爱丁堡大学是世界闻名的大学之一,位于爱丁堡城堡的西南侧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校学生一万多人。我们就在爱丁堡大学的斯蒂文森学院学习,斯蒂文森学院是整个苏格兰排名在前三位的学院。
我们就读的斯蒂文森学院地方不大,但在城中远近闻名,尤其对于外国教师的培训更具有丰富的经验。它每年都为欧洲、亚洲、中东等地区培训大量的英语教师。这次赴英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TKT(Teaching Knowledge Test)课程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了解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六周的课程中,除了有课堂教学内容,更有社会实践及活动安排,内容充实丰富。我们作为学生亲自感受到西方教师们灵活多变、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学习的欢娱!从她们那里我们学到了不少生动常用的语言。为我们授课的三位教师Sarah Woolard, Sarah Donno and Susan Wren都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我们都很喜欢上她们的课,她们经常采用一些令我们耳目一新的方法来教学。从她们那里学到了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一名好老师:耐心、热心、爱心、关心俱全,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只要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管结果如何,她们都会说:“Good!” “Well done.” “It’s a good question.”等等,令人很受鼓舞的话。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国的课堂教学使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们总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亲身去探讨;所以我们在堂上讲英语的机会是比较多的,而且我们每天进行的游戏、活动方式都不同。
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老师们自始至终都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我们体会这些理论是如何运用、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的。如:老师让每一位同学抽一张纸条,同学之间不可以看纸条的内容,只可以说给对方听。然后大家相互之间找与自己纸条上内容、相关的搭档。每一对搭档的内容都是一个笑话或一个双关语。第二步老师将答案口头讲解给我们听,然后要大家根据记忆将答案写在黑板上。第三步老师要求每一对搭档将这些笑话、双关语的含义再讲解一遍,这样大家就能较快得掌握所学的内容。
她们会给时间我们上网阅读,分组讨论,介绍一系列有关教学的网站或者教学用书;在这些相当有益有效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不仅了解了现今国外关于教学方法的先进流派,掌握了其中的语言文化精髓,更记录了相当一部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除此以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有效的利用电脑和书籍等教学资源,收获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她们的特别的教学方法,她们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坐着跟她们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她肯定会蹲下来跟你讲,使你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上课回答问题时,就算学生答错了,我们也从来没听过导师说一句 “NO” ,而是说 “IT SOUNDS GOOD,BUT IT’SBETTER TO SAY …”在老师这种话语的鼓励下,学生永远也不会觉得胆怯。
在这短短的44天中,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里,接触的是金发碧眼的英国人,我们沉浸在纯英语的氛围之中,耳朵听的,眼睛看的,口里说的,脑子里想的,都是英语。虽说学习的时间只有六周,但我感觉到自己在外语教学理论、外语语言基本功、外语教学技巧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最后我非常感谢市教育局组织的本次学习活动,领我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地道而先进的英国教学法,同时也使我有机会体验英国的本土文化。爱丁堡的幽雅,伦敦的典雅,苏格兰风笛的悠扬将一直飘荡在我的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最为醇厚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