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推荐文章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这次新加坡学习培训收获很多,与大家共享。下面是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分享,欢迎阅读。
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月5日—1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部分党政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新加坡之行,很多方面都让我们体验到了世界潮流的高度,特别是新加坡的以家治国理念和处处体现的创新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以治家的理念治国。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欧亚族是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实现种族融会,创造共荣共生的良好环境,是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遮雨走廊”、机场内标识的“欢迎回家”、在就学和政府组屋上按一定种族比例进行安排,尊重种族习惯等,处处让人感受到亲切温暖,体现了政府的人本观念、亲民意识。产业重规划、招商重谋划、人员重专业、洽谈重模式,处处做到人本化、个性化、精细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大略小方”之间,是一种以家治国的理念,这种高超的执政水平,无形中激发了国民的主人翁意识,试想,谁不愿为亲情四溢的“家国”出力流汗呢?有了这种强大内生的凝聚力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创新力量深入人心。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仅71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万的“弹丸小国”,自然资源严重缺乏。但是从1965年独立以来的短短40多年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八十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07年人均GDP超过日本成为亚洲首富,2010年GDP增幅同比增长14.5%,在世界经济体排名增幅第一。新加坡“决胜”经验的重要一点就是坚持不断创新。忧患意识是新加坡的国魂,让新加坡人务实、高效,催生了新加坡人广阔的世界视野和战略思维; “精英治国”战略是新加坡的国策之一,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技能,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极致,在新加坡处处可见精品,满眼都是力作;加强软环境建设,注重打造特色是新加坡不断创新、勇于创新的又一硕果,在新加坡办一个独资企业手续只需要十五分钟,办一个合资企业手续也只需要2小时,热情、周到、高效、快捷的服务,为新加坡“高度”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学习培训给我的收获,不仅在于多少经验能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思维上的感染和震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以更高的要求、更宽的视野去求知、去思考、去探索,创造性的开展好工作。一要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充分激发干群干事创业和进位争先活力;二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科学谋划发展路径,对事关全局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投以重兵,施以重策,倾以重力;三要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以创新办法土地、资金、用工等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四要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精干力量抓重点,精心服务造环境,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目标化、项目化、责任化、节点化,努力为建设幸福大丰作出应有贡献。
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2021年10月9日--10月22日,自治区国资委选派新鑫矿业总工程师刘俊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低碳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调整以及机遇”培训班的学习。现将刘俊撰写的学习心得分期刊登如下,与大家共享。
2021年10月9日--10月22日,由自治区国资委选派,我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低碳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调整以及机遇”培训班的学习。在短短的15天里,分别对新加坡企业战略管理、人才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成功的招商和引资经验、经济发展和转型、水资源管理、公积金制度、居者有其屋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网络经济与现代物流、工业园区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与淡马锡控股、低碳经济与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与路径、如何打造一个安居乐业城市、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多个课题进行了培训学习。通过这次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学习、实地参观考察及讨论,使本人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更新了理念,受益匪浅、感触很深,感到新加坡有许多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借鉴。
一、新加坡国情概况
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国土面积71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地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现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500万人,其中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3%,印度人约占9%,其余3%为其他民族。国家资源极为贫乏,唯一优势是临海港口,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第三炼油石化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亚洲第二金融中心,世界宜居城市之一。
二、新加坡快速发展的做法及相关经验的思考、学习和借鉴之处
新加坡能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亚洲四小龙”,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地制宜,保持竞争优势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竞争力不强的小国,只有保持极强的竞争意识才能生存发展。如新加坡的集装箱码头,要与香港、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地区竞争,在码头经营历史、规模方面新加坡不具备优势,但他采取了全电脑、全机械化,以快捷装卸的优势取胜,之后再用优质的服务作为竞争的要素,使之成为世界第一的集装箱码头。炼油、化工中心则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合适的配套服务与其他国家竞争。他们的理念就是:别人没有的我要有,别人好的我更好。就这一理念使新加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工业基地市场上保持继续发展。
(二)精益求精、认真执着的工作作风
新加坡人给我们的一种感觉,就是有一种精益求精、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只要认准目标、就认真的做好,并且把工作做到自己认为是最好。这点从城市绿化中就可以看出来。在新加坡很难找到一平方没有绿化的泥地,在树木的维护方面,每株乔木树都有一个档案记录,并配备专职的园艺师定期检查维护,责任明确。正是精益求精、执着认真的精神,使新加坡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同时,也使新加坡成为与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与优势,这对新加坡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工作作风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具备这种工作作风及工作态度,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三)严谨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
新加坡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从执法方面建设也相当严格,如为使新加坡保持清洁和有秩序,对乱丢垃圾、破坏公物、乱闯红灯的处罚相当重,从1000新加坡币的罚款到鞭刑,没有人情可言,这是众所周知的,严格的执法使人们能自觉的遵守,不敢侥幸。在廉政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制度使新加坡的廉政在世界排第三位。正是这种严格的制度和执法方式,反使人们对新加坡更有信任感、安全感,为促进新加坡吸引外来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坚持科学的城市发展定位,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城市的发展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新加坡的国情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资源大国、生产大国,但他们有海洋、地理和技术、人文的优势。他们就是基与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来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的建设方向。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是把握了世界海运、航空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国际石化生产基地、国际旅游中心、花园式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
(五)重视教育和人才,精英治国
新加坡一方面从学生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实施精英人才培训计划,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知名学府留学,在人才使用上,接受政府奖学金,学生学成回国后,由公署再审定今后的培养计划,并放在有关的工作岗位上接受实际锻炼。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引进国外人才,对国外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采用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和聘用,而且还从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家挑选较为优秀,符合新加坡使用人才要求的中学生到新加坡读书,由政府出资学金,鼓励这些学生在读完大学后留在新加坡,为新加坡服务。同时还特别注重全民培训,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强调全民终身教育。这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2012年1月11~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加坡召开的“第9届亚太地区医学教育大会”(9th Asia Pacific Medical Education Conference),感触颇深。
这次参会的主要目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了解目前世界医学教育研究的发展情况。在学习形式方面,与以往参加的国际会议不同,大会之前和之后举办有多种内容丰富的专题研讨班,既拓展了学术交流的空间,又达到了学习培训的目的。参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侧重及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研讨班。研讨班采用英文授课,小班教学。每班20~30人不等,由1~2名教师主讲,穿插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由5~6名学员组成。每次讨论结束,各小组要选派1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发表观点主张。上课期间,不时还会有课堂作业。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教师会邀请志愿者站上讲台展示作业。这时,教师会和全体学员一起讨论批改作业,肯定成绩,及时指出错误与不足,促使学员充分消化和吸收授课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在不断强化关键知识点的同时,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研讨班还布置家庭作业,在第二天或大会的午餐时间,召集研讨班成员,汇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和解答遇到的问题,目的是督促复习、解惑答疑。突出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理念。置身于这样一种学习环境中,你必须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否则就会感到游离于大家之外,会很不舒服。几天下来,感觉参加这种研讨班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认真学习融入其中;要么“走人”,以免浪费时间。而当你真正融入其中之后,就会感到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紧凑合理的活动安排,让你感到学有所获。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后,回顾所学知识,你会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在专题学习方面,这次参会我所选择的专业侧重于教学评估,参加了Simulation as an Assessment Tool,Assessment Strategies In Medical Education: Making Contest-Driven Evidence-Based Decisions等研讨班。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简称OSCE)的研究。SP的最早形式是1968年Barrows报道的“医学教学中的模拟病人”,是指一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人。他们可以是有或无某些阳性体征的病人,也可以是健康人。他们既可以模拟病人,也可以经过特别训练后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记录并加以评估,同时可以将评估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而OSCE的概念是1975年由英国Dundee大学的Dr.R.M.Harden提出的。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考核方法,而是提供一种客观的、有序的、有组织的考核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医学机构或考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OSCE要求考生参加多个站点的考试,在每一个程序站点中,要求学生采集病史或/和体格检查或完成其他任务。考试站点设置分长站、短站,时间从5分钟到20分钟不等。
SP与OSCE的完美结合,已成为当前医学教学评估改革的方向,将会解决传统医学教学评估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传统的临床能力评价采用笔试和病房床边考试形式。而病房床边考试形式也存在考试形式及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不全面等问题。例如:在传统的临床能力考试中,学生通过抽签选定一个病人,由3~5名教师组成的考评小组根据学生采集病史、查体、撰写病历及对问题的回答等来评定成绩。虽然考评小组事先制定有评分原则,但由于每个人的认识往往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评价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此外,目前的临床教学领域还是普遍存在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甚至由于教师资源及病人资源的匮乏,有些考试还采用多名学生共同面对一个病人的方式。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临床技能,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另外,以真实病人为考试对象,也会遇到不少麻烦。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医学生面临临床操作资源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而利用真实病人进行考试也易引发关于隐私权的争议及相应的医患矛盾。
采用以标准化病人为基础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考试中,每个学生必须单独通过每个站点,完成各个站点规定的各项任务。每个学生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病人的病史和体征都是标准化的,相对客观、稳定。这就使评价公平、公正、真实和可靠。SP通过亲身的感受结合学生接诊的实际情况,按照评分标准,给学生评分。同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反馈。由SP来担任评估者,既减少了主考人的数量,避免了临床师资的不足的问题;又因为不是真实病人,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目前,以标准化病人为基础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已成为美国和加拿大医师资格考试的一部分。而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考试也在逐步向这一方向发展。
总结回顾此次外出学习,与其说是参加“医学教育大会”,不如说是接受了一次“医学教育评估研究的培训”。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生的培养当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怎样更能突出中医特色,如何将“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及针灸推拿等内容标准化,设计、建立合理的考试站点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以致用,为中西医结合教学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