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若水1142 分享 时间:

近日,共青团中央宣传“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青少年文化作品主题征集活动。不晓得你们有何感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活动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心得【篇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就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就要变为现实。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次全会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通过的《建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会通过的《建议》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团结带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建树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前进道路上,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挑战,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心得【篇二】

首先,规划《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每5年都要编制一份中长期规划,在形成规划纲要之前党中央提出《建议》,确定大政方针,作为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这已经形成了传统和制度。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稿的起草把握大方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多次到地方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大量心血,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第二,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组织开展前期研究,中央财办和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高端智库等60多家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就37个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形成了130多份研究报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讨论,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党中央于今年3月和8月两次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起草组认真研究吸收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今年8月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地吸收进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7月至9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可以说,这次征求意见范围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规划《建议》的制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第三,规划《建议》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规划《建议》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根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着眼于我们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了五条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做到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

规划《建议》总共有15个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的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简而言之,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心得【篇三】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日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发布,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我们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和有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早在2013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论断:这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离不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强化这一力量,要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各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当前,我们要在中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的基础上,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两个轮子一起转。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推动相关体制机制深入变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要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并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科技强国。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创新自信,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和敢为天下先的志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推动中国这艘巨轮向着科技强国、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心得【篇四】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我们要办的事很多,千头万绪,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就是改革、开放、创新。”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

韩文秀表示,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使14亿中国人民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这种推动现代化的力量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重大启示。所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绝不动摇。通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机会,这既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新被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上。

建议稿的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安排了12个部分,科技创新位居其首。“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流击水,奋楫者先。创新,按下了中国奔跑的“加速键”。

事实上,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便深刻阐释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摆位和重大部署,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在党长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把握了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坚持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任务。”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说,“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王志刚表示,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这次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既是一脉相承,也是与时俱进的。

我和2035年有个约定主题心得【篇五】

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在有关人士看来,规划《建议》把“十四五”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对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这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一致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说,“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说,“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要解决许多难题,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引人关注。

宁吉喆说,“十四五”时期将按照规划《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王晓晖表示,《建议》的突出特点,就是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比如,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把安全发展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特别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

此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今日中国的新坐标:“‘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63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