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体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体会六篇
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仅供参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1】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扶贫的道路上,无数扶贫干部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他们一年四季朝夕奔波在各个山村,为村民的吃穿住行倾尽全力出谋划策,为祖国走向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奉献青春,用他们最热诚的心为贫困人民送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他们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美的风景”。
你奔向河流小溪,浸湿了肺腑,却架起了幸福的桥梁。要致富,先修路,要变好,先建桥,人民要富起来,需通过发展经济、发展产业来促进增收,如此一来,修路建桥变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大山村通往繁荣富强的成功大门,更是老百姓通往幸福安康的温暖之门。此时,我们扶贫干部站出来了,他们组建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协同我们的村干部以及无数帮扶责任人共同构建起强大的扶贫队伍。清澈的河流倒映着山清水秀,沉鳞在灿烂的朝霞下自由竞跃,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映衬在安静的小沙滩上,用他们的辛勤奋斗为村民建起一条条宽广的大道,搭起一座座幸福的桥梁。盼望着,盼望着,人民终于走出大山了! 你穿越山野丛地,洒满了汗水,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路通了,然而村民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得继续奋斗。这时,我们的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协调村民旧房改造、搞拆迁、引水源、拉电线,落实国家房屋改建政策补贴,为村民成功地搭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放眼望去,满山村矗立着一栋栋明亮的小楼房,充满生机的夜晚,村文化广场响起了动听的歌声,村民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看着温馨的家园,村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整个小山村沉浸在一片幸福温暖的氛围中。这道道“最美的风景”在山野丛地认真绘制着画卷,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一个个善良淳朴的乡村农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盼望着,盼望着,人民终于焕然一新了! 你陷入田间泥坑,污浊了脚步,却迈向了胜利的港湾。房子建好了,就该认真思考如何解决生计,发展产业促进村民经济增收了。我们的扶贫工作队难题又来了,要如何让我们这群憨厚淳朴但无专项技能的村民改变陈旧的思想去实现劳动致富呢?要如何让我们的山野田地发挥的作用带来劳动丰收呢?于是他们召集村民搞创业培训,做思想工作,拉投资赞助,成立农村合作社,联系本地企业工厂,帮助村民稳岗就业。山上的茶花开起来了,地里的果实红起来了,家里的猪牛壮起来了,就业的人多起来了,口袋的钞票满起来了,文明礼貌的习惯、干事创业的作风好起来了。朝霞倒映在田间,这道道“最美的风景”在脱贫胜利的港湾中不断发光闪亮。盼望着,盼望着,人民终于富起来了! 闪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这一道道“最美的风景”,是支撑群众脱贫致富的脊梁,他们的默默付出与奉献,带着满腔热忱与激情来到这片热土,希望能留下坚实的脚印,洒下辛勤的汗水,收获一份喜悦与自豪,成功托起贫困人民阔步奔向小康的希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心得体会篇三 当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已到了攻坚拔寨的阶段。剩下的脱贫工作可以说是贫中贫、困中困,还有些贫困户极易在贫困和脱贫之间反复。在这个时候,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有“亮剑”精神。
要有“亮剑出鞘更待何时”的大勇,以化作“一心一意拔穷根”的坚定决心。“大勇收全胜。”在历次战斗中,攻占最难的阵地时,都要有冲锋的劲头,这就需要大勇。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比“只要敢冲锋就能胜”的战斗都难。因为脱贫工作既要能拔穷根,又要做好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也是最难的。此时,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还要能出细活,更需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党员干部要能冲得出、豁得出,“亮剑出鞘”。冲得出、豁得出不是冲动,也不是急躁。“亮剑出鞘”更不是比划两下就行的。要把“亮剑出鞘”的大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心全意、久久为功“拔穷根”的坚决,不破楼兰终不还。
要有“一剑能当百万师”的大智,以练就“纾难解困”的独门绝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善用智慧。要把握好“天时”。全国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各项政策的集中效应凸显,各项互动合力效应不断辐射,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时”,一定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要用好“地利”。立足地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和生态有机融合,在修复生态保护中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形成与生态和谐发展。关键要形成“人和”。扶贫先扶志。“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进一步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在动力,形成内外合力挖掉穷根。对于因病因残等致贫的群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户一册、一人一档的脱贫举措,在精准施策中“纾难解困”。
要有“直为去贫困”的大爱,以励志为民“润如酥”的点滴深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民的大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具体体现。大爱在心中,更在行中。要把对民的大爱转化到为民的点滴小事之中。群众无小事,把小事做好就是大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是凝聚民心民意的过程,体现着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深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进共退,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员干部引领脱贫致富的强大力量,让党员干部深刻体悟到在攻坚关键时刻群众坚实的依靠。患难见真情,患难更能凝聚真情,更能筑牢干群关系信任的“基石”。要“春风化雨”,在脱贫攻坚克难中如“小雨”般为民“润如酥”,用心用情为贫困群众送来“贵如油”的致富“及时雨”,实现让贫困群众在不知不觉的坚定追随中实现脱贫致富。
“亮剑”精神是一种不畏难、不怕难的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要用好“亮剑”精神,力争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如期赢得脱贫攻坚的胜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心得体会篇四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身行事、治国理政的生动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过瓜分豆剖、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才更能理解家国一体、命运与共的深刻道理。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感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感受中国人民从任人欺侮到自立自强的命运转折,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深懂得: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人睦千秋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倡导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常言道,“百善孝为先”。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20_年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把家国情怀扎根基层,让每一个贫困户感受到自己的家庭充满爱与温暖,更感受着一个大国国家的关怀,让真情大义像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心中将始终洒满阳光,前行的步伐将始终充满力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心得体会篇五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凝心聚力,狠抓“落实”。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冲刺收官的关键节点,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既是重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也是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的总号令。冲锋号已经吹响,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凝聚起脱贫攻坚不放松的强大合力,从而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只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就能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确保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持,突出“实干”;“非干,无以为进,无以为胜。”落实是成事之基,实干是落实之行,只有扎扎实实动起来、干起来,才能扬起得胜之旗、结出必胜之果。目前脱贫攻坚依然面临不少尖锐的任务,全国还有贫困县未摘帽、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整改清零,逐户对账销号,切实补齐短板,打牢基础,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严从实,织密“督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脱贫攻坚容不得半点虚假,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对存在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贫困地区群众真实脱贫、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2】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_新年贺词上引用的话。自从临近毕业到如今,曾无数次谈论过时间流逝之快,快得如一匹疯马,只能眼看着任它远去。就像小时候盼望过年,盼着盼着就已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年岁。如今不在盼望,只祈祷时光慢些吧。
网上比较火的一句评论说“上大学以后,故乡只有冬夏,工作以后,故乡只有冬天”,这话大约是说进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家远去。每年遇着春节这样盛大而充满仪式感的节日才有回家团聚的机会。我和众多的上班族一样,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匆匆赶回已经阔别半年之久的家中,走时到处苍翠如幕,归时百草枯黄。
在近家的路口,瞧见常常坐在大树下眺望远方的大爷,如今已然80 高龄,只是如今却不再直愣愣的眺望远方,而是拿着一把半旧的扫帚打扫路边的落叶。见到我这个归乡人,笑着和我打招呼,笑得让脸上的沟壑似乎都挤到一块去了。我连忙跨步上前问候他,为何在这寒冬腊月在这寒风中扫落叶。大爷说,往年一年到头,也没什么好期盼的。如今当地政府的各种慰问和补助让他的生活不再只是寒冷和孤独,也能有一个过年的样子了。
而后又道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古语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人老无力,没有什么能够回报国家和政府的,只能在身体状况还算可以的日子,扫扫道路两旁的落叶,毕竟日子好了,也应该有个干净
整洁的环境。
我沉默一小会,想到自己既是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人,也是脱贫攻坚的受益人。如今见到家乡的人和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是从另一面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肯定和鼓励。
匆匆回乡,尽管时节短暂,但却在心中注入了定心针和强心剂,带着新的心情踏上新的征程。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感悟与体会篇三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是全面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扶贫的道路上,无数扶贫干部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他们一年四季朝夕奔波在各个山村,为村民的吃穿住行倾尽全力出谋划策,为祖国走向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奉献青春,用他们最热诚的心为贫困人民送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他们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美的风景”。
你奔向河流小溪,浸湿了肺腑,却架起了幸福的桥梁。要致富,先修路,要变好,先建桥,人民要富起来,需通过发展经济、发展产业来促进增收,如此一来,修路建桥变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大山村通往繁荣富强的成功大门,更是老百姓通往幸福安康的温暖之门。此时,我们扶贫干部站出来了,他们组建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协同我们的村干部以及无数帮扶责任人共同构建起强大的扶贫队伍。清澈的河流倒映着山清水秀,沉鳞在灿烂的朝霞下自由竞跃,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映衬在安静的小沙滩上,用他们的辛勤奋斗为村民建起一条条宽广的大道,搭起一座座幸福的桥梁。盼望着,盼望着,人
民终于走出大山了! 你穿越山野丛地,洒满了汗水,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路通了,然而村民要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得继续奋斗。这时,我们的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协调村民旧房改造、搞拆迁、引水源、拉电线,落实国家房屋改建政策补贴,为村民成功地搭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放眼望去,满山村矗立着一栋栋明亮的小楼房,充满生机的夜晚,村文化广场响起了动听的歌声,村民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看着温馨的家园,村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整个小山村沉浸在一片幸福温暖的氛围中。这道道“最美的风景”在山野丛地认真绘制着画卷,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一个个善良淳朴的乡村农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盼望着,盼望着,人民终于焕然一新了! 你陷入田间泥坑,污浊了脚步,却迈向了胜利的港湾。房子建好了,就该认真思考如何解决生计,发展产业促进村民经济增收了。我们的扶贫工作队难题又来了,要如何让我们这群憨厚淳朴但无专项技能的村民改变陈旧的思想去实现劳动致富呢?要如何让我们的山野田地发挥的作用带来劳动丰收呢?于是他们召集村民搞创业培训,做思想工作,拉投资赞助,成立农村合作社,联系本地企业工厂,帮助村民稳岗就业。山上的茶花开起来了,地里的果实红起来了,家里的猪牛壮起来了,就业的人多起来了,口袋的钞票满起来了,文明礼貌的习惯、干事创业的作风好起来了。朝霞倒映在田间,这道道“最美的风景”在脱贫胜利的港湾中不断发光闪亮。盼望着,盼望着,人民终于富起来了!
闪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这一道道“最美的风景”,是支撑群众脱贫致富的脊梁,他们的默默付出与奉献,带着满腔热忱与激情来到这片热土,希望能留下坚实的脚印,洒下辛勤的汗水,收获一份喜悦与自豪,成功托起贫困人民阔步奔向小康的希望。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感悟与体会篇四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身行事、治国理政的生动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过瓜分豆剖、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才更能理解家国一体、命运与共的深刻道理。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感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感受中国人民从任人欺侮到自立自强的命运转折,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深懂得: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人睦千秋福,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倡导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常言道,“百善孝为先”。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20_年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把家国情怀扎根基层,让每一个贫困户感受到自己的家庭充满爱与温暖,更感受着一个大国国家的关怀,让真情大义像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心中将始终洒满阳光,前行的步伐将始终充满力量。
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感悟与体会篇五 当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已到了攻坚拔寨的阶段。剩下的脱贫工作可以说是贫中贫、困中困,还有些贫困户极易在贫困和脱贫之间反复。在这个时候,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有“亮剑”精神。
要有“亮剑出鞘更待何时”的大勇,以化作“一心一意拔穷根”的坚定决心。“大勇收全胜。”在历次战斗中,攻占最难的阵地时,都要有冲锋的劲头,这就需要大勇。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比“只要敢冲锋就能胜”的战斗都难。因为脱贫工作既要能拔穷根,又要做好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也是最难的。此时,需要把握好时间节点,还要能出细活,更需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党员干部要能冲得出、豁得出,“亮剑出鞘”。冲得出、豁得出不是冲动,也不是急躁。“亮剑出鞘”更不是比划两下就行的。要把“亮剑出鞘”的大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心全意、久久为功“拔穷根”的坚决,不破楼兰终不还。
要有“一剑能当百万师”的大智,以练就“纾难解困”的独门绝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
善用智慧。要把握好“天时”。全国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各项政策的集中效应凸显,各项互动合力效应不断辐射,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时”,一定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要用好“地利”。立足地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和生态有机融合,在修复生态保护中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形成与生态和谐发展。关键要形成“人和”。扶贫先扶志。“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进一步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在动力,形成内外合力挖掉穷根。对于因病因残等致贫的群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户一册、一人一档的脱贫举措,在精准施策中“纾难解困”。
要有“直为去贫困”的大爱,以励志为民“润如酥”的点滴深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民的大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具体体现。大爱在心中,更在行中。要把对民的大爱转化到为民的点滴小事之中。群众无小事,把小事做好就是大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是凝聚民心民意的过程,体现着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深情。“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进共退,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员干部引领脱贫致富的强大力量,让党员干部深刻体悟到在攻坚关键时刻群众坚实的依靠。患难见真情,患难更能凝聚真情,更能筑牢干群关系信任的“基石”。要“春风化雨”,在脱贫攻坚克难中如“小雨”般为民“润如酥”,用心用情为贫困群众送来“贵如油”的致富“及时雨”,实现让贫困群众在不知不觉的坚定追随中实现脱贫致富。
“亮剑”精神是一种不畏难、不怕难的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要用好“亮剑”精神,力争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如期赢得脱贫攻坚的胜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3】
“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高度赞扬了新时代开展脱贫攻坚战的奋斗历程,充分肯定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揭示了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历史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前进方向。
抚今追昔,沧桑巨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多年的持续奋斗,换来了翻天覆地的脱贫成就,不仅让“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而且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让中华民族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了现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摘帽无法保证一劳永逸,刚刚实现脱贫的地区和群众还存在着返贫的风险。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脱贫成绩,而是应该继续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扶贫要必须扶志、扶智。为了让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政策上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科学理论和决策指导巩固脱贫成果实践;机制上,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开展监测,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具体举措上,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兜住民生底线,既让脱贫群众获得生活保障,又让脱贫群众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希望。
决胜脱贫攻坚,是长期奋斗的成果,更是启航新征程的动员。我们要深刻领会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扬守望相助、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依托脱贫攻坚的良好基础和成功经验,在新历史起点坚定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斗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4】
随着精准扶贫的组建以及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多村都暴露出了少数村干部与群众关系恶化的问题,作为基层政府干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工作作风。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听实话解实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战争走向和平,离不开“小米加步枪”的历史;而今,我们需要人民群众去创造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所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扶贫靠干部引路,但脱贫靠群众发力,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该如何去密切联系群众?其实,只需要陪他喝杯茶、抽根烟、吃顿饭。一杯茶的功夫你就会发现他想要申请低保;一根烟的时间你就会清楚他为什么要申请低保;一顿饭过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申请不到低保。贫困户不会无缘无故为难,他总是有口气没咽下,基层乡镇干部要多与老百姓当面交流,帮他们咽下这口气。
只有扎实工作作风,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村干部的难,难在上有党委政府,家有妻儿父母,下有群众农户。村干部不会无缘无故难当,他总是有碗水没端平,或为完成上级任务,或为亲朋好友利益,或为全村发展着想。基层乡镇干部扎实工作作风就是要多与干部交心谈心,帮他们端平这碗水。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完成上级任务,没有听到村里大多数群众的心声,即使完成了上级任务却依然得不到群众的好评,我们就告诉他:任务是死的,但群众是活的,完成任务要结合村情民意,要用上级的文件去联系本村的实际;有的村书记总喜欢动“歪脑筋”,总以为在没有违背政策前提下优亲厚友就没有错,我们就告诉他:没有违背政策不代表没有违反原则;还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全村谋发展,为多数群众谋利益,然而仍有少数人到政府举报他优亲厚友,我们就告诉他:多数群众对你的评价是好的,而那少部分群众抓住了某某贫困户是你亲戚的“把柄”,却没有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比你亲戚好,不要在意那些“刁民”。
无论是低保户的评议还是合作医疗的收取,村里事事有矛盾;无论是过去书记、主任各负其责还是现在书记主任一肩挑,村里时时有矛盾。乡镇干部唯有不偏不坦,在村干部面前敢为群众说硬话,在群众面前敢为村干部说实话,才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个人心得【5】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情怀。我们会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锐气、锤炼攻坚克难的勇气、增强善打硬仗的底气,为接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从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效,要完成好这一历史性转变,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事情和任务很多很重,当前必须在做好“无缝对接”上下功夫。
衡量脱贫攻坚的成效,首先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贫困线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致富永远没有休止符。要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能够很快重新纳入帮扶范围之内。在此前提下,可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群众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
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等,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与此同时,党员干部还要探索拓展脱贫攻坚的路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大扶贫格局,从多个层面防止和解决返贫问题。
如期脱贫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也是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基础。2020 年乡村要告别绝对贫困,而农民家庭的持续增收、乡村短板的补齐、城乡差距的缩小,都有赖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党员干部应该引导已经脱贫摘帽的群众,参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瞄准持续增收,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促使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的平稳转型。
从现实情况看,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对人居环境治理的期盼,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高,也表明了脱贫摘帽确实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摘帽后如何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不仅是对脱贫攻坚工作历史成就的肯定,也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定位,更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党员干部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持续发力,通过“无缝对接”在新征程上续写有足够含金量的脱贫攻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