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心得范文
中医文化心得范文5篇
我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先父薛培基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随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侍诊四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医文化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文化心得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的学习方法与路径,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苦读了数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经文背得烂熟,临床时,边都摸不着,开口动手便错,进而怀疑经典,怀疑中医。
有的执迷于药物学里,变成了草药医生,单方医生,把个别中药和处方视为绝密,越求越奇,以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药或者异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还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将中医和气功,宗教混于一谈,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不提也罢。
我想,这些不应该是朋友们学医的初衷。
我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却也在医学上走了很多弯路,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也曾经让我倍感艰辛,回首这20多年的学医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医本来是一个简单明白,好学易用的学科,却被有意无意的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唯其如此,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能发扬光大。
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先从端正态度开始。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强调的是,下面这种学习方式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系统掌握中医体系的人,也适合已经学医几年,或者读完了中医院校还一头雾水,愿意重新钻研的情况。
一,先宏观后微观。
一定要先对中医的学术体系有一个整体的大概印象,先通过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然后再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种秘方,技法当中,纷纷扰扰,一锅浆糊。
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已经号称可以攻克绝症了,结果自己得了感冒,还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够登堂入室?
二,培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强调死记硬背。
中医学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诵大量的内容,而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体会是中医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远远不如法律,外语等专业。
很多内容,理解以后就会记得,而没有理解,记来何用?当然,理解也是分层次来的,先浅后深,先一般后特殊。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一个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学,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关键是能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善莫大焉。
我记得当年背了好几百个处方,但是临床根本不怎么用,现在还能背的处方不会超过50个吧,也没有临床开不出方的情况,呵呵。
学习方剂的问题,我以后会单独论述。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一个临床医生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处方。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一方融会可变数方,一法学透可变数法。
很多老医生喜欢炫耀自己当年是如何过目不忘,博闻强记。先大量的背诵,以后慢慢理解,对于幼儿学医,这个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记忆力差,理解力强,就不应该这样学。何况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临床水平真心不怎么样,可惜了背书受的那些罪哟。
传统的学习方法,打杂三年,抓药三年,抄方三年,动不动十几年以上才可以出师。真正学医的时间并不多,这些规矩里面,包含着对学徒劳动力的残酷盘剥。
而我以为,一个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人,中等资质,学习条件和方法合适,三年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这是我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至于执业医师考试,我指导的几个学生都能超分数线近一百分过关。也可以证明这一套方法对付应试教育还是同样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学中医。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医学体系以后,再去研究各家学术
对前辈的经验,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以临床疗效来验证。
凡是科学的体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逻辑,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这是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基础,无法分辨是非,轻易转进中医各家学术的嘴仗里,除了更糊涂,没有别的收获。
我常常说看一个人学医的水平,看看他买了些什么书,可以得知_,也是这个意思。
中医文化心得2
我是学中医出身的,如果你是想进医院,拿医师资格证,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话不防自考去实现,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对自考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如果你是为了兴趣,并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话,我可以推荐几本书你看: 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必看的,这是基础,是你踏入中医殿堂的铺垫。
必须认真的掌握。 其次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是临床基础,也是必看的。中医基础血扎实了,学这些可以比较轻松,尤其是诊断。学中医其实就像走路,一条道,分几条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会发现任何一条岔路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地。 再次就是中医的各个临床应用的了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针灸学》很有用的,就算给自己保健也是不错的。
最后如果想拓展,学习古代的中医专著则《医古文》要看,前人的精华太多了,如:《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丹溪心法》《景岳全书》《脾胃论》等都可以看的。
中医文化心得3
一、学好中医,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我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先父薛培基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随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侍诊四年。父亲毕生致力于血液病、妇科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尽管在动乱年代,被谴返故里,限制诊病,但因其方简价廉、效果显著,德高望重之医名仍誉满乡里。由于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起初教我习诵易于记忆的歌诀式启蒙书,如《雷公药性赋》、《四言举要》、《医宗金鉴心法要决》等。继之给我讲授《傅青主女科》、《血证论》等中医名著。因年少好学,从小奠定了学习中医的童子功。
初中毕业后,适逢十年动乱,我报考中医院校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学医之志并未消沉,几经周折,终于有幸拜在父亲师兄---现代著名中医学专家祝谌予老师门下。祝师告诉我:“要想学好中医,提高疗效,必须系统学好中西医基础理论。”因当时处在非常时期,祝师只能指导学习中医学院教材,不能系统讲授,我以自学为主。对疑惑之处,祝师集中解难,因此培养了我自学的能力。经过三年时间,我学完了中医学院中医系的全部教材。同时在祝师的指导下,我先后通过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赤水玄珠》、《张氏医通》、《医林改错》等历代名著。由于我勤奋好学,理论联系临床,学用结合,因此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二、临床侍诊,是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捷径。
祝师常教导吾辈,认认真真随师侍诊抄方,才是学好中医临床技能的最佳途径。我白天在门诊侍诊于老师,抄写医案、医方,每日接诊数十人。每周三、六晚上老师在家义务门诊,我亦侍诊于侧。寒暑十余载,风雪未辍。在祝师亲自教诲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侍诊之余,整理脉案,阅览方书,并把老师所诊病历,按病、按方、按证分别归类,并查阅相应的文献做笔记,加按语。对老师临证灵感,询问于师,录之于册。日久天长,积累老师活的经验甚多。为求貌似,还常套用老师方法治疗疾病,把自已的体会也记录下来,加以对照。找出差距,如此反复验证,从中省悟老师的学术经验。进而探求神似真谛。
三、广泛搜求,多师临证,才能掌握老师学术全貌。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在祝师倡导下,由我组织成立了“顺义县国医医院”,聘请了北京四大名医传人和首都著名中西专家轮流应诊。先后应诊的有:祝谌予、李介鸣、刘渡舟、董德懋、翟济生、薛培基、赵绍琴、李鼎铭、屠金城、刘贵权、张秀琴、施如瑜、施小墨、肖承悰、陈文俊等中西医名家。此时我能有幸跟随这些前辈轮流侍诊,聆听教诲。老师们在看病时常中西理论有机结合给予讲释,有声有色,使我学之兴趣甚浓,受益良多。
因祝师、家父同受施门教育,受此影响,我自然形成了一个收集师门医案、医方、医论、遗文、遗墨之兴趣,为求全面,面陈老师,提出请施门前辈成立施老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议。恩师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由祝师组织施派在京传人共同发起成立“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由我任中心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时代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为使传统的医学得到科学的印证,以祝谌予老师为首的施门传人均以自己的专长在顺义国医院开设专科门诊,设立门诊大病历,真实的记录诊疗过程。现已收存文字大病历78000余例,声像病历54000余例,验方百余首,讲稿六十余篇,医论、医话上百篇,名医手迹近千余篇。使老师活的经验永世相传,造福桑梓。在祝师“我们利用10年时间,将已掌握的验方进行科学实验,精简药味,改变剂型,将其有效验者推向社会。”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将病历中有效验案所用之方药系统分类,利用科学的制做方法把中药传统汤剂改成诸如冲剂、胶囊、口服液、片剂等现代剂型。对其中屡试屡验之方设立对照组进行观察,将疗效确切之品种加以收藏,以备同有志于中医药之士共同开发。经过从师、临床三十余载,我对中医学术产生深厚的感情,并大受其益,渐入精深博大的祖国医学之殿堂。
四、学习老师经验,必须多临床实践,才能深有体会。
古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说法。我每周应诊四天,每日接诊四、五十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西医结合,牢记“辩证施治”为祝师一贯所倡导。在老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我认为要想在某一专科有所突破,就要博采诸家,择其精要。治病医路要宽,不要认为自己是某病专家,对其它疾病不予研究。因为在临床有些病不可孤立存在,譬如糖尿病常可见到心、脑、肾、男性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如若一味只对糖尿病下功夫而忽略疾病的群体性,往往会出现因治疗方法少而不能应对临床复杂情况。因此我在看病时,内、外、妇、儿无不涉猎,常采用中西两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茯益良多。
祝谌予老师以中西医结合精深造诣和一张处方常具有中西医理论有机融合之特色而享誉医林。我得益前辈绳墨。加之我对针炙疗法的喜爱,常常针药双施。急则施针,缓则用药,以其即刻疗效形成了我独特的针药方证对应法,而响誉于众多患者。我以行针取穴少,痛苦小为一贯追求。如一例急性肠炎患者,病十余日高烧不退,体温持续38.9度至40度之间。中西医屡试退热消炎诸法不应,日泻十数次,小便甚少且黄,我予针刺外关和委中放血,15分钟后患者体温降至37.2度,排出大量黄色小便而渐安宁,遂以中药三根五苓散三剂而痊愈。我在临床实践中,有个重要体会,就是将老师经验和读书、看病时突发的灵感和体会随时记录,集腋成裘,就为编写读书和临证体会与同道交流,以资提高。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深感中医学术精深博大,学无止境。
五、集诸家之长,创自己之路。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确是至理名言。先贤越人随风适俗,博求多采,医路甚宽,世代传为佳话;孙思邈凡有“一事长于已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叶天士虚怀若谷,凡易十七师,以至成为妇孺皆知的大家;名医施今墨尝云:“中西医应互相学习,使其融会贯通。”吾师祝谌予常教导我辈:“博采众方就是对他人好的经验和杂志所载有价值的文章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和验证,对其确有效验者,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我曾有幸跟随著名中医刘渡舟侍诊,刘老精湛而独至的医术使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迪。例如,我对刘老用五苓散治疗一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甚佳颇为不解,遂询之,经刘老讲释后顿悟。刘老看我态度诚恳,曾多次赠方于我。
因我对针炙极有兴趣,经祝师介绍,曾得到著名针炙专家胡荫培、王乐亭二位老师指教。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提高,使我饱尝其中乐趣。发扬祖国医学任重道远,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中西结合,针药双修是我毕生为之的道路。
中医文化心得4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
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文化心得5
父亲毕生致力于血液病、妇科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尽管在动乱年代,被谴返故里,限制诊病,但因其方简价廉、效果显著,德高望重之医名仍誉满乡里。由于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起初教我习诵易于记忆的歌诀式启蒙书,如《雷公药性赋》、《四言举要》、《医宗金鉴心法要决》等。继之给我讲授《傅青主女科》、《血证论》等中医名著。因年少好学,从小奠定了学习中医的童子功。
初中毕业后,适逢十年动乱,我报考中医院校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学医之志并未消沉,几经周折,终于有幸拜在父亲师兄---现代著名中医学专家祝谌予老师门下。祝师告诉我:“要想学好中医,提高疗效,必须系统学好中西医基础理论。”因当时处在非常时期,祝师只能指导学习中医学院教材,不能系统讲授,我以自学为主。对疑惑之处,祝师集中解难,因此培养了我自学的能力。经过三年时间,我学完了中医学院中医系的全部教材。同时在祝师的指导下,我先后通过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赤水玄珠》、《张氏医通》、《医林改错》等历代名著。由于我勤奋好学,理论联系临床,学用结合,因此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二、临床侍诊,是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捷径。
祝师常教导吾辈,认认真真随师侍诊抄方,才是学好中医临床技能的最佳途径。我白天在门诊侍诊于老师,抄写医案、医方,每日接诊数十人。每周三、六晚上老师在家义务门诊,我亦侍诊于侧。寒暑十余载,风雪未辍。在祝师亲自教诲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侍诊之余,整理脉案,阅览方书,并把老师所诊病历,按病、按方、按证分别归类,并查阅相应的文献做笔记,加按语。对老师临证灵感,询问于师,录之于册。日久天长,积累老师活的经验甚多。为求貌似,还常套用老师方法治疗疾病,把自已的体会也记录下来,加以对照。找出差距,如此反复验证,从中省悟老师的学术经验。进而探求神似真谛。
三、广泛搜求,多师临证,才能掌握老师学术全貌。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在祝师倡导下,由我组织成立了“顺义县国医医院”,聘请了北京四大名医传人和首都著名中西专家轮流应诊。先后应诊的有:祝谌予、李介鸣、刘渡舟、董德懋、翟济生、薛培基、赵绍琴、李鼎铭、屠金城、刘贵权、张秀琴、施如瑜、施小墨、肖承悰、陈文俊等中西医名家。此时我能有幸跟随这些前辈轮流侍诊,聆听教诲。老师们在看病时常中西理论有机结合给予讲释,有声有色,使我学之兴趣甚浓,受益良多。
因祝师、家父同受施门教育,受此影响,我自然形成了一个收集师门医案、医方、医论、遗文、遗墨之兴趣,为求全面,面陈老师,提出请施门前辈成立施老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议。恩师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由祝师组织施派在京传人共同发起成立“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由我任中心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时代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为使传统的医学得到科学的印证,以祝谌予老师为首的施门传人均以自己的专长在顺义国医院开设专科门诊,设立门诊大病历,真实的记录诊疗过程。现已收存文字大病历78000余例,声像病历54000余例,验方百余首,讲稿六十余篇,医论、医话上百篇,名医手迹近千余篇。使老师活的经验永世相传,造福桑梓。在祝师“我们利用10年时间,将已掌握的验方进行科学实验,精简药味,改变剂型,将其有效验者推向社会。”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将病历中有效验案所用之方药系统分类,利用科学的制做方法把中药传统汤剂改成诸如冲剂、胶囊、口服液、片剂等现代剂型。对其中屡试屡验之方设立对照组进行观察,将疗效确切之品种加以收藏,以备同有志于中医药之士共同开发。经过从师、临床三十余载,我对中医学术产生深厚的感情,并大受其益,渐入精深博大的祖国医学之殿堂。
四、学习老师经验,必须多临床实践,才能深有体会。
古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说法。我每周应诊四天,每日接诊四、五十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西医结合,牢记“辩证施治”为祝师一贯所倡导。在老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我认为要想在某一专科有所突破,就要博采诸家,择其精要。治病医路要宽,不要认为自己是某病专家,对其它疾病不予研究。因为在临床有些病不可孤立存在,譬如糖尿病常可见到心、脑、肾、男性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如若一味只对糖尿病下功夫而忽略疾病的群体性,往往会出现因治疗方法少而不能应对临床复杂情况。因此我在看病时,内、外、妇、儿无不涉猎,常采用中西两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茯益良多。
祝谌予老师以中西医结合精深造诣和一张处方常具有中西医理论有机融合之特色而享誉医林。我得益前辈绳墨。加之我对针炙疗法的喜爱,常常针药双施。急则施针,缓则用药,以其即刻疗效形成了我独特的针药方证对应法,而响誉于众多患者。我以行针取穴少,痛苦小为一贯追求。如一例急性肠炎患者,病十余日高烧不退,体温持续38.9度至40度之间。中西医屡试退热消炎诸法不应,日泻十数次,小便甚少且黄,我予针刺外关和委中放血,15分钟后患者体温降至37.2度,排出大量黄色小便而渐安宁,遂以中药三根五苓散三剂而痊愈。我在临床实践中,有个重要体会,就是将老师经验和读书、看病时突发的灵感和体会随时记录,集腋成裘,就为编写读书和临证体会与同道交流,以资提高。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深感中医学术精深博大,学无止境。
五、集诸家之长,创自己之路。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确是至理名言。先贤越人随风适俗,博求多采,医路甚宽,世代传为佳话;孙思邈凡有“一事长于已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叶天士虚怀若谷,凡易十七师,以至成为妇孺皆知的大家;名医施今墨尝云:“中西医应互相学习,使其融会贯通。”吾师祝谌予常教导我辈:“博采众方就是对他人好的经验和杂志所载有价值的文章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和验证,对其确有效验者,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我曾有幸跟随著名中医刘渡舟侍诊,刘老精湛而独至的医术使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迪。例如,我对刘老用五苓散治疗一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甚佳颇为不解,遂询之,经刘老讲释后顿悟。刘老看我态度诚恳,曾多次赠方于我。
因我对针炙极有兴趣,经祝师介绍,曾得到著名针炙专家胡荫培、王乐亭二位老师指教。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提高,使我饱尝其中乐趣。发扬祖国医学任重道远,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中西结合,针药双修是我毕生为之的道路。
中医文化心得范文相关文章:
★ 中医实习个人总结
★ 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