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5篇
推荐文章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5篇
今天,我们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是为了不忘红色历史、砥砺初心使命,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扛牢为民服务担当,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一
“半条被子”映“初心”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晚上她们拿出仅有的一条被子与大娘合盖,临走时剪下一半帮她度过难熬的冬日。时隔80多年的红色故事仍历久弥新,映照心田,催人奋进。
“半条被子”映初心,牢记宗旨为人民。“半条被子”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分给老百姓的人,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贯之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践行为民初心,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新生活。
“半条被子”显责任,弘扬无畏担使命。“半条被子”的背后是红军女战士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大无畏精神。红军正是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大无畏精神,战胜“雪山草地”“娄山关”“腊子口”,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当前,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有许多“深水区”“硬骨头”需要跨越,还有许多“雷区”“险滩”需要征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化危为机、危中寻机,以大无畏的姿态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努力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共克时艰、战胜挑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成现实。
“半条被子”示规矩,心存敬畏守纪律。“半条被子”背后彰显3名女红军严守纪律、恪守规矩,“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己所能回馈于民,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纪律观念,淬炼规矩意识,无论职务大小,都是人民公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虚心向人民请教,吸取人民智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始终做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清白做人、扎实做事,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二
“半条被子”润“心田”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身处绝境、生命攸关之时,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鉴往知来,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细品“半条被子”故事中蕴含的深意,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姿态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
“半条被子”映初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半条被子”的故事闪耀着党的光辉,展现了3名女红军“生的希望送给群众,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为民情怀。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从思想灵魂深处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拔亮心中的“明灯”,不动摇、不质疑。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脉相通,坚持人民至上,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落脚点,解决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半条被子”显担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3名女红军在“饥寒交迫、生死考验”的危难时刻,心甘情愿与老百姓“分半条被子”,是共产党人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细品“半条被子”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就能跨过一道又一道沟,迈过一道又一道坎,征服新长征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解决好人民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永葆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激情和献身精神。
“半条被子”示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意识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基本素质。“半条被子”背后彰显3名女红军严守纪律、恪守规矩,“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己所能回馈于民。“权轻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应认清形势,对标对表革命老前辈,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纪律观念,淬炼规矩意识,无论职务大小,都是人民公仆,都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虚心向人民请教,吸取人民智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始终做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清白做人、扎实做事、坦荡为官。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坚守初心、持续滋养初心、笃实践行初心,依靠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辉煌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根基。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三
以实干让“半条被子”精神代代相传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就在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述了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关于“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更传承着磅礴的精神力量。
“半条被子”的故事记录着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珍贵红色历史。“半条被子”的故事折射出的是我们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而故事的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半条被子”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代人去保护和传承。我们欣喜地看到,从2017年开始,郴州当地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题建成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并于2019年底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10万人次,成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也让“半条被子”的精神能更好地代代相传。
“半条被子”精神蕴含党与人民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就要践行好初心和使命,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完成好服务人民的历史使命。我们见证了在重症监护室的战疫火线,在抗洪救灾的巨浪前,在脱贫攻坚的深山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扛起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书写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壮丽篇章——这都是对“半条被子”精神最好的传承与诠释。
“半条被子”精神需要在为人民服务和担当作为的实干中,代代相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传承好“半条被子”精神,践行“鱼水情深”路线,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同时更要把对“半条被子”精神的传承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在爱岗敬业中,在恪尽职守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做到从人民利益出发,敢于担当作为,立足自身岗位,通过实打实的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久久为功,才能以实际行动弘扬好“半条被子”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好自己的力量。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四
“半条被子”永流传 坚持为党为人民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带着广大党员干部重温红军在汝城时留下的“军爱民、民拥军”的红色历史。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发扬“半条被子”精神,奋勇向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艰苦奋斗,让“半条被子”引领党员干部不断奋进。在昔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三位女战士将仅有的一条棉被一分为二,送给人民。今天,我们虽然过上了较为宽裕的物质生活,但仍然不能忘却红色历史,要时刻铭记为民初心,并不断从中汲取前行动力。疫情期间,千万名挺身而出的党员医生与病毒狭路相逢、生死相搏、短兵相接,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还有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或坚持不懈地走访排查、体温测量,或没日没夜地值班执勤、转运收治。面对新长征路上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勇于担当。
心系人民,让“半条被子”带给人民群众温暖幸福。“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深读“半条被子”的故事,时刻把人民装在自己心中。要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把“六稳”工作扎实做好,将“六保”任务全面落实,把为民初心转化为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具体行动。我们应当做到权力用于民、感情系于民、行动忠于民、工作利于民,办好群众的“急”,解决群众的“难”,疏导群众的“愁”,实现群众的“盼”,真正将人民群众记在心里,给人民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幸福。
廉洁修身,让“半条被子”将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结。三名女红军严守纪律、恪守规矩,“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己所能回馈于民。所以,我们党员干部应时刻注重廉洁修身,对标对表革命老前辈,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坚定信念,自觉守规,规范言行。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纪律上的规矩人、党性上的明白人、组织上的放心人,让广大群众信得过,从而不断巩固我党与广大群众的联系纽带。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半条被子”启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刻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角色本质,发扬“半条被子”精神,把党和人民铭记在心,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工作各个方面,坚持为民本质,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坦坦荡荡为人民服务。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心得1000字范文五
“半条被子”捂热了民心
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16日下午,习近平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察看村容村貌,同村民亲切交谈。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习近平对乡亲们说,“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正因为有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
1934年11月,3名女红军路过沙洲村,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她们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半条被子”的故事正是人民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缩影。从当年接过红军“半条被子”,到如今整村脱贫走上“幸福路子”,沙洲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照出我们党近百年来不变的初心。总书记此行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既是不忘红色历史,也是汲取奋进动力,更折射出一个大国大党领袖对于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人民至上的情怀。
“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党群血肉相融、军民鱼水情深”的印证,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生动注脚。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中国在抗疫斗争中,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病患,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与“半条被子”的故事一脉相承。
“半条被子”,它不仅捂热了民心,更启迪我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既铭刻着党为民族谋复兴的赤子初心,又折射出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使命,犹如一束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遥想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如今,这个故事穿越历史的时空长廊,依然能够照进当代人的心里。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回顾红军长征的艰苦、体会红军与百姓的血肉联系,能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赢得了民心,获得了胜利。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进入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在光阴荏苒中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始终不变,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深厚情感代代相传。回顾“半条被子”故事里的那份初心,感悟革命事业的崇高与神圣,就能更深切体会到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我们党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血肉联系,时刻牢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方能让初心和使命成为新时代、新奋斗、新作为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