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推荐文章
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1)
通过这几次活动让我受益良多,给我以后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就拿最基础的上课来说,不管老师讲的如何,上课对你而言肯定是有好处的,很多老师还是讲的不错的,比起自己钻研课本,从老师那里获取间接经验肯定会快一些。可能有时你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能听到一句有用的有启发的,就不愧对那些浪费的时间。
再说,上课对自己最起码还有一个激励作用的,所以哪怕是去教师睡觉也必在寝室睡觉好得多,说不定你在梦中也会听到那关键的一句话。除了上课我参加的学术活动并不多,唯一的一次会议,但是当时研一的我对神经网络可以说还一窍不通(当然,现在也差不多),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且是全英文的,听力不是很好的我,只能象看戏一样的参加了会议,领上会议资料,然后游览了一下风景名胜就圆满完成了学术活动的任务,没想到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成了最后一次。
再往后数,顶多也就是在院里的会议室听的几个讲座,当然我一直不感冒,所以也不是很积极,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唯一去的一次还遭遇了主讲人的“堵车”(当然这是他给出的解释),足足晚了有1,2个小时。
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学术活动了。
当然,我的硕士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电子商务网站在快递企业竞争力提升中的分析研究的开发上,当然收获不小,其中的一些已经总结到了本版我的《做研究之我见》中。毕竟社会实践是科研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我们的科研成果。在实践中,不但可以检验理论正确性,体现理论价值,还可以提高我们与人沟通、团队协作、学习、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日后踏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积累少许的经验。
个人觉得交流和团队协作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容忍别人的短处,时时有着一颗包容心和责任心。学习和动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排除杂念,静下心来,投入进去做事。
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2)
4月15日——4月17日我有幸到**市参加了********学术年会,内心久久平静,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下笔。静静地疏理了的思绪之后,我想从几谈谈这次参加年会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对“高效课堂”的再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实践,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仔细审视现在的教育,了不的因素,如课件的滥用,教师在课堂上大秀的风采,把学生冷在一旁,要么放大耙子,让学生没摸着头脑就一人专研等情况。
用“金玉其外,败絮”来形容当下的课堂教学一点不为过。于是掀起了“高效课堂”的热潮,“高效课堂”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短语——“高效”和“课堂”,关键词在于“高效”。“高效”应该包含学生的高效和教师的高效。
所谓“高效课堂”用尽少的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真正的高效课堂究竟是呢?是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力争课堂上60的学生80的课堂教学内容。这是所有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而课堂学生上课像逛超市,学生有、有方法的预习后,也不用一节课端坐在课桌上仅仅听老师讲课;可以站着可以坐着,也可以围在一起;挥教鞭的主角变成了学生,同学讲完,同学可以给出评价,不同的意见。
这是李炳亭为倡导的全新的高效课堂。而且他还给了“五步、三查”模式,按他说的只要是模式教学,每位老师的课堂都将是高效课堂。当然教师在的点拨、、作用也必不可少,才能学生原有知识的提升。“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教室即成长”等新的新教育观念,意义很强。
他为高效课堂了要的标准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高效课堂要形似,更要神似。高效课堂让学生“先学后教”。“教者”变成“学者”,即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他鼓励教师要勇于放手,放手对学生“放生”。
在我看来,高效课堂教育者的理想与追求,是理想的教学形态,紧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点,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若课堂是超市,学生就会都得,只要学生被激活,一切皆有。
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师生共成长
把教师比作荷花,那学生荷叶,荷叶更绿才能衬托出荷花的娇艳。在本次活动中,我一共聆听了十六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可以说是一场视听盛宴,在盛宴中我“大饱口福”。自我改行教数学,我一直都在思考数学课怎么上?为我班的学生班做得好?我努力地在找寻答案。
这次听课,我的认识。次听课活动中,我尤为关注教师的课堂引入过程,如在教授《有趣的算式》时,教师是以孙悟空取经的故事导入;在教授《面积和面积》时,教师是以游戏导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授《()的汉诺塔》时,教师直接以问题的引入;而在教授《鸡兔同笼》时,教师是以典故引入等等。
每节课都有亮点。教师的课件制作无可挑剔,的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云南一位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特征》时,课件展示画三角形的高的方法,让我认识到了课件的强大功能。赞叹于教师极高的教学之余,也让我思考数学课其实也可以百花齐放。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上法。关键是看选择哪种来上,是像平时那样,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迷迷糊糊地听,主题的不同设置多样的课。
回想的教育教学,生怕孩子不会这不会那,总是一股脑的把所有知识都塞给学生,这次学习,我感觉原来教育竟可以是,学生学习所的知识才是属于学生的。任何知识的传授都以学生愿学,乐学为前提。只要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课,好课,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举头望明月——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
平日里我总是整天埋头教书,却忘了抬头看路,熟不知还有一大批教育者或教育的人仍旧条路上践行着、者。参加这次活动我认识了李炳亭,在论坛中他的精彩点评引起了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是他讲解语言的幽默风趣,和对当下课堂教学的犀利批判,更多的是感动于他对孩子的那份朴素简单却无比厚重的爱。李炳亭有经典的话语,例如:
1、学习是一件私人化的事件,是在经历中体验。
2、学生,在学中生。
3、课堂教学的资源是学生。
4、课改放生。
5、自学是让孩子在学校不掉队的最好的方法。
6、学习是?学习玩游戏。
教学中我总是默默地在思考问题,却好像永远找答案,参加了这次活动,才恍然大悟,专家不就在身边吗?我刻意到李炳亭的博客里看了看,还看到了他写的《高效课堂22条》,他的理论都让我震撼不已。我很后悔怎么才知道原来还有个李炳亭,我反思为我只会用电脑聊天购物,原来还可以和朱永新的大家直接对话。真感觉是只井底之蛙。
总之,此次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即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展现此次年会活动的全貌。学习,我认识到,一名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从儿童,才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采纳各位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改进的教学方法,力争使做的,做一名孩子喜爱的教师是我的毕生追求。
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3)
10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马志明院士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作了题为《我们与数学强国的差距—关于我国数学发展的点滴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马院士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快速进步,以及我国与数学强国的差距。
马院士认为通过我国老一辈数学家们为中国数学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国家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大量投入以及中国数学界的团结和不懈努力,中国数学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正在走向世界。
马院士曾担任过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这一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中国数学的成长和变化。他谈到现在的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上都有中国数学家(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声音,在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杂志上都有中国数学家的文章,中国数学家在国际上出版了许多学术专著,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定理和方法也已越来越多,不少中国数学家被邀请在国际学术刊物担任编委,在国际学术组织里担任职务等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中国数学和数学家们在国外数学界正被广泛承认和认可。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马院士还分析了我国与数学强国的差距。特别强调了我国缺乏引领国际数学研究的强有力的学术领军人物,缺乏大师级数学家,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派在国际上影响力还不是很强。同时,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国内的学术氛围出现了太多的浮躁,研究太急功近利。
他希望同学们看到成绩和不足后,努力学习知识,客服不利因素潜心研究,为我国早日成为数学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听取了马院士的报告后,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通过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通过中国数学所取得成绩与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得到别人的认可;
2、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学术基础,才能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真正的成绩。在今后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应该拒绝浮躁,营造良好的数学氛围;
3、继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传统。潜心研究,力争做出专业领域内前沿的成果。
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4)
昨天下午,我校领导组织了我校的全体教师在滕州剧院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魏老师用他那朴实的话语、大量而生动感人的实例,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他言辞恳切,入情入理,朴实的语言中闪烁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独特而又富有哲理。
听了魏书生的报告后,我深深地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着,被他积极乐观的处世工作态度感染着。
一、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魏书生的报告,总是将深刻的哲理,甚至苦闷的话题用流畅、幽默而又富有抒情的话语形象的表述出来,其语言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他用真情厚意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让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他使听者为之激动。
为什么被别人视作艰辛工作的教育在他眼里和心里竟然是那样的亲切和欢欣?这都出自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真挚的厚爱。他的思想不是超然无踪缥缈的,而是真实质朴的,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状况,根植于我们的教师的需求,根植于广大学子的心灵。因为,他总是把走向学校当作一种精神享受,把认真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人生享受,把一切不如意之事之人当作体验生活的一种愉悦享受。
他时时享受,处处享受。用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凡人凡事,一切都在于“道法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我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秘诀,叫做“松、静、匀、乐”。“松”即身体放松;“静”即心灵平静;“匀”即呼吸匀称;“乐”即情绪欢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记住四字秘诀,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在紧张激烈的人际中坚守住心灵的宁静,坚守住快乐的心灵之道。
他认为,快乐可以外取,也可以内求。只有时时做到以静制动,快乐才可能随你而来!因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开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阴影,必定是阳光。
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对待工作。
在他的报告中我最欣赏的有两句话: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对自己说得算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想得深,干得实,人要好好活着。对自己说得不算的事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想得开,轻轻放下”。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生在世,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要静下心来,认准目标,不怕困难,乐观地生活。要怀着感恩的心,用“享受”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有一颗快乐的心,将身体放轻松,才能做好事,会生活.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多一份对孩子们的爱心、耐心、热心和诚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走近赏识教育真正的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的享受学习!
摘了几句魏老师的原话和大家共勉:
1.“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2.守住心灵的宁静,守住自己快乐的阵地
3. 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委能做的,班主任不做
参加学术活动的心得体会(5)
最近几天学术活动比较频繁,社会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讲座不断,法学院又举办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论文发布会,发布会上不仅可以看到同学和师长报告论文而且有各位一流刊物的编审给予精彩的点评,几天下来收获良多,于是要将这种感受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味。
一、董平教授讲座:“儒家的反思与心灵秩序的重建”
昨天得到消息,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第二期学术大讲堂活动邀请了浙江大学的董平教授来进行一场“儒家的反思与心灵秩序的重建”的讲座。我得到消息立即和几个同学一起赶往独墅湖去旁听董平教授的演讲。由于,当天晚上回来的比较晚,而且第二天我还要在论文发布会上介绍自己的论文,回到宿舍后连夜写第二天的讲稿,因此没有及时整理讲座的心得,现在补上。由于隔了一天,有些感受已经没有当天印象深刻,只能记下一两点对自己最有启发意义的内容。
关于仁
孔子书中多次论仁,大概统计了一下,孔子书中有六十节的内容谈到了仁,过去我们在解释孔子之仁的时候往往会引用“樊迟问仁”一节,孔子在那一节中简单地回答了:“仁者,爱人也。”或者引用“子贡问仁”的一节,孔子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实话,我过去理解仁的时候,也往往将其看成是“爱人也”,并且将儒家的仁进一步理解为一种等差之爱,甚至狭隘的理解儒家的爱是亲疏有别的,父子、夫妇、兄弟之爱与乡里、路人之爱是不能等同的。而在讲座中,董平教授指出了这种理解的片面之处。董平教授说,孔子的论语是一部对话作品,每一段对话都有其具体语境的意义,脱离了语境,这一段文字或许就不具有原本的意义。
樊迟与子贡问仁,孔子之所以有不同回答,是因为两位弟子的个性与品格各有不同,樊迟对于父母的三年怀抱之恩不加以回报并且感到心安,可见其不知爱人,因此孔子教诲他仁者爱人的道理。而子贡则比较意气风发,难免强人从己,因此孔子告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么,既然如此,孔子的哲学似乎就是只言片语而不成体系,似乎和黑格尔讥讽的一样了,《论语》不过是人生格言的大拼凑。其实不然,孔子思想自有其一以贯之之道,是一门成体系的哲学。董平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仁,董平教授认为反思在儒家思想中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见不贤,思自省”和“反求诸己”都是反思的重要方法,孟子也曾经说过“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所谓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忠恕。忠者,正心也,也即合乎内心之仁的反思过程。而恕,也就是关于仁的实践方式,是一种个体的经验的思考。所谓恕,也是儒家的推己及人的过程,儒家的整个政治哲学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外推的基础之上,孟子将之称之为推恩。
二、论文发布会的感受
简单记一些论文发布会的收获和心得。
1、选题很重要,一位老师点评的时候指出:今天获得比较好的分数的文章都是选题比较有新意的。另外一位老师也说:一个好的题目就成功了一半,即便内容结构有所不足,都是可以弥补的,但是如果选题出现了偏差,则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2、材料很重要,很多同学被老师批评的原因都是材料,尽量要引用第一手资料,没有一定的一手材料是不能动手写文章的。论证一个观点一定要有相应的材料支持。
3、法史学的研究尤要扎扎实实的读材料,用功的写文章,尤其考验自己的耐心,学姐的文章获得了老师的一致表扬,虽然我没读到学姐的文章,但是从老师的点评中可以看到,扎实的写作和踏实的研究作风是最为需要的,这是我过去所缺乏的。
4、要有自己的观点,有老师批评一位同学的观点时说:片面的深刻比全面的平庸好,片面的深刻或许有偏颇,但只要论证充分都可以自圆其说,然而如果没有观点或者观点不鲜明则是很严重的问题。
5、格式问题:摘要是一篇独立的小文章,不可出现“本文认为”之类的字样,重要的是要把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提炼。关键词不是对文章标题的分割,而是文章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注释要统一,严谨。引证要广泛,尽量引证第一手资料,尽量引证经典著作和有分量的论文。引证学者的观点时一般直接称“有学者认为”即可,不必指名道姓(这一点过去没注意,今天却有不止一个编审老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