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0篇(3)
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八
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9月16日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军过境汝城时“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
“半条被子”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来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休整,卫生部、后勤部就驻扎在沙洲村。在老乡徐解秀家门外就寄宿着3名女红军战士。不忍心看到战士们忍饥挨冻,她硬是把她们拽进家里住了起来。其实她家里的条件也是惨不忍睹的,缺衣少食,床上只有一条烂棉絮。几天后临分别时,女红军战士们决定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她。但老乡哪里肯收呢?于是,女红军战士们拿来一把剪刀,剪下一半硬塞给了她。并且跟她说,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她,再送给她一条新被子。
这个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和报道。当年还曾发起过寻找3名女红军下落的行动。遗憾的是,直到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依然没有找到三名女红军的消息。去世前,她还反复叮嘱儿孙:“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因为共产党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你一半的好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4年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专门讲过这个故事。他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这一次来湖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一个考察点就是沙洲村,而且首先看的就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从专题陈列馆到徐解秀后人朱小红家,总书记一路行来,一路感叹。是的,“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且建党近百年我们始终不渝不忘,老百姓才把共产党看成是自家的党,正因为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党才有了光荣历程、辉煌事业,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
是啊,“半条被子”传美谈,一个道理入人心。
看大势,更要看小处。“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事物的小处能照见真实,真理通常都蕴藏在简单之中。“半条被子”式的故事,事件虽小,但意义非凡。党的革命史上,类似的小故事不胜枚举。江西于都,当年中央红军出发时,为了在水深浪急的于都河上架设浮桥,当地群众拆下了自家的门板、床板送上前来,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也送来了。如今,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当年搭浮桥用的门板。71年前,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役即将在长江边展开。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仅半个月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征集到1万余只船,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如今,渡江战役纪念馆里,还保留着当年的渡船。今天,从“民生无小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始终坚持“大处着眼,小处落墨”。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言出必行”“行胜于言”。一个政党、一名干部到底是不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他口头说了不算,必须要看他的实际行动。纵观历史、放眼世界,政党多如牛毛。如果仅从他们提出的纲领、口号来看,能给人美好想象的有很多。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能兑现诺言的有几个?而我们党却始终是言行一致、一以贯之的。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今天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要求一个也不能少!至于干部,我们要求干部就是要干字当头。对于那种只会说漂亮话却从不肯扑下身子实干也即“说得比唱得好听”式干部,组织和老百姓都是深恶痛绝的。今天,考核一级党委政府、考察任用一名干部,我们始终坚持看实际品行、实际能力、实际作为、实际业绩。
察一时,更要看一世。“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个政党、一名干部到底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时做到了还不行,必须要一贯地做到。历史上,许多革命起初都是为了反对统治阶级的暴政,为人民群众谋解放、谋利益的。但革着革着就走了形、变了味。太平天国运动如此,国民革命也如此。现实中,一些干部起初也是好干部,脚踏实地、呕心沥血地干出了一番实绩。但干着干着就变了初心、忘了使命。甚至开始践踏人民利益,最终沦为阶下囚,被钉上耻辱柱。整党整风,拨乱反正,我们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和斗争武器,不断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朝着理想彼岸靠近。看吧,“半条被子”的故事,从沙洲到陕北,从长征到抗战,从革命到建设,现在又从脱贫攻坚延续到乡村振兴,也必将从全面小康延续到建设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中。
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九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这半条被子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感人至深又涤荡心灵的故事,红军长征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前,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老人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共产党人根植于灵魂的信条,那就是人民至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每位共产党人庄严的承诺与毕生的追求。大道至简,党员干部应细细品味这“半条被子”中所蕴含的朴素哲理,将它“盖”在身上,“裹”在心头,相伴一生。
盖“半条被子”,砥砺党性修养。三名红军女战士剪下“半条被子”留给老百姓,简单的行动背后呈现出的是共产党员高尚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开篇明义,将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党员的入党誓词更是明确阐述了个人党性修养的表现形式与实现途径。共产党员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筑牢党性根基,才能永葆党和人民的血脉联系,才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持续推动党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党员干部们要始终坚持将党性修养融入血脉中、刻进骨子里,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以党性修养为内生动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升。
盖“半条被子”,涵养为民情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简简单单的“半条被子”,但这却是当时她们能够为人民做的最大努力,微小的举动折射出伟大的为民情怀。为民情怀,是党执政兴国的政治根基,只有涵养为民情怀,才能把握改革发展的“方向盘”,掌握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获得永葆青春的“不老方”。共产党员要培养为民情怀,应做到民之所向即吾之所往,把个人理想汇聚到社会理想当中,将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要常怀赶考心态,时代为考卷,人民为考官,以日常工作为“平时测”,以“五年规划”为“期末考”、以“百年目标”为“年级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毕业考”,孜孜不倦,埋头苦干,为百姓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盖“半条被子”,践行奉献精神。革命先辈们用半条被子诠释了长征路上的奉献精神,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看哪里?看扶贫干部那一双双粗糙的手,看医护人员那一件件湿透的防护服,看堤坝上那一个个翠绿的身影,看党政办公室那一盏盏明亮的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王继才孤守海外的奉献换来了32年岛平国安,杨善洲退而不休的奉献换来了6万亩荒山披上绿装,黄旭华隐姓埋名的奉献换来了中国核潜艇事业高速发展……正是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托举起了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共产党人应继承并发扬他们的意志,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十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在“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内,同大家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军民相拥,浓浓鱼水情的感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时刻铭记“半条被子的温暖”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坚定责任担当,让“半条被子”的初心永留心中,让红色的革命精神永远流淌。
记住“半条被子”,坚持为民本色。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坚持为民本色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半条被子”的故事展现了红军在艰苦之际依然坚持为民情怀,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共产党员应该牢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坎“唠唠家常”,用心用情解决人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用“以民为本”的初心拔掉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钉子”,占领一个又一个“高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记住“半条被子”,坚定责任担当。在86年前,中国红军用“半条被子”见证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担当,86年后,一句“2003年非典时,是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的肺腑之言感动了整个中国。在疫情肆虐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们挺身而出,“用生命赴使命,将责任扛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担当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身上的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克服“怕担责、怕问责、怕追责”的心理,勇敢攻克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
记住“半条被子”,传承红色精神。“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今天的“不忘初心”就是要记住以“半条被子”等故事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这些红色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不惧风雨”的红色传承。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