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推荐最新的著名书籍梁家河心得五篇
《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该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梁家河心得,供大家参考。
梁家河心得(一)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正如书中的这句话所说,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
根植于百姓,水乳交融 。在梁家河,习近平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不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到习惯了一身泥土和粗茶淡饭,留心百姓困苦,用心为百姓办实事,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打了一口甜水井,相继又办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村民的难题和困扰,也正是这份留心和用心,他和村民们日渐水乳交融。
不畏艰苦磨砺,坚定信念。青年时代对习近平在经历理想与现实博弈之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默默储存能量,等待搏击长空。现在很多人吃不了苦,怨天尤人,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没有勇气去生活,去拼搏,去改变。
作为一名党员,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三天不学习,赶不上胎位长”,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我要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努力,为公司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集装箱制造业中赢得更高的荣誉。
梁家河心得(二)
《梁家河》这本书是一本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纪实文学,以《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章节34篇文章,讲述了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离开了40年的梁家河村的事情。
读完《梁家河》后,给我的感受有四点:
一是牢记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习总书记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不仅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能学习。要把学习作为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是习总书记、知青们和群众的亲密联系。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与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和群众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其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家家户户与其话别。只有自己真正的投入感情与群众交往,才能融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三是对待工作必须兢兢业业。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从群众的立场出发,他带头打造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经销社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工作必须站在群众角度,真心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
四是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坚定信念、不怕艰苦、敢于拼搏、扎实工作。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在实干中锤炼党性、提升修养。
梁家河心得(三)
在当年上山下乡的全国知青中,15岁的习近平是年龄最小的,延安梁家河更是全国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也是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知青之一。他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当地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要经常出去“寻吃”。还是少年的习近平那时候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等等,几乎没有歇过。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梁家河,到1974年就只剩他一个知青了。但他却依然是该干活干活、该吃苦吃苦,不但入了党,还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完全是一付“铆足劲扎根干”的心态。
现在看,这些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人生第一站,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15岁来到黄土地时,他曾迷茫、彷徨;22岁离开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目标、充满自信。可以说,没有梁家河的7年,便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今天的从容执着和大气磅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正是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孕育了青年习近平宽厚敦实的优良品质和滴水穿石般的至高境界。
领袖的成功之路再次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灭的道理:成功者必须具备许多重要品质:要虚心、虚怀若谷,方可容纳百川;要百折不挠,有顽强的韧劲;要专注,不要见异思迁、蜻蜓点水;要冷静,在胜利和挫折面前头脑不膨胀也不收缩;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压制、苦难、欺辱常常成为砥砺人才锋芒的硎石。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而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曹雪芹举家食粥而作《红楼梦》,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后统百万大军;口吃的丘吉尔反而成了著名的演说家,这些人在成功的道路上无不克服千辛万苦。胜不骄败不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卧薪尝胆的决心都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比起成功,我觉得取得成功的过程更为重要,我们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旧的计划经济的框架已经打破,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还处于建立过程中。十九大的召开,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确立。作为具有60年历程的北煤机公司,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生存而努力,更是要站在中央企业的高度,肩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来看待当前的工作。
15岁的少年,孤身一人,来到偏僻荒凉的陕北,扎根农村,锻炼了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练就了自己拯救苍生的雄心,进而成长为十四亿中国人的领袖的事迹,对于我们每一个北煤机人的思想冲击都可以说是震撼的。作为一名中煤员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觉得有吃不了的苦,没有任何理由去觉得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什么理由干不好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一定要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好学到的专业知识,深入基层、团结群众、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北煤机再铸辉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争取三十、四十年后,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梁家河心得(四)
通过读书,听广播纪实文学、亲身参观体验是我坚信做为一名党员,既要全面系统、原原本本学深学透梁家河精神,又要结合实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通过这次读书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青年时期习近平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坚守信念的高尚品质,读书修身,在实践中锤炼,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再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动学习者、自觉实践者和模范贯彻者;输煤运行工作是部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煤炭市场的不断变化,多矿点、多煤种、多热值等复杂的煤质不断入厂,如何做好来煤的接卸、煤场的分区堆放、入炉煤的热值掺配对输煤运行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把控好机组的“口粮关”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对输煤运行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性、技术性、创造性的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坚决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发扬梁家河精神,切实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增强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技能,不断创新,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牢固树立组织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章及党内制度规定,把廉洁自律作为底线,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关键时刻挺得住,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不碰红线守住廉洁底线,作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们应牢记入党誓词,工作中牢记党员身份与责任,工作认真负责,开拓创新积极学习业务技能;作一名国电员工,我们要团结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跟电力改革的步伐,为打造绿色国电、效益国电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贡献!
梁家河心得(五)
读完《梁家河》一书,已经一个来月了,但习总书记40年前知青岁月,叮咛梁家河父老乡亲的话语,时常在我耳边萦绕:“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铁锁,要做行动上的巨人……;黑子,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一句句叮咛,一片片深情,朴素的话语,无不彰显着习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情怀。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习总书记不仅这么说,而且也是这做的。在梁家河先后办起了铁业社、缝纫社、磨房、代销店,方便群众生活。成为国家领导人后,他不断践行着共产党人和大国领袖的初心——铁腕反腐、从严治党,实施军队、政府等改革,开展科技创新、精准扶贫等工作,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作为城区一幼党支部书记、园长,我将时刻高举党的伟大旗帜,牢记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初心,不断丰富党建载体,将党建融入双常规教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党建“双培养”活动,把更多的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把更多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以党建引领学校的发展。着力强化教育精细化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