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1

作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作者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作者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在作者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2

在人生的不惑之年,我能够得遇《致良知》是我的幸运,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人生是从这时开始,这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钟万书老师的介绍和重庆涌泉学院朱云秀校长的召集,让我有机会接触《致良知》的学习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良知友伴砥砺前行,收获光明温暖的生活。

阳明先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但他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所以当他初入仕途,遭遇混迹政坛的坏人刘瑾后,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而受到攻击,身陷牢狱,最终又被贬贵州。贵州地处偏远,生活艰难,瘟疫肆虐,从中原流放到这里的人,有的死在半道,有的死在流放地。艰难困苦中,阳明先生用内心的意志抵抗物质的贫瘠,用平静温厚之心对待凶险,沉湎在儒佛道思想,最终龙场悟道。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阳明先生的这段人生经历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收获。幸福之于人,就像尾巴之于狗,怎么转圈都咬不到,但是只要你向前走,它就会乖乖地跟在后面;苦恼之于人,像运动员握在手里的铅球,除非尽力抛出去,否则就是沉甸甸的负担。倘若一直把那些不幸或者痛苦的经历捧在手里,势必身心俱疲。而如果不把苦楚和悲痛放入心间,生命也自然会绽放芳华。

经历了8年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心力交瘁,一身伤痛,短短三年的休整后,我于这学期又被任命为班主任,而且身兼教研组长、读书引导等数职,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晨光熹微中出门,万家灯火后回家,还要给在市里上高中的儿子陪读,一路的风尘奔波之苦对我本已千疮百孔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我也曾经想要放弃,可是最终我还是在坚持我能够坚持的,放下可以放下的,因为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和理解支持我的家长们给了我巨大的温暖和加持,所以我立下大志,要用书籍灼照良知,让读书引领成长,在应试的寒凉中坚守语文的快乐和诗意,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要学会转变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堂。

感谢《致良知》,我今生最美的遇见!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3

我是一个心里放不了事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吃不下睡不着。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王阳明先生还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不知不觉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很少能静下心来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与圣人之道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摆脱世事纷扰、潜心做学问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烦嚣,滤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诱惑,保持一颗淡定之心,聚精会神做有意义的事情。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4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5

经过假期认真学习,我对《致良知》这本书很是喜爱,除了每天的学习与感悟,还要读书,因年龄大了,读文言文甚为费力,但我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有所感悟时,才知认真读书的乐趣。

阳明心学的源头活水在佛学,释迦摩尼的'一出世就是人类的智慧的巅峰,从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常想:入世以阳明为上师,对我而言,阳明心学如一条山路,佛法如一座山,正是这条山路,引向我走向了佛法的这座山,但也正是站在这座山上,令我清晰的看到一条通往光明与开启正能量的大道。

基于正能量相互吸引的原则,机缘巧合,就在我对阳明心学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校领导通过各种方式给一中全体教师组织了集体培训,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恩刘丽萍校的正确引领,我被阳明心学所折服。在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在同修的相互责善、相互砥砺,在导读与指正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心真正能静下来,学习能用上真功夫,能落实到生活与工作中。

总结起来必须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我会加强学习进度,只要有交流的机会,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互动分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分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通过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


致良知阅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019致良知四合院演讲分享学习心得体会5篇

2019致良知四合院最新学习心得体会笔记5篇精选

学习强国的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00字精选10篇

保护视力演讲

阅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5篇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关于读书读报心得体会5篇

98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