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他读书,有三句话:一、为自己读,二、天天读,三、随性读。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来欣赏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1

课堂上,为什么我们的教师积极忙碌却徒劳无功?为什么有的学生总给老师制造麻烦?为什么有学生听课走神?为什么学生会沉默不语?为什么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一线教师。而《课堂密码》一书,就像是解开这些课堂现象的密码,透视出掩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有效的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实践作出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密码》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五个方面打开“课堂困惑”之门,让我们深深感觉到: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有成就感;以同事的课堂为友,会尊重同事的劳动成果,更乐意向同事的课堂学习,不是把听课、评课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本人认为《课堂密码》提出的观点、问题、案例很值得我们去深思与研读,特别以下几个观点我更有兴趣:

一、学得好,还要考得好”。周彬老师用“爱人教育我”放、找东西的实例来说明在平时的学习中,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也不管我们用什么逻辑来掌握学科知识,似乎只要记住了或者储存好了学科知识完事大吉了。可是,当我们身处考场时,储存得好好的学科知识,不但不会主动跳出来,即使我们去找,也不见得能找到。然后论述一、从“知识的储存”向“知识提取”的转变,提出了考前如果教师和学生呈现出来的疲惫、显现出茫然,学生不可能考好成绩;考试的竞争不是知识储存量的竞争,而是知识提取量的竞争。二、“知识提取”对“知识储存”的工具功能,发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知识储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越简单,学生的知识提取就越是难;逻辑越是清晰,学生提取知识就越是容易。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储存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提取知识;不但要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提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提取知识。既要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还能让他们提取出来的学科知识为他人所理解,还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不断地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储存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不忘记旧知识。三、为了“知识提取”的“知识储存”,在教育的意义上,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不在于他储存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在于提取多少学科知识。有的学生有了辛苦的储存,但却得不到有效的提取。也就是学科成绩不好。因此,重视学科成绩的提取,在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责任,更在于促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进行互动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

二、为何教师总是忙而无功周彬老师指出:“有的人一生都很忙,也显得很聪明,但最终却一事无成”。这种现象现实生活存在不少,本人颇有同感。周彬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1、深陷课堂教学的“忙碌之井”。指出了,在时间管理上,有的老师认为,我们每天课都上不完,哪有时间看书?很少人会想到,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子的;一个不再看书的人,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要上好一堂课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每堂课都上好却是非常困难的。教师要从课堂教学能力向学科教学能力的转变,需要课堂教学经验在量上的积累,但更需要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在质上的突变。前者需要教师潜入课堂教学之中,后者需要教师跳出课堂教学。

2、踏上学科教学的“理性之路”,我们行走时若只是盯着脚下的路,虽然每一步都走得稳健,但离最终目标往往相去甚远。我们认为学习与储存知识点时要“盯着脚下的路”,但在总结与提取学科知识时要“盯着前方的路”。学科教学的困惑在于,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就必须将学科知识肢解为知识点,让学生逐点学习与掌握。可是在学生逐步学习与掌握的过程中,越是仔细,越是投入的学生,就越是难返身整理与总结学科知识,也就是说,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学科的知识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知识能力,可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因此,不管在学期初,还是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只有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始终盯着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教学目标,再在每次课堂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才能避免虽然学科教学赢得知识点上的胜利,却偏离了最终的学科教学目标的情况。

3、打开教育教学的“展望之窗”。学校是帮助学生学习得更好的地方。学生学习得更好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二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了。如果只是对学生的短期学习成绩负责,前者肯定最重要;如果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负责,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负责,后者肯定更重要。如果学校只是对学生的短期成绩负责的话,难免会以牺牲“牺牲越来越喜欢学习”为代价。

一旦牺牲学生对学习兴趣,最终的结果恐怕只能是即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让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需要学校与教师的眼界,又需要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系统驾驭,远比训练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更为困难;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又远比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周彬老师在《课堂密码》中对课堂的独特见解,本人学习后,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了一些启迪。上面只是我一些点滴的感悟。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2

《课堂密码》是一本很不错的书,里面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科深度上,当学科还没有分化的时候,教师普遍看重育人,这就是韩愈所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科分化之后,教师普遍看重教授知识。至今,我们评价一位教师有没有教育智慧时,虽然也看这位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但更重要的却是看学生的学科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学科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教材,一是教师。教材上的学科知识是以一次性的、平面化的形式呈现的。之所以说它一次性,是因为它不会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解释;之所以说它平面化,是因为它不会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进行演绎。但也正因为如此,教材较教师提供的学科知识更有权威性,也更有逻辑性。于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科知识,并不重在学科知识本身的权威性与深刻性,而是对教材弱点的补充,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材提供的学科知识进行多重解释,根据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教材提供的知识进行多样演绎。因此,教师在学科知识上的深度,并不是让教师在学科知识内容上更精尖,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在内容上越是精尖的教师,学生学起来就越艰难,能够掌握学科知识的学生人数也越少。在内容理解上越是深刻的教师,越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学得更有趣,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其次在教育广度上,教师教学生,是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而非专业选手。当专业教练教专业选手时,可以把专业选手描述成是“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学习是他们的专职工作,但在众多学科中喜欢上哪门学科,致力于哪门学科,并没有强制性的限制,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学生称为业余选手,把他们描述成是“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而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第一步是如何吸引这些业余选手,以便让他们在专业学习这条路上更愿意走下去。只有他们愿意走下去了,才有机会发挥专业教练的专业价值。两相对比,专业教练教专业选手,走的是专业深度的道路,教学广度对他们的要求并不太高;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就得先走教学广度的道路,因为教学广度是教师推进专业深度的前提与手段。

从“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的立场出发,就意味着必须把学生当作是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这样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来加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一,学科教师要全面爱护与关心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总成绩;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总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师生关系本身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连师生关系都不复存在,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亲其师信其道”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第二,教师要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使用还需要锻炼,他对文字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而书面化学科知识的最大弱项在于,它的表达方式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使用的是抽象思维而非具象思维。因此,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学科知识从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从抽象逻辑转化为具象逻辑的过程。第三,要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到学科知识的终点。教材所呈现的学科知识并不是对学生的初始要求,而是对学生学完教材后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用最终目的去要求初始学习的学生,往往会吓跑了学生。

教师只有从对学科知识的过度关注中走出来,才可能以“人”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以“学科知识”或者教材代言人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学生更愿意向一个“人”学习,而不愿意向死板的、平面化的、抽象的教材学习。如果教师以“学科知识”或者教材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那么他也势必会获得死板、平面化与抽象的.形象。

对教师个人而言,这本书可以改变学科教师只对学科知识负责的意识,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科深度不再越来越深,而教育广度越来越广。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3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这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口号。由此诞生的有效教学,甚至高校教学也成为一个时髦的课题,在中小学广为流传。可是,尽管我们向课堂45分钟要了这么多年的效率,有效教学也被大家研究了这么多年,但是除了积累了大量课堂教学技巧之外,对于决定课堂效率的要素反倒少人问津,从而让教师陷入了多技巧却无成绩的尴尬之境。

第一,作为一种任务的学习进度。

对教师来说,保持一定的教学进度,是开展教学的起码任务。如果教师不调节自己的额教学进度去适应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且要求学生去适应自己的学习进度,大多数学生在经过短期的挣扎之后,最终会因为学习进度超过了学习接受度而放弃听讲。

第二,作为一种结果的学习接受度。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并不是看课堂教学过程如何,而是看课堂教学产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4

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于文中讲到关于课堂管理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

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纪律。记得期初,对学生而言我还是一个很威严的陌生人,因此心中还保存着几分敬畏,课堂纪律也很好,课堂效率比较高。自己反而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课上得太枯燥乏味,对学生过于严格,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很活跃,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小手若林。于是,我改变的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了不久,课堂气氛就变得很难控制了,越到后来课堂气氛越“热烈”,几个调皮的学生也借此机会“争先恐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更多的时候不是大家积极讨论分析这个问题的本意,而是有些闹哄哄的吵问题之外的东西,让我不得不制止他们的“奇思妙想”。

如何使一个纪律混乱的班级,变得有序呢?在开学过后的一个半月后,我不得不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又过了近两个月,班级的纪律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升,我也得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1、聚焦。在开始上课之前,一定要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就不要讲课。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2、发展倾听能力。

(1)、利用“对对子”训练孩子的倾听习惯。每当上课铃声响了之后,一部分孩子还是在教室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便用自己编写的话进行对对子,我说:“铃声响。”学生说:“进教室,坐直直,不说话,好学生。”当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看黑板的时候,我说:“抬头挺胸。”学生说:“看黑板。”同时,两手放平,身子坐直。讲评练习时,当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我说:“坐端正。”学生说:“不说话,好学生。”------

(2)、以说促进听。比较难说的,教师先说——全班说——优生说——中差生说;比较简单的,可以让优生说——中差说;很简单的直接让中差生说;另外,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有时请优生帮助说,再让该学生说,让他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说的信心;对于重点内容,还结合孩子好胜、好强的心理,开展小组竞赛说,男女同学生竞赛说等。有时,还应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说的欲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说的质量。如,教学减法时,一学生看图列式:5-2=3,我问:“为什么要减2?”学生说:“因为,图上圈掉了两个,还剩下3个,所以要减2。”-----

3、实时监控。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一般的,我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分钟左右才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是不是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并且相机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如果发现了共性的问题,就要进行集体指导。

4、低调处理。课堂上一般要特别注意那些行为上比较有“问题”的学生,如果让他们成为教室里的注意力焦点,反而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得寸进尺。

首先要密切监控他们的行为表现,来回在教室走动,对问题的发生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以不太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避免其他学生受到干扰。

其次要在自己的讲课中把学生的名字带进去,被叫到名字的学生自然会得到提醒,而其他学生则可能不会觉察出什么问题。比如,“大家把书翻到第25页,都翻到了吗,明泉?”又如,“惠敏,看到黑板上的图形了吗?第一个,你会吗?我想你肯定会的。大家再仔细读一读”。

5、用心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教学中发现,班里有三四个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计算、数数、游戏、回答都比别的学生慢,常常眼睛直直的看着我,笑笑的,直到我发现了,请他看书,或者看黑板,他的注意力才转到老师要求做的事情上。我想,决不能让他们掉队了,一定要尽力的帮他们。不然,他们就会因学不懂而走神,变小动作,说小声话等等。我常用的方法是:

(1)进行定点指导。把他们几个稍微的集中一些,便于我在课堂上巡视指点、引导。如果稍难的题目,我就多说一点,如果是比较容易的,偶尔也,让他们独立完成,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让他们想学。这样,老师讲课,他们才会想听。

(2)对于那些平时经常出纪律问题的学生,要特别留意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并及时给予表扬。表扬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仅仅是点头、微笑或竖大拇指。

(3)放慢教学节奏,帮助他们理解题目的意思。农村的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是比较落后的。练习讲评中,试卷上,如果出现学生不理解的字(如厚、薄、增加、同样多)等等,我们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许多数学题,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因为没有学过这些字,不理解。学生因为不理解,做错了,慢慢的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倾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所以,教学中,我常用本地话与普通话反复强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我想,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并且让学生知道,只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正确答题,从而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4)努力喜欢每一个学生。每个班似乎总有一两个学生惹人“不喜欢”,甚至是“开除而痛快之”。对这样的学生,我用得最多的是“最差即是最优”的简单的教育原理,每次的回答,都尽量让他风光的坐下;当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就把它记在心上,在合适的时候真诚地向他表示自己的欣赏;用“多元智力论”以及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业成绩,我以为,语文和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故然有优点,但是,那些“学困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比他们差。

我想,学生纪律的问题不仅仅是学习上的问题,更主要的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问题,正如国家督学李希贵在《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什么?》一文中所指出:“部队指挥员告诉我一件事:在操场上解放军战士操练时天天喊‘一二一’,立正、看齐、向右转,可在哪个战场上是喊着‘一二一’的号子向敌人冲锋陷阵的呢?指挥员说,‘一二一’的号子战场上是不需要的,但通过号子训练出来的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丝不苟的作风却是战场上少不了的。”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5

说到这些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为自己读,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追在屁股后面给我说:“作业写完了吗,快去看书。”那时候总觉得读书是给妈妈读。是为了让别知道自己读了多少书而读。如今走上讲台已有六七年,每当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总被他们风趣幽默的语言,干脆精彩的过渡语所折服。最后,总结得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这时才真正体会到读书是为自己。于是,便思考自己的课堂欠缺的是什么呢?读了周彬教授的《课堂密码》真正的课堂被这把钥匙打开了。

整本书紧密围绕我们的课堂教学,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好的、差的案例来阐述如何才能上好课,怎样的一堂课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我深深感觉到: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以学生的姿态去和学生交流,在学生的心灵上教书。以同事课堂上优点为友,去发现优点形成的原因,乐于去学习,而不是把听课、评课当做负担。优秀的教育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周彬教授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力去管制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的进步和发展呢?

首先,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在我们与学生交流互动时应是朋友的关系,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比如说我们后半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挺好的,优等生带学困生,我只是作为一个桥梁的存在,把简单的问题抛给学困生,较难的问题优等生带学困生完成,这样也树立了学困生的自信,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也就敢畅所欲言。再者,我们的课堂评价应该是真诚的,指向要明确。在课堂中我们一定要熟悉孩子的个体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要给予肯定性评价,对于因胆小而语无伦次的要给予鼓励,对于回答不完整的我们要耐心聆听,及时补充并给孩子给予评价,使孩子更有信心。

其次,我们教师这时的要求就来了那就是组织课堂的能力。如果说我们的课讲述的很出色,可是整个课堂的却乱糟糟,那么很明显我们这堂课是失败的。我们这时要做的就是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的设计每一个问题,使它成为我们激发学生思考、传授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问题提出的设计要站在学生角度。

最后,就是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课堂,多听听同事的课,因为每个人的课都有自己闪光的一点。我们探讨同事优点形成的原因,大家常说谁善于把别人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课堂密码》是我打开课堂困惑这扇门的钥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把钥匙,让我的课堂充满民主而有趣。


读课堂密码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课程学习心得感悟

学习灯塔大课堂第十四课心得体会5篇

2016有效的管理课堂读书心得体会

学习观看灯塔大课堂第一课的优秀心得体会总结精选

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七课心得体会5篇

关于学生上网课的心得体会5篇精选

灯塔大课堂第十四课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

观看学习灯塔大课堂第十五课心得体会5篇

学习灯塔大课堂第十四课心得体会

81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