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3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是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围绕“美”这个主题所撰写的一本旨在激发读者追求“生活之美”的哲学主题书。这是小编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一:

落雨过后娇弱无力的蔷薇,流连花丛翩翩戏舞的蛱蝶,或是看花的美人,以及树上黄莺的婉转啼鸣... ...在大自然里,在博物馆中,在音乐厅里,对于美的经验我们从不缺乏,但是对美本身呢?恐怕无多思考。睿智的先哲,以他们敏感的经验,深邃的思维,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关照美的问题,并形成一个专业的哲学体系,称为美学。夏尔·佩潘所著的《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介绍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哲学家以及作者自己对于美的思考,它可以视作一部通俗的美学史读物。

当伟大的康德从敞开的窗口寓目花园中虬结交缠的枝叶,那一刻他体会到“美的感觉”,这一瞬间的感动,让他开始思考美的问题,并在晚年完成经典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康德将我们欣赏美好事物时的“审美愉悦”,定义为“一种人的各种能力间自由、和谐的游戏。”夏尔·潘恩认为康德的这个定义是划时代的,它的创新之处在于认为在审美愉悦中,人的知性与知觉,在美面前达成一致。如我们欣赏一丛花时,我们只沉浸在审美愉悦中,而不在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如果我们不由赞叹“这花真美”,那么依照康德的观点,这句对美的判断就是“反思性判断”而非“规定性判断”。美的标准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感性或理性的,它没有任何规定,而是奇特的内在协调所达成的一致。真正 “反思性”的判断应是“无概念”、“无利害”、“无目的”的。当你欣赏一幅名画,你不思考它因何而美,不好奇它价值几何,也不意欲占为己有,只需沉浸在纯粹审美愉悦的内在和谐中。夏尔·佩恩认为判断的概念是康德美学的另一大贡献。这种“反思性判断”,康德认为是“主观的,但也是普遍的。”它由衷地自你内心生发,但是却能代表普遍看法。那种打动你的美,多半也能打动其他人。在康德美学中,美不包含任何意义,它除了自身以外不涉及任何其他事物。但黑格尔并不这样认为。

最近一则新闻,在法国波尔多高考的哲学考场外,康德的狂热信徒与黑格尔的支持者竟然为各自的偶像打起了群架。康德与黑格尔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两人的哲学观念有诸多分歧。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一部分建立在批判康德的基础上,在美学方面也是如此。黑格尔认为美之所以使我们着迷,是因为它承载着意义,象征着意义。比如狮身人面像象征埃及王国的本质。黑格尔的《美学》完成了对艺术史的梳理,试图揭示美如何揭示一个时代的价值及其象征的意义。但夏尔·佩恩认为“黑格尔有时会陷入概念的牢笼,随时准备着找到意义或真理,但却发现自己一直追寻到的只是那些单纯、没那么多意义的表象... ...”。黑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毕竟开辟了新的美学境界,他让我们懂得了美比“适意”多了些什么,让美变得稍微有迹可循。

而关于产生美的机制,弗洛伊德有更进一步的解释。美让我们以文明的方式满足被压抑的攻击冲动和性冲动。“超我”与“本我”在审美的短暂愉悦中仿佛停止了冲突,达成休战协议。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即人类冲动与动物本能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将冲动升华。艺术家的杰作是冲动升华的结果,当我们被艺术家的杰作俘获时同样也能升华自己被压抑的冲动。弗洛伊德反对黑格尔的观点,他认为作品的美并非因为它的象征意义,而是因为它为人带来了无意识的愉悦。

康德认为美是无意义的,黑格尔认为美承载着意义,弗洛伊德又否定了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之否定,美学家苦苦的追索也只是认识了美的某个方面。正如夏尔·佩潘所言:“如果说希望懂得一切的欲望让人得到提升,那么理解一切的强迫症反而会带来下坠的风险,更糟的是,它还会把人与幸福隔绝开来。”美是神秘的,“停止寻找之时就是我们找到之时”。对于美,它教会我们去爱却不占有,去爱却不试图理解。波德莱尔说:“美总是很奇怪。”

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二: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是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围绕“美”这个主题所撰写的一本旨在激发读者追求“生活之美”的哲学主题书。

本书缘起于佩潘主持的“周二哲学研讨会”。在四年时间里,通过围绕“美与决定,美的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作者夏尔·佩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就像作者在书中所阐述的那样:在日益智能化的年代,传统失去了威严,技术进步改变了标准,我们的行为选择越来越依赖机器。可是,随之而来的却不是更大的幸福感,而是焦虑、抑郁和不安等负面情绪的悄然蔓延。类似这样的状态,作者将其归纳为“生活中曾经确定的一切都日益模糊”,并对此作出结论——唯有“美”才能拯救。在作者的眼中,“美”是最好的“良药”。因为每当美触及我们时,它都重新教会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放下怀疑,不要把自己困在日常琐事里。

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三:

《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缘起于作者夏尔?佩潘主持的“周二哲学研讨会”。在四年时间里,通过围绕“美与决定,美的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夏尔?佩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夏尔?佩潘在书中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何美这种表面的东西会吸引我们?为何我们无法忍受身边的人对美无动于衷?赶时髦的人是不是真正钟情于美的人?“暴力美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作者通过浓缩康德、黑格尔、尼采和弗洛伊德等哲人的思想精华,交叉分析过去与当今的艺术作品,并依据自己对美的亲身体验,佩潘阐释了美的未解之谜,并告诉我们美能如何帮助我们生活下去。

夏尔·佩潘(Charles Pépin),生于1973年,法国哲学家和作家。主要作品包括:《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坐在长沙发上的哲学家们》《这不是一本哲学教科书》以及与于勒合著的畅销漫画《圣贤们的星球》。


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3篇相关文章:

论持久战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范文3篇

读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关于2020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范文15篇

《为了和平》观看心得体会5篇

2019观看《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800字5篇

观看《守护明天》第四季心得体会5篇

《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5篇

读《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心得感想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74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