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
推荐文章
《隆美尔战时文件》,是一份份十万火急的战报,也是一封封点滴滋润的家信,既篆刻了征伐的残酷,也流淌着亲情的温润。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1
隆美尔为什么会受到尊重?
隆美尔的职位和战绩都不是最好,这句话不对。隆美尔当过陆军元帅,职位已经是最高了。战绩则更出众,进攻法国时创下过部队推进速度最快的纪录。在北非又以少胜多连胜英国军队。 隆美尔最受尊重,因为他是最让英国人胆寒的德国将领。特别是在北非战场,英国士兵几乎都是喊着隆美尔来了,然后就放下武器投降了。在土布鲁克...
我想了解一下,隆美尔的生平事迹,
隆美尔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
二战时德国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是怎么死的?具体点。
据说是7。20计划策划刺杀希特勒 后来被希特勒赐死的 但是后来被证明这是世界一大冤案 可能也是希特勒想要隆美尔死被 毕竟隆美尔的战争天赋很强 纳粹三杰之一
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2
隆美尔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重创了对手,就像他在1940和1941年所做的那样。但此时的他却无法为胜利而欢呼了:1944年7月20日、英军终止“古德伍德”行动的当天,“沙漠之狐”头上缠满绷带,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就在3天前,在战斗即将打响的前夜,两架英军战斗机袭击了隆美尔的汽车,隆美尔在急刹车时被甩在了路上,头颅破裂,面颊骨粉碎,在医务兵和副官们的簇拥下,他被抬进了战地医院的手术室。
当被问及“沙漠之狐”的病情时,主治医生取来一块人造头骨,然后将它当众敲碎。“这就是隆美尔那时的情况,”一位医生后来写道:“但隆美尔依旧活着,即使算不上奇迹,但也足以让医学教科书因此重写了。”在受伤期间,身处黑屋的隆美尔仍然能够听到公路上络绎不绝的引擎声,还有马车轮毂发出的嘎吱声,以及伤员此起彼伏的呻吟声——这是大部队正在溃退,恍惚间,隆美尔意识到,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
与此同时,另一种危险也在降临,在隆美尔取得最后一次胜利的当天,也就是1944年7月20日,一群密谋者试图用炸弹刺杀希特勒。这些密谋者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如果行刺取得成功,他们将拥立一位真正的“军人领袖”。而在这一天,盖世太保发现隆美尔并没有在前线,而是“阴差阳错”地躺在了后方医院中。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德国东部的司令部被安放的炸弹炸伤,照片就是爆炸现场的景象。这次事件成了希特勒清洗军官团的导火索
对此,一位历史作者写道:“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为妻子庆祝生日;当刺杀希特勒时,他恰好不在前线。这些‘不在场’导致了‘沙漠之狐’的悲剧——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参与密谋的军官曾是隆美尔的属下。当时一份调查文件上写道:‘隆美尔与密谋者之间过从甚密,这与我接到的另一些、更为恶劣的报告完全一致。’”
8月8日,汽车从巴黎把隆美尔送回了他的家,邻居们常常看见这位元帅被搀扶着在花园里行走,军服上缀着一枚新得的金质战伤勋章,在私下里,他曾对一位随从说道:“我真希望自己能尽快痊愈,这样就可以重新返回前线。”但在政治斗争中,态度是最没有用的。就在回家之后不久,他的住所便遭到了盖世太保的监视。
在隆美尔被解职的同时,德军在法国的战局也彻底崩溃,这张照片反映的是1944年8月的法莱斯之战期间、德军遗弃的车辆和辎重
从9月开始,隆美尔家里常常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一次,他的男仆听见前门有莫名其妙的响动。邻居经常看见有人如影随形地跟踪着隆美尔,这显然是盖世太保的情报人员。而接下来等待着隆美尔的是一场可怕的震撼:1944年10月14日,德军人事部门主管布格多夫来到了隆美尔的家。就在几天前,布格多夫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国葬计划”:届时官方将用“突发心脏病”掩盖隆美尔的真正死因,而该小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相关的新闻稿和葬礼仪式。
隆美尔的最后一张照片,摄于10月初,当时他正在与主治医生告别
就在10月14日早晨,隆美尔穿着他最心爱的褐色上衣,和年轻的儿子曼弗雷德走在一起,突然,他若有所思地大声说道:“今天有两种可能:要么平安无事,要么今晚我就不在这儿了。”随后,布格多夫缓步走进了隆美尔家的书房,神色严竣地对这位前战争英雄说:“你被指控为谋害元首的同案犯。”这句话意味着,隆美尔——这位在世界大战中九死一生的将军,现在却要为他并不知情的一次阴谋死去。
在妻子和16岁的儿子简单告别之后,隆美尔穿戴整齐,步履蹒跚地踏上了来客的轿车,按照布格多夫的安排,隆美尔将在这辆轿车上服毒。轿车的司机后来讲述了“沙漠之狐”临终前的景象:
“车子驶入了一片幽静的森林,我不得不下车,我们沿公路往回走了一会儿,大约四五分钟,布格道夫叫我们回到车子那去。我见隆美尔坐在后座上,显然正处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已神志不清,颓然倒下,啜泣着——并非是死前的那种挣扎或呻吟,而是在啜泣。他的帽子落下来,我把他的身子扶正。”在附近的火车站,葬礼的花圈已经从柏林运抵。
身后是非
10月18日,各处赶来的将校们都肃立在市政厅前,目送隆美尔的棺木徐徐远去,同时抵达的还有希特勒的讣告,其中写道:“隆美尔元帅的名字,将永远与北非的英勇战斗联系在一起。”但隆美尔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完结,随着战争结束,人们最想知道的是:他究竟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还是一个真正的“反纳粹战士”?
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3
1942年圣诞前夕,隆美尔在家书的最后写道:“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是如此地想念在家中的你和曼弗雷德,我祝愿你们圣诞快乐。”那时,隆美尔的非洲军战场形势已经急剧恶化,补给十分缺乏,只能尽量地苦战下去,他还是在书信中写道“这个艰苦的日子使我更想念你们。请你不要烦恼,我也会尽量做到这一点。”字里行间吐露着对家庭深深地眷恋,在隆美尔钢铁意志的形象下,竟然还藏着一颗柔情似水的心。
在军校的学习生活中,隆美尔除去日常的学习、操练,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给夫人露西写情书上。这个习惯即使是在日后逐日吃紧的北非战场上也没有改变。在北非,无论工作有多么繁忙,隆美尔每天都要给露西写一封信,有时甚至是几封。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隆美尔的爱情观,可以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甚至英军在二战时,为了打破“隆美尔神话”,披露了隆美尔有私生女的消息,最后也不了了之,我想,更多的人愿意相信隆美尔的情比金坚吧。只有真正经历过重大考验,比如战火的洗礼,感情才会显得如此弥足珍贵,何况隆美尔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车子驶入了一片幽静的森林,我见隆美尔坐在后座上,显然正处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已神志不清,颓然倒下——并非是死前的那种挣扎或呻吟,而是在啜泣着。”这是轿车司机对“沙漠之狐”临终前的描述。隆美尔为了什么而啜泣呢?我猜,他脑海中回忆过的,一定是是在北非生死与共的士兵,一定是是家中日夜挂念的妻儿。他的结局并不圆满,甚至可以说是悲惨,但是他在战场的行驶过的痕迹,洒下的血汗,和在统帅部里生活奢华,无所事事的高层人员相比,更显得形象的庄重和威严,他对于家人无限的热爱和不顾一切的守护,更给我的灵魂带来一丝温暖,也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4
赤黄的北非沙漠,没有一丝地中海的温和,火爆干燥的脾气,始终烘烤着隆美尔非洲军的身体和心灵,从初到北非的殊死抵抗到对英军的层层追击,部队在体力上的要求已经近乎忍耐的极限,这时的隆美尔近乎严苛的要求着自己,与一个普通士兵的生活保障无异,此外,白天早早出去视察各个防线,听取各级战线汇报,一般很晚才回到自己的军部,紧接着还要紧张地与参谋们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每天5、6个小时的睡眠近乎奢侈。对一个男子汉而言,自己说过的话,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诠释。在隆美尔的率领下,非洲军不仅挽救了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还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己手,也让他在非洲军里建立起了巨大的威信,也被英军尊称为“北非之狐”。隆美尔的话语和行动,在精神上使人折服,潜移默化中给人以力量。
在隆美尔战斗过的托布鲁克,一块不大的纪念碑居高临下的俯瞰着黄沙中的阵亡者坟墓。在利比亚陷入战乱之前,非洲军的幸存者们每年都来到这里,在石碑周围填上新的石头,并清理逐渐增加的黄沙。据说,当狂风呼啸、天空弥漫着炙热的飞沙走石、沙漠风暴又开始怒号,他们还会再次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战场的最前线吼叫——“继续进攻!”事后证明,他始终坚持着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能在生死随时擦肩而过的战场上,始终如一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是怎样的一个伟丈夫!
在隆美尔的一生中,抛去其卓越的军事建树,他和夫人露西的爱情故事也为人称道。
读隆美尔战时文件的心得5
《隆美尔战时文件》,是一份份十万火急的战报,也是一封封点滴滋润的家信,既篆刻了征伐的残酷,也流淌着亲情的温润。在火焰和雨露的交融中,走出了一个形象饱满的军人,隆美尔。在广袤无边的沙漠上,他的战车永远驶往最危险的战场,他的笔触从来不忘对妻儿的惦念。自古成败论英雄,我不置可否,飞沙走石的荒漠也不会留下战车的痕迹,但对散发着如此光辉的人,我只能撰文致敬。
隆美尔曾说过:“一个军官,阶级越高,他在‘身教’方面的影响力就越大,指挥官时刻要做部下的模范,要忍受一切的疲倦和饥寒,千万不要不想吃苦,千万不要使你的部下认为你不肯和他们共甘苦,这样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尤其是当他本人已经成为神话中的人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