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
技校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犯错的几率较其他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可能要高些。作为技校班主任,应当有一种宽容而平和的心境,允许学生犯错,使学生在错误中学会自主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品行良好的学生,才能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轻松、高效。 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1
我们都听说过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校长在校园内看到一男生用砖块砸另一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到校长室去,当陶行知走到办公室时,该生已早早来到校长室低头挨训,陶校长走来,一面先给了他一块糖,一面说“这块糖是奖给你的,因你按时到,我却迟到了”该生惊疑的接过糖。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也是奖你的,因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刻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应该奖你。”学生更惊疑了,他睁大眼睛看着校长。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敢跟坏人作斗争,应该奖励你啊!”这名男生听到这里感动极了,流着泪说道:“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校长满意的笑了,他随即又掏出第三块糖递过去说:“为你的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多么感人的一幕,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训斥,却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和勇于认错,用四块糖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不得不让人感叹陶校长高超的批评艺术。
假设是我们遇到了这件事,我们会怎么做呢?恐怕很多老师就会抓住了学生的小辫子,死活不肯放手,动辄端上一番大道理,苦口婆心,要让学生心服口服,甚者则严厉训斥,恶语相向,乃至拳脚相加,以皮肉之苦教育之。更严重的是,这次错误将作为“污点”永远被记录在案,即使学生已经承认错误并改正,只要下次出现问题,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将被再次翻腾出来,作为“教训”学生、压制学生的把柄。
殊不知,正因如此,我们很多年轻的老师开始慢慢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管理渐渐走入死胡同。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错误是正常的,教师不用大惊小怪,应该正确对待。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观点:犯错误的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不犯错误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好学生。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有一些失误也不足为奇,事实上,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根本不存在的。关键看我们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他们。
首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这种观点并不是提倡学生犯错误。作为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就是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实践,大胆地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占不怕学生犯错误。学生出现失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否则,学生会因为犯错误以后害怕老师批评而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去想、去做,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限制,学生的行为就会受约束,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受压抑。
其次,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这样就会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即使有一点错误也是正常的。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相反,教师如果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就容易把学生禁锢起来,怕学生犯错误,甚至犯一点错误也不行。那样,学生只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去执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失去个性,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这在年轻教师的工作中,是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
再次,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师,不但将学生的错误看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利用。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者的机会与责任》一文中指出:
人为物质环境中的人,好教育必定可以给学生以能力,使他成为物质环境中的主宰,去号召环境。如玻璃窗,我们要想拒绝风,欢迎日光,所以就造一个玻璃窗去施行我们拒风迎光的使命,教讨厌的风出去。可爱的日光进来,又如我们喜欢日光和风,但是想拒绝蚊蝇,所以又造了一种纱去行我们的使命。这种使命,并非空谈,因为我们有能力使这些自然的环境听我们高度,帮学校应给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去作环境的主宰。
有了风,我们会发明玻璃,有了蚊蝇的入侵才去制造了纱窗,有了错误,在纠错的过程中才会发现真理,并有所创新。通过对学生错误的肯定,让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然后再告诉他们如何是对,如何是错,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能促使学生不断成长。在青年教师工作中,容易走入一个误区,班级管理也好,课堂教学也好,似乎不愿意让人看到学生出错误,担心这样会降低别人自己的评价。因此,想方设法掩盖错误,或者错误出现了假装看不到,这样往往就错失了最好的教育机会。应该紧紧抓住错误不放,甚至有意识地“放大”错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错误这个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
另外,作为年轻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育语言。最忌讳的就是不要用过于苛责的语言来讽刺挖苦学生。心理学家讲,学生在成长中需要50000次的鼓励和赏识,才能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坚信学生是积极向上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要以接纳、赏识、赞美、激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在与学生互动中,应将指责的教育语言改成鼓励赞赏的语言,可以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赞赏,发自内心的鼓励赞赏,也可以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进行赞赏。学生一旦自信心提高了,认为自己有很多优点了,那么错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西方一位教育家说过:“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一名教师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和学生发生冲突的事会时有发生。特别是遇到脾气犟的又犯了错误的学生,更需要老师摆出一种宽容、理智的高姿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骑虎难下,此时若不能冷静,不能遏制怒气,事情就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导致教师“威风扫地”,挑战了教师“权威”,损害到教师“威信”。这是很多年轻老师容易遭遇的尴尬,要特别谨记。
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2
允许学生犯错,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乍一听,好象太荒.唐,然而凝神一想,觉得似乎很有道理。让学生在不断的犯错中,认识错误,学到真知,学会做人,我想,这也就是我们老师和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平时总是生学生们的气,气他们总犯错,日常生活中犯错,学习上犯错,搞的自己总是闷闷不乐。昨天又看了这个观点“允许孩子犯错。”不禁陷入深深思考中,毕竟他们还是10来岁的孩子呀!是我对他们要求过高了。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意见,允许和肯定学生在课堂上出错的行为。但这远远没有形成一种不怕出错的良好气氛,许多学生还是害怕出错,课堂上不敢积极举手发言,在教学内容中有不懂的地方,不敢向老师提问,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害怕出错的心理负担尤其重。
对于这些学困生,他们本来已有太多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由于没有敢出错的勇气会使他们越不敢出错,知识漏洞越来越大,就造成恶性循环,产生厌学情绪。这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我们教师对敢于出错的学生鼓励不够,对出了错的学生鼓励不够,对出了错的学生没有好脸色,恐怕就在于有些学生还在用嘲笑和讽刺的眼光看待出了错的同学,就在于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一种视教室为出错的地方的气候。在传授知识时,我们老师总是急于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求学生能较快地接受和学会,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免不了受教师的埋怨。当然,出错不是最终目的,但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许多差错背后往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许多错误与真理仅一步之遥,敢于出错,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一个敢出错的人,肯定是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从这一点上说:鼓励学生敢于出错,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的意识,就是为了实现最终目的:通过出错,找出正确答案,从而培养探索精神。这也正是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如果我们老师和学生能把课堂上出错视作是一种极平常的行为,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活泼、更生动,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
允许学生犯错,寓教育过程于认识、改正错误中,会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我想,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行为修养,能正确分析学生的错误,并能及时使学生认识错误,接受教育
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3
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漫长的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的不断迂回前行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岔路是很多的,一不小心,就会走许多冤枉路。所以,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当一个人犯了错,请先不要忙着自责,旁边的人也不要忙着像诸葛孔明一样去指责他,换了你,也许还不如他呢。所以,第一点,要树立不怕犯错的思想,有了这个思想,你的自信才不会轻易被击垮,你前进的步伐才不会轻易停下。
第二,要善于总结错误。犯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做事前没有认清方向,对现实的环境、未来的环境没有了如指掌,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就会白费许多功夫,有时候一些忙忙碌碌的人,却一点成绩都没有,正是因为他搭错了梯子上错了墙,所谓“南辕北辙”就是这样的典型吧;有的,是因为做事前目标不明确,计划不周密,没有一个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方案,好比砌房子,没有设计图、没有施工计划,叫工人如何下手呢?古人教导我们要三思而后行,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则是胆气不足,碰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把困难扩大化,这样的人其实是缺乏信心和魄力,就算有正确的方向、详尽的计划,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影响最终的效果,这是执行力的问题。第一种和第二种错误,可以在事情开始前就想办法避免,史蒂芬·柯维提出的以终为始的定义就是一剂良方,每个人首先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是你的'终极目的地,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使命,确信自己的日常所作所为没有与之违背,而且每天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围绕以终为始这个中心出发点,我们需要进行两次创造,即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也叫第一次创造,再在行动中付诸实践,即体力上,也叫第二次创造。牢记这个以终为始的原则,我们就会时刻清醒地把握方向和计划这两大要素。而第三种错误却比较致命,很多很好很诱人的愿景都夭折在低下的执行力上,史蒂芬·柯维也仅就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提出了一个观点:心灵演练与确认,它包括五个要素--个人、积极、果断、可视、情感,可以不断在脑海中想象、体会、设计,比如,当你发现某个问题时,你(个人)能以智慧、爱心有、坚定的立场与自制力(积极)及时应对(果断),结果让你深感欣慰(情感),你反复设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问题越来越细化,你就会发现,你会想出很多应对的点子。其实,这颇像制定一个应急方案,要尽可能地把困难和问题都设计到,这样事到临头才不会手忙脚乱,我们在生活中也已经多次运用过这种理论了,史蒂芬·柯维只不过使用了一个新鲜的名词。
有了不怕犯错的勇气和信心、有了善于纠错和改正的敏锐和决心,再加上坚定不移、充满智慧的执行力,相信,每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就会四季常青。
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4
技校生犯错的几率和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要高于职校生或其他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去想该用哪种“自酿秘方”处理他,而是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情绪平缓后再去处理学生当下的错误。切忌道听途说,未经过仔细慎重地调查便匆匆下定论。
在学生犯错后,教师若能“善待”学生的错误,充分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若能理智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温习”他当时的犯错原因,就会让学生更好地看清错误背后的本质,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自己先前的犯错行为,教育的效果会顺利地实现,而不是通过班主任的“强制执行”。
班主任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班主任必须谨言慎行,认真妥善看待学生的犯错。在面对学生时,班主任不仅要解决学生给班级管理上带来的“问题”,更是要去帮助他们解决其困惑或难题。
三 妥善利用好家长这一有效的沟通资源,争取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学生的教育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社会种.种负面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受任何人的意志而消退,班主任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学生输送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其健康的道德情操,积极有效地做出正面引导。学生绝大部分行为的体现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培养出人格健康、品行良好的学生,光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是残缺的教育。班主任必须经常、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和联系。目的在于,一方面,将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主要针对住宿生)等情况不间断地与家长交流,力争取得家长的最大支持;另一方面,也通过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一些情况,从而更全面、更公正地对学生展开教育和培养,做到有的放矢。
资源的利用必须妥善合理,否则就会造成滥用、误用而远离最初设定的目标。为什么这样说呢?技校生虽然在纪律遵守方面让班主任头痛,但他们都希望给自己的父母留下一个“乖孩子”的好印象,报喜不报忧,他们不想让父母对自己失望。这些孩子的品性并不一定如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差劲。所以,在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时,班主任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定位和策略,这也是班主任复杂工作中的精细体现。换句话说,非原则性的小错误班主任可以为其暂时“挡下”,做一回“有义气”的朋友,以观后效,但切忌秋后算账。否则,前期的工作成效会荡然无存,严重的话会让学生对你产生不信任感;但原则性的大错误,班主任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以杜绝事态可能向更严重的状态延伸或恶化。
若班主任一碰到学生犯错,就向家长“哭诉”,可能换来的是学生的仇视和不满,甚至有点“思想”的学生会觉得这个班主任“无能”。班主任要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能成为学生的假想敌人。
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无声的批评,也许是班主任工作的另一境界。只要班主任愿意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终究会看到你的真心付出,会心甘情愿地协助你的所有管理工作的,这也许就是优秀班主任的“精明”之处。
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5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蕴含的意义值得我们推敲和思索。作为技工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担当这些技校生的班主任,我觉得,更应该好好琢磨这句话的内涵。
在技工学校,班主任对违纪犯错学生的处理方法各式各样。绝大多数班主任做出自认为可行的处理手段,出发点都是“善”的,目的性也很明确,既让学生产生好的转变,同时提高自己在班级管理层面的“威信”。但如何使学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其所犯错误的严重性,认识到改正错误的必要性,确立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因为教师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学生当下所犯的错误,还要考虑如何减少学生犯错的几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犯错呢?结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最恰当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将犯错的权利还给学生,允许学生犯错,班主任要做的则是如何巧用该方法。
一 从客观条件出发,允许学生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技校生,他们是普通人而非圣人,而且他们是有着学习基础薄弱、自尊心极强、思想行为等自制力差,自信心缺乏的普通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首先必须从心底真正接受这类学生素质(操行)不健全的事实,必须客观公正地认识学生的犯错,在一定情境下允许学生错误的存在或重复犯错。我们可爱又可气的学生正是伴随着这些错误不断成长起来的。
试想一下,若一味地要求学生不犯错误,这符合正常人的生存规律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既然如此特别,就应该有更特别、更新颖的班级管理策略―允许学生犯错。允许从错误中获得各自学习的资源。有成长,有发展,就会有错误发生的可能性,若要求学生不犯错,可能就是在“制造”一个致命的错误―扼杀学生的成长。班主任果断地挣脱固有的思想束缚,大胆地让学生去犯一点错,并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科学地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错误中获得真知,这才是睿智班主任、新时代创新型班主任的做法。我现在带的五年制数控加工班,班级的班训就是“学做真人,学求真知”。并且我一直秉承此理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 冷静分析学生的犯错原因,认真善待学生的犯错
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人类有思想,有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天性能力。学生都是年轻有活力、有个性、对是非概念分辨不是很清晰的一类特殊教育群体,他们有自己“绚丽多彩”的世界,有自己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方法,虽然有时可能很幼稚,有时可能完全悖于常理,让人无法接受或认同,但那是他们的“快乐世界”,班主任只能做出正确引导,而不能加以阻止。正是因为师生间对待一些问题的认识偏差,才导致那层犹如迷雾的隔膜始终如影随形。
允许学生犯错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 学生写检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