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
推荐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1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文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于是当叶子上长了蚜虫,他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后来当邻居劝说时他也是漫不经心,不加理睬。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 在教学过程,我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时,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选择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 本课的优点是: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
本科的不足是:在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没有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老师迁强地让孩子去达到自己的理解答案,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词语句子自己再去探究,我想学生 会改变过来的,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是灵动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存在很多的变数,需要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总之,很多不足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改正与完善。
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2
在品读感悟2、3自然段时,我对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的思想,带领学生更加深入体会。我抓住人物的语言,人物的神态动作来教学。如文中的“盯”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葫芦的集中表现,加以品析。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谈论;当学生谈论到那个人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才导致的后果时,我追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学生回答后,引出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盯”的品析。
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你想读什么角色的内容,然后老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读,再让男生和女生对读,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课文,来读出那位种葫芦的人满不在乎的语气,和后来不听邻居劝告,结果没有收到葫芦后悔的语气。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对课文也非常熟悉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了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掌握的,另外也让学生懂得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 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注意做事情的过程很重要的,不能只注意结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3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 一类字二类字一共12个生字。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在教学其他几个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再安排他们同伴互助学习生字,然后向老师汇报,得到同学帮助的生字是哪几个?有的学生汇报:“邻”字读成了后鼻音,“藤”“盯”字读成了前鼻音,同伴教会了我“哇”字怎么组词。这样经过学生一汇报,我也就知道这些生字是他们难以掌握的生字了。我再把这几个生字当做重点,以多种形式反复地读,例如:1.指名读,读对了大家跟着读,同时表扬“小老师,你真棒!”,2.组与组之间比赛读,3、男女比赛读,4、开火车读。经过趣味性的强化记忆,学生最终掌握地比较好了。这样的生字教学效果使我自己很满意。
当学生和文本接触之后,我提问: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我设计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在教学时让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我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采用角色换位学习体验。“你如果也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蚜虫,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的说的慢条斯理,有的以急切的语气来劝告书中种葫芦的人,有的以叶子和葫芦的关系来用科学道理讲给书中种葫芦的人听。这样的角色换位体验学习法,使学生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4
近几日,我听了几节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梁珊老师讲的《我要的是葫芦》。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上学期,我们学校有个公开课活动,当时我讲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现在想来,虽然说我用了“葫芦藤、叶、葫芦”的剪贴图画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形象化的设计,但这堂课终归是不成熟的,和梁老师的课不能相提并论。
梁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自信,任何课堂突发状况,她都能轻松化解。比如,在讲解“盯”这个字时,梁老师问:“怎么样才叫盯着?”有个孩子说:“眨也不眨,他不累吗?”我以为梁老师会很尴尬的笑笑,没想到她微笑着对这个孩子点头:“是啊,他不累吗?他就是这么喜欢小葫芦!”轻松间转移到了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上。
再比如,在读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梁老师说,一边听一边想,读书就能让我们想出画面,看着画面,配上句子,就能把画面说得清楚、明白。她让孩子们看着图,按照生长顺序说出葫芦的生长过程。或许是因为她提问到了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孩子,这个孩子一张嘴就说藤上结了葫芦。梁老师弯下腰,温和地引导他:“孩子,不着急,怎么那么快结葫芦呀?想一想,这棵葫芦刚开始是什么样的呀。”这个小男孩,看着大屏幕上惹人喜爱的白色小花,他又说有花出现了。梁老师耐心地告诉这个孩子,任何植物的生长都是不急不慢,有它的生长规律和顺序。进一步提示他,刚开始是一颗光秃秃的葫芦藤,后来呢?后来又引导他花的“开放”,直到小男孩把句子说的准确、生动。在大家的掌声中,小男孩坐到了位子上,脸上挂着自豪与幸福。在梁老师的课堂上,他是个幸运的孩子,没有被老师嫌弃,而是在老师的话语中获得自信和鼓舞。这个细节更是体现了梁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高超的教学水平。
其实,梁老师才30多岁。当她站到你的面前时,你一定会认为她是气质的化身。每在讲台上走一步,你都能感受到她的优雅魅力,步步温柔;每一次微笑,都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泉叮咚,流进孩子们心中那条快乐的河流;每一次学习知识点,话语又似太阳暖暖,照在孩子们心中那片绿茵茵的草地上。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更是体现出了对梁老师那满满的喜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有三个感叹号,在让孩子们反复诵读之后,梁老师让孩子在每一个感叹号后面加一个表情。孩子们画得特别有意思,也是合情合理。“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体现的是种葫芦的人对虫子的不屑一顾,所以可以画一个歪着头,用后脑勺看虫子的表情;“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一个开心并露着牙齿的表情出现在了这个感叹号的后面了;“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孩子们轻轻松松体会到应该画一个哈哈大笑并且拍手的表情。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带着这些表情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无意间也就体会到了感叹号的作用。我觉得梁老师在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方面真是别出心裁呢!
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全面的看问题。在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时,梁老师让同桌两个变身为“种葫芦的人”和“热心的邻居”,同桌两个说一说,让他们去体会“叶子上的蚜虫吸取植物体内汁液后,植物会营养不良,小葫芦因缺乏营养而变黄掉落”的道理。
梁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主,充满童趣,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这堂课做到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明白了课文寓意。整堂课亲切自然,我想自己以后的教学之路需要多向这些像梁老师一样的优秀老师学习,心中装满爱,用知识去丰富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5
今天,听了侯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感触颇深。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活跃的气氛,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此可见,侯老师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纵观整节课,课堂教学呈现出鲜明的个性。
《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不能忽视其他方面。
从教学理念上看,这一课突出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侯老师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讨论葫芦的形状,说说自己的疑问,孩子都很积极认真地参与讨论。
从教学结构上看,侯老师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紧凑严谨。由第一环节导入之后,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侯老师采用了指名读注音的生字以及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朗读并认识了生字。接下来带领孩子们观看短片并给出关键词叙述故事,孩子们带着任务去看短片,更加认真仔细了。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第三环节讲读课文,侯老师运用图文与孩子的朗读相结合的方式,绘声绘色地带领我们学习了这一课,葫芦藤、叶子还有葫芦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孩子对朗读由了全新的认识,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技能方面上看,侯老师体现出较强的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如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调节等。其中感受颇深的是侯老师饱含深刻情感的朗读,感染了孩子们;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也让整个课堂活跃积极。
总的来说,这几位老师的课堂都各具特色,有的沉稳有序,有的生动活泼。可无一例外:他们的课堂都体现出他们对教学理念深刻的把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作为年轻教师,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需要向各位教师虚心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听《我要的是葫芦》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