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0篇

若水4371 分享 时间: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以下是小编准备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

想想自己毕业快三年了,作为一名师范类的中文系毕业生,自然而然的走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岗位。很庆幸自己还生活在校园中,这样感觉自己还能经常和书本打交道。因为,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爱书,也爱读书!

书,都弥漫着香气。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夏日荷塘中的嬉戏,秋日田野里的散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灵魂的依傍。读书,可以慰藉心灵,让寂寞封存在书香中;读书,可以洗涤心灵,让高尚的人格在书中升华;读书,可以播撒希望的种子。让生命结出丰硕的果实;读书,可以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生命自由飞翔!

读小说,在经典里感受豪气与浪漫;读散文,在优美里感受平实与真情;读杂文,在议论中感悟哲理与生活;读杂志,在故事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喜欢在清晨读诗歌,在脍炙人口中感受音乐美与结构美。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感受到亲情的真挚;刘兰芝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让我感动于爱情的坚强与力量。徐志摩的“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让我想到曾经离开的母校。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感悟到生命与理想的碰撞、在诗歌中沉醉。

风清云淡的日子,独自倚在窗前,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低头一回眸,桌上的书,窗前的树,树叶上跃动的阳光,一起憩息在心灵中。蓦然回首,生活中也有很多无形的书,伴我们成长。母爱是一部书,是世间最美丽的一部书,我们的一生都沉浸在她的润泽呵护中,父亲是一部书,一本厚重的书,我们要用一生去读懂它,读懂那如山的父爱。朋友是一部书,一部精致的书,共同记录下了友谊点滴。家乡是一本纯朴的书,却又是根入心底的书,“落叶归根”是对家乡的眷恋,“家乡魂”又是对家乡的热爱,读懂这部书时,我们也明白了“一方水土一方情,月是故乡明”的真谛。

夜半,回味形形色色有形的书和无形的书,让梦境也丰富多彩,真是“夜半有梦书当枕”啊。有书香的地方就有美丽,心灵也会在书中憩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来诠释生活,但在书里却可以发现生活的真谛。

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读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

读书的好处当然很多,我个人认为,对教师而言,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除了应该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要读名家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更深的启迪。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当然,读书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性有选择地阅读。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匪浅。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真的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喜欢读书,让读书来提升我们的品质,促进我们成长。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2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3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所以我们各班级在每个活动前后的环节衔接很乱,幼儿常常在班内追跑打闹,教师要一刻也不能闲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体的喝水,集体的上厕,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没有自主的空间。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这样一来,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看、可以说、可以玩,多了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两节活动课间的环节就显得顺畅多了。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如上阅读活动,就放一张书的图片和一张小椅子的图片,幼儿一看就知道老师需要他们搬椅子到上阅读的地方上课。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做到让幼儿预知下面的活动,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幼儿从小学会有计划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时间,形成有序做事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帮助。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4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5

当班主任,总有一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班级经费,要收取保管;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并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几位捣蛋鬼又会生出些许是非,直搅得你焦头烂额。为了让自己更轻松的、更快乐的干好班主任这个工作,能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我在书店里苦苦寻找着……在购书导购员的推荐下我买了一本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的书。从这本书中它给了我强有力的回答。

魏老师以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全面介绍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班主任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它寓大道理于小故事之中,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蕴涵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他的书中首先谈的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少抱怨环境,多改变自我。”要求我们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生活乃至对待生命。要多互助,少互斗,多商量,多挑重担,少推责任。其实说穿了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的根本。

魏老师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称之为科学管理班集体。对,这就是科学。我不能说为什么这是科学,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就是科学。他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又有一半多的时间外出讲学、参加会议,而他的班级却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事实是最好的证明。书中第三章科学管理班集体、第四章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第七章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等,给了我育人的启迪,帮我打开这因循守旧的大脑,帮我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深深体会到: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浇灌,让他们的心灵绽放出真诚善良、美好光明、积极向上的花儿。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即使有很多恶习的、心理阴暗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从而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摒弃自己不良行为的强烈愿望,最终被引入一个全新的阳光地带。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6

读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看书的范围很广,小说、散文、杂记、传奇等等。

深夜,一盏台灯柔柔的光芒,伴随着袅袅的茶香,虽然也有些寂寞,但感觉就像是在品香茗,出入口略显苦涩,细细品过之后,却有一丝的甘甜与余香在口中久久不散。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那惊心动魄的情愁、感天动地的亲情、至死不渝的爱情,使我如身临其境,我会随着故事的发展与主人公们一起笑、一起哭……书让我看到人性中至纯至善的一面,也让我体味到了人性中的弱点。

在更多的时候我会读一些中国的古诗词,在诗中优美的词句之中可以让人忘却烦恼。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让我向往;李清照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让我钦佩,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种对待富贵不卑躬屈膝的正直让我敬佩。还有很多很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无奈……都使我沉迷不已。

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好的自然也就有坏的。读书也是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沉溺于书中世界无法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父母老师失望不已。但是到了后来,也许是父母的白发,也许是师长的教导,或许是我真的长大了,我渐渐认识到读书是为了明理,而不只是消遣。我们应该从读书中获益,而不能反受其害。喜欢读书未必不好,但如果不加选择或过分迷恋就变成坏事了。

书中的世界广阔无垠,又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爱恨情仇。在书中可以让我纵横在无限的时间里,去体会从古至今形形色色人们的生活和故事,读书也是我减压的一种方式,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书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7

八月十六日,杨校长带领着金茵小学和现代双语学校的老师们,来到了日照,来到了我们金海岸小学。并在这儿,同我们一起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学习和交流。专家们引人入胜的报告,老师们充满教育智慧的发言,王校长精彩的课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回忆这一天半的学习交流,感觉需要写下来的记忆亮点很多,收获很大,下面,我从以下三点,来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 只有坚持不懈的读书、写作,才会有专业的成长。

“感受灵魂的力量,分享心灵的震撼,回归本真的诉求,挑灯夜读,对话生命,此中的滋味,在掩卷后,日益真切。”-------这是李教授,在报告中所说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并深受感动,只有一个倾心阅读过,并在漫长的岁月中,品味出阅读之美妙的人,才能如此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阅读的灵魂。与李教授相比,我曾经的阅读,功利性太强,而享受性稍弱。也许是工作忙碌,也许是家庭繁琐,每每捧起书本,为的是急于寻找方法,解答心中的教育困惑,为的是完成今天“我读过书了”的心理安慰,为的是写出学校需要的读书体会……。这样的阅读,没有生命。

李教授说:“学会慢慢走,等一等自己的灵魂。”,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曾几何时,为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宿舍里拿着小手电,对着敦煌石窟的王圆箓,悲愤交加。曾几何时,拿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看着山羊从天而降时,笑得流出了眼泪,那是少年时的阅读,那是滋润我生命的阅读!这些年,我走的太快,竟然忘记了等等自己的灵魂。真正有营养的阅读,是涉猎广泛,丰盈生命,拥有阅读的热情,经过岁月的积累和沉淀,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必刻意去寻找,已然在心里。

李教授介绍了四个系列的阅读书目,分别是一天读的,一周读的,一月读的,直至一生都要反复阅读的书,每本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思着生命,凝聚着智慧。

通过报告,我对写有了新的认识。写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每天都写,从不间断!像报告中提到的,每上完一堂课,都做一次记录。这样日积月累的写,才是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不敢保证自己有这样的毅力,能一天不落地书写我的教育生活,但是,我会有这个意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书写。

二、 发挥自己的长处,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

这是来自金茵小学的智慧浪花。金茵双语学校共有七位老师做了报告,每一位都非常出色,有的与学生及家长之间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有的在教学管理上科学细致,有的在生本课堂上,颇有研究。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金茵老师的观点,她提出,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最擅长的是什么?学校的特色是什么?怎样将我的特长同学校的特色相结合?是呀,简单的三个问题,准确地指出了,一,学校的发展,该怎样对教师因材施用。二,作为个体教师的成长,该如何借助学校这个大平台。关于第一点,我们的学校领导已经做得非常好。而第二点,作为教师的我,却从未认真思考过。金茵的老师,给了我这样的思考,我会好好考虑,在以后的工作中,给自己一个定位,给工作一个目标。

三、 在精神上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在这次的读书会上,又一次见到了常丽华老师,听到了她的报告。她那熟悉的笑容,优美的音乐,带领孩子们走向卓越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常老师说:“卓越,是你们唯一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一句很霸气的话,却说尽了常老师对孩子们付出的心血。还有什么样的爱,能比得上,要孩子快乐着走向卓越呢?因水平有限,不敢盲目地去模仿常老师的做法,但常老师始终站在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孩子,给予每个孩子以平等,尊重与爱;这些都值得我学习。

陈跃红校长的课,让我耳目一新,课前与孩子们幽默的交流,课前课后,孩子们明显的进步,教学资源的挖掘,课堂上意外出现的“皇榜”,以及陈校长个人深厚的文化积累,都让我在赞叹之余,深感敬佩。这样学识渊博,触类旁通的教师,正是孩子们所向往的。

榜样的力量,给了我不断充实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动力。

假期的读书会结束了,短短一天半的时间,我却感觉像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给沉闷懒散的假期生活,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不断激励着我:读书,学习,积累教育智慧,不断成长,作为教师,这是一生的课题。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8

报纸版面创意,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它需要编辑有着“十年磨一剑”的功力,博览勤作,使得其创意看似信手拈来,但却是自然皆成美妙文章。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文和图作为报纸版面的两大基本元素,成为了我们进行报纸版面创意的基石。

然而,今天摆放在你我面前的报纸,已经具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对文字版面设计几近思路枯竭的今天,人们将报纸版面创意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图片的运用,而图片的涵义也正悄然改变着。从过去仅仅指“摄影图片”,扩充完善至如今汇集了“照片”、“漫画”、“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的集合体。图片的功能也从过去简单的一种新闻形式、一种版面美化手段,上升为吸引读者注意力、提高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进而成为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大要素。

“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前新华社社长穆青把文字和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比作腾飞的两翼。1999年《天津日报》提出“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以新闻带记者,以及着带队伍”的操作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天津日报》在一年后的中国记协版面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事实证明,我们对于图片在版面创意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正在一步步加深。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报纸后的“第一视点”,是版面和读者的“第一接触”,这时图片对版面最大的贡献就是抓住读者的眼球。新闻图片是报纸版面的眼睛,要做到直逼人眼、光彩夺目,要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强大的吸引力,使读者在“五步三秒”内产生继续读报的欲望。

正因如此,我们对图片内容和运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样的图片是报纸需要的好图片呢?真正好的图片,要能够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角色来激活整个版面,要能够成为版面创意的精灵,这一点在现今报纸的体育版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新闻图片在报纸体育版中发挥着无法取代的重要的作用。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时时刻刻关注的焦点。竞技运动,则是在动感中体现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技巧之美,而作为印刷媒介的报纸,怎样才能让读者拥有置身于赛场之内的现场感呢?大量运用新闻图片正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最佳的途径。

但是,怎样才能避免盲目追求新闻图片数量、忽视报纸版面整体设计而产生的图片运用多而乱、图片冲击力不够等结果呢?我根据自己所学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结合对《报纸版面创意艺术与电脑编辑》、体育新闻报道领域内较为前沿的《体坛周报》和各大报纸体育版的精读、选读,对于报纸体育版新闻图片的应用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首先,体育新闻报道应形成版组。

国外综合类大报的惯用方法是将体育新闻报道单独列出形成版组,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有机的组合,既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又方便不同需求读者的选择性阅读。

第二,以图片带版面。

“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正如《天津日报》的思路,在体育版的版面创意中,以“图片带版面”的上乘之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而若想达到以“图片带版面”的效果,无论是独立的新闻图片还是配片,都必须至少具备两特点:一是图片本身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即使是配片也应如此,读者读了文字新闻之后,还可以在图片上再得到一些未知的新闻信息。第二是要有美感,图片既是具有新闻性的,也是有美感的,不仅是图片本身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指图片在整体版面设计中,选材的切题,最佳的的编排,独到的视角等等。只有具备以上这两个特点,图片才可能成为带动版面创意的精灵!

第三,应重视图表的.运用,必要时后也可采用漫画等形式。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大量的比赛时间、比赛双方力量对比、比赛结果等较适于以图表形式来表达的信息。各种形式的图表,再配以精心设计的电脑制图,将会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体坛周报》经常使用图表来向读者介绍各大比赛的赛程安排、赛事结果,场上各种技术数据统计等。图表形式多样、变化灵活,让读者一目了然,亦可达到“一表胜千言”的效果。

除了新闻图片,漫画也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重要途径,让大家在诙谐幽默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新闻信息,同时也起到了活跃报纸版面的作用,是报纸版面创意中的又一亮点。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9

读思之所灵魂之乐:

这本书分为七章,讲湘军如何攻占太平天国的首都,所以书名叫做《战天京》。序言里面也说了,此书成于非典时期,朋友们在北京无事可做,轮流在各家吃饭,谭伯牛在席间给大家讲湘军旧事——他是湖南人,对湘军很感兴趣。朋友里有一位出版人,觉得谭说得很好,就建议出一本书。非典时期正是互联网上各大论坛最火的时候,这本书的原稿,谭伯牛最初也发布在天涯论坛上。边写边跟网友们互动,每天写五千字,很快这本不到二十万字的书就写出来了。

这本书广为人知,全是拜“罗辑思维”的鼓吹。罗胖的推荐词摘抄如下:(姑妄看之,千万别当真)

我至今还记得整整十年前,第一次读完《战天京》时的感觉。

那是2004年,当时这本书首次出版,据我所知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出版。

当年我合上书,感觉眼前豁然打开了一个世界,再一次真切地领悟到什么叫对历史“理解之同情”。

这是一本没有态度的书,没有褒贬爱憎。作者谭伯牛像一个外科医生,冷峻地割开曾国藩人生走向巅峰的10年历史,解剖其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牢笼。

这本书没有迭起的高潮,没有立不世之功的荡气回肠。有的只是对书信、奏折、史料的静静爬梳。而大量的名人八卦掌故,让这本严肃史书并不乏阅读趣味。

市面上写曾国藩的书非常多,这也许是其中销量很小的一本,但却是最独特又颇值得玩味的一本。

在隐迹江湖多年之后,经过谭伯牛先生认真修订,《战天京》在罗辑思维复活了,并且独家首发两个月,目前已全部售罄,永诀江湖。

如果你购买了,我很想知道,当合拢它时,你又会发出怎样的一声浩叹……

内容梗概:

从最后集结成册的书来看,各章间有一条暗线关联,那就是围绕湘军发展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终结。但其实每一章甚至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拿出来单独阅读,独立性很强。

第一部分“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讲的是湘军如何建立。本部分的题目来自曾国藩被围困于江西时的奏折。彼时,日后的文忠公正被太平军围困于鄱阳湖内,眼看太平军封锁湖口,并在陆上完成对湘军水师的合围,曾国藩苦坐待援,但湘军名将相继陨落。不仅剿匪无望,更是险些送命于此。多年后王闿运写《湘军志》时说:“曾国藩在江西实在悲苦,现在想来,仍让人忍不住流泪。”可见从组织一个地方的团练,到整合湖南省内资源后出省剿匪,曾国藩能取得日后的事功,绝不是一帆风顺。这其中的起承转合和内心的挣扎,是充分诠释创业艰难的鲜活案例。

第二部分,话锋一转,讲到当时清廷最高层的夺权斗争。“肃党”和“后党”之争,其结果毫无疑问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走向。在论述夺权双方的时候,包括本书在内,经常提到一个很重要信息是肃顺本人虽然身为满人,但其实是个大汉族主义者。他觉得满族不行,亲近汉族官吏,包括他的智囊团也都是汉族人构成。然而,站在今天回溯慈禧掌权后的人事任命,其实依托汉族大臣也很多,不然何来日后“同治中兴”“洋务运动”呢?

第三部分终于切入正题,战天京。从前三部分的体例来看,相当于头两部分先讲背景,第三部分再讲攻陷天京。然而,因为背景铺垫的薄弱,对于不太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第三部分直接跳到“战天京”显得非常突兀。这里也暴露出谭伯牛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历史写作者在论述一个历史事件时逻辑的片面和叙述的生疏。不过考虑到本书书稿最早发表在天涯论坛的历史专门版块“煮酒论史”上,第一批网络读者们大概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能够很自然地在谭伯牛的叙述中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相关联,所以并没有展现出阅读障碍,最终书稿成为目前的样子,也是很可以理解了。从这里的分析,也能够理解上述本书章节文章之间相对较强的独立性。第三部分,讲曾九在整个湘军的支持下,如何用笨办法抢得攻占天京的头功。这其中涉及的背景事件也颇多,包括但不限于曾九爷的成长,李鸿章创立淮军,各湘军如何抗命不遵等。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在本部分最后讲攻占天京。依然是因为本部分内文章的独立性很高,可能对于知识背景比较弱的读者来说,不太友好。

作为一本普及型的历史类作品,写到第三部分,事件描述完,任务也就完成了。可能是为了考虑出版成书的篇幅问题,后面占全书内容更多的几个部分额外讲了有关湘军的掌故。第四部分讲到一个相对较小但很有趣的人物——陈国瑞,这个人在当时可算非常有个性的愣头青。第五第六部分有点像全书的重点,讲左宗棠文襄公,兼述曾左之间的分分合合。最后一个部分讨论曾九爷在攻占天京后到底有没有独吞天京圣库。

曾左是晚清政坛上很重要或者说最重要的两个人,任何作品都没办法绕开这两人。两人均系湖南人,两人均立下不世奇功。晚年的左宗棠跟曾国藩不太对付,他们中间的八卦也颇多。从阅读的趣味性来说,两人确实值得说说。但本身跟“战天京”的直接关系不是很大。

读书笔记:

我十多年前读本书的时候,因为是顺着谭伯牛第二本书《天下残局》读过来,所以后半部分的八卦反而是我更感兴趣的。现在看看,也许这恰恰反映出网络文字到实体书的一个显著特征——趣味性。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战天京》是谭伯牛的第一本作品,功力还是弱了些。

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第一手的所谓的史料,出自当事人的信件和来往公文。需要注意的是,他所引用的史料不是从故纸堆里自己扒出来的,而是别人整理好单独发行出版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好同时读止庵的《神拳考》。止庵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写这么一本书关于义和团的泛历史类作品,他的研究方法跟谭伯牛有些共通,也是利用些现成的整理合并后的义和团史料,也引用了很多原文。使用别人编辑好的史料合集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很方便,主题很明确。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材料往往很片面很孤立。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太平天国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内战,在当时的很多事情都与此关联,并且,从微观的角度或者“地方史”的角度影响和折射太平天国事件。但这其中的史料,因为并非直接相关,是不太可能被收录进任何史料合集的。

这个问题说到底关乎历史学研究的视角。历史研究有广度和深度。从广度来说,关于太平天国,或者说太平天国失败的很多背景,都需要考察。谭伯牛应该是已经意识到想谈“攻占天京”,必须从湘军的崛起开始,但因为他关注的重点在于湘军,所以相对而言忽视了太平天国的发展这一重要背景。其它相关的重要历史背景,比如祺祥政变也需要单独考察。从深度而言,作为一部十几年前的普及型历史作品,也没必要在历史研究的深度上苛求太多。但每个读者在阅读历史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研究的视角这个问题。

在做此次分享之前,我专门检索了《战天京》的读书笔记。非常有意思,十年前,关于《战天京》的读书笔记非常少,而在“罗辑思维”把这本书炒火之后,读书笔记就很多了。多数跟罗的口径一致,都在说这本书好,有些不懂的人,竟然说这本书可比《万历十五年》。我检索到的,只有一个人说,买这本书上了当。那个人是真正地正儿八经读过历史著作的,他以为《战天京》是一部严肃的著作,但读了之后吐槽说,注释怎么如此粗糙,表述怎么这么随意。关于这两点,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应该都能体会到。

考虑到在这读《战天京》的朋友们,有部分也同时在另一个群里一起读《大门口的陌生人》。翻一下两本书的注释部分,就可以发现魏斐德的作品,所引用的史料不仅仅是第一手资料,而且很多资料的来源渠道复杂,为的就是可以相互印证。其中的巨大差异,在对比《战天京》和《神拳考》的引用后,显而易见。

当然,以蜚声中外的汉学家的作品来对比《战天京》并指出其不足,这本身就存在严重的不公平。谭伯牛是一位历史爱好者(业余研究者),《战天京》是他写的第一本书,这两个先天不足说到底也就决定了这本书不能作为严肃的历史作品来读,更不能以此为标准苛求之。另外,从成书的起源来看,这本普及性的作品来自给朋友们讲的故事,很多史料相信也是他在落到文字的时候,想尽可能地让文章严肃起来,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努力。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0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但要读书,还要多读好书,多多益善,获得真正的成长。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习充电,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才能在将来的人生中,更好的掌握好自己的命运。科技改变生活,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自己。意气风发的我,拿起集团公司赠送的《刻意学习》一书,读着读着忽然间就着迷了,看得我爱不释手,备受鼓舞,受益匪浅。这不但是精神粮食,还是文化大餐,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所谓:持续行动让你人生逆袭,行动和学习是成长双翼。

书中娓娓道来,要持续行动,不要自我感动;说简单点,就是读书学习要克服畏懒的思想,注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日积月累,就会苦尽甘来,水到渠成。《刻意学习》首先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掌握学习技巧,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要学了一点知识,就把自己感动了,要持续行动,长期坚持读书的兴趣,通过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知识面。

书中紧接着又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如何积聚,让我们知道了爱学习的秘密,如何学习与在学习知识中享受。有人说,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能够思考问题,是高级动物。不管怎么说,如果有再聪明的大脑,不爱学习,不动脑筋,那也是惘然。要触发学到知识的感觉,学习没有近路可走,唯有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刻意学习》中提醒读书人,学习不光是要努力记下知识点,还要反复实践操练。要向该书作者学习,起早贪黑地学习,长期坚持,掌握知识,做到运用自如。

读书使人明事理,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其实,生活就像是一幅画,有的人画出了春天的生机,春暖花开;夏天的绿荫,清凉一夏;秋天的收获,硕果累累;冬天的希望,充满期待。而有的人却画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凉,冬天的悲哀。读书学习,就是不断追求人类文化文明的一种态度,更是我们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人们对生活无比热爱崇尚的文化精神。

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在别人眼里,它却是比精神支柱还要宝贵的东西。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先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在浩翰的书海中,我们一次次地吸取着书的精华,一本本好书知识学习的吸收,灵活运用,这会让我们更加飞快的成长,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出人头地。

在20多年的工作中,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读书看报,这让我们能更加在书的沐浴中成长进步。在书海中,道理是星罗棋布的:勤奋学习的道理;关爱老人的道理;孝敬父母的道理;成功成才的道理;爱岗敬业的道理……让我们能好好做人做事的书很多,很多。我们也将在书的海洋中继续前进,学习学习再学习。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毫不出众,埋头苦干,数十年如一日,待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常人难以达到的成就,让人望尘莫及。

正如《刻意学习》书中的作者所说:“你不必经历所有的事情,你不必遇见所有的人”的观点,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立足,必须有过人之处。遇见读书,不是《刻意学习》而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寻,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不能盲目地乱撞,只要有这样考试,才能稳打稳胜。“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华罗庚的亲身体会,意思是学贵在勤。自身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奋的精神,学习要勤,就要忌“懒”,忌“惰”。懒惰是人的本性之一,稍不留神就会表达出来。所以大家要时刻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谋事忌惰”。勤奋学习,贵在坚持,乐在学习。

学习也要掌握方法,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盲目的,也是撞回头墙的。除非你是幸运的。但幸运并不是时时光顾的,所以,最保险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这表明学贵在思。假如你的学习没有达到效果,那么就必须反省一下自己最近学习态度是否有问题,学习方案是否有不足,是否有重要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我们要相信自己是一只高飞的鹰,展翅高飞。

我们应当拓宽学习的知识面,更加广泛的阅读,学会挤时间阅读,并且将阅读的内容学以致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服务自己,回报社会。另外,我希望大家也能像《刻意学习》的作者一样,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读书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读书是灯,照亮前行的路;读书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同事们,为了我们的将来,现在赶快行动起来吧,《刻意学习》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如今,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我们是否有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甚至还有人会去轻生,多么愚昧的举动啊。想想国外战乱国家的人民,他们能生存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他们一样渴望回到正常的社会中去生活学习工作,这也是他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拼搏要追求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对于那些人们,我不知他们领悟到了什么。生活中是存在着千千万万个困难,但也共存许许多多的精彩与幸福,我们应该去挖掘去体会,那我们才会得到更多。同时,我们要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提供给我们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我崇尚着我现在的生活,尽管它很普通,不是什么达官贵人的生活,也不是光艳照人的明星生活。但是,我热爱生活,热爱中国交建;读书写作就是我梦想,我要用我笨拙的笔去创作,写出自己最精彩的人生。生活可以彩排,人生没有彩排;最后,我把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先生的一句话赠给大家:“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让书香溢满中交,让学习成为习惯。集团公司真是用心良苦,我们要倍加珍惜,努力工作,为集团公司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与贡献。通过这次公司领导对广大干部职工知识学习的关爱,培养职工们的兴趣爱好,不但充实了业余生活,还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何乐而不为呢?工会赠送给大家这本《刻意学习》,希望大家刻意学习,热爱祖国,积极工作,持续行动,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进步的快乐,享受知识的快乐。让我们珍惜当下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锐意进取,只争朝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0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