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小学 > 二年级 > 二年级语文夜雪常用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夜雪常用知识点

若水0 分享 时间:

二年级语文夜雪常用知识点归纳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触觉、视觉、感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级语文夜雪知识点,欢迎阅读!

二年级语文夜雪常用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夜雪知识点

注释:

⑴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⑵重:大的意思,指雪下的很大。

⑶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赏析: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年级语文夜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通过观察到的几样事物,推测出屋外下着大雪,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景物和由此及彼进行推测的兴趣。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凭借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在读读吟吟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往往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体验,就会触发他们的灵感,也许,一首隽永美妙的小诗就在笔下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清新的、雅致的小诗,题目叫《夜雪》。(板书诗文)

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2、诗一定要吟,(板书:吟)请同学们出声吟上一遍。

二、初读诗文

1、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相机解字)

衾(qīn):被子

碰到不认识的字词,要记得请教,或向“无声的老师”请教,或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要能“多种渠道学语文”。

2、再出声吟上几遍。

3、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反复朗读)

①指名一生朗读,评价:好的,你把古诗读正确了。

②再指名朗读,评价:不错,你把古诗读通顺了。

③谁能学着他的样子再来读一读,(点评学生朗读,如声音响亮、声音清脆悦耳,同时发现并评价: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在听同学朗读时,神情专注,一边听,一边默默地在跟读。他做到了“眼到、耳到,口到”,他很会学习。)

④谁愿意再来读读?(再指名朗读,评价:好习惯要学以致用,很多同学都学到了。)问:你吟后有什么感觉?

⑤如果带着自己的一些体会来读,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棒!

谁也愿意来试试?再让一些学生吟诗,谈感受。适时点评。

点评语如:你不但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而且在读诗时带着表情,真不错!

同学们,我们在学古诗时,不仅要吟,还要用心地诵,(板书:诵)做到边吟诵边记忆,这才叫会学习。

⑦自己用心读读,能记下了吗?再抽诵。

⑧齐诵古诗

三、细读古诗

古诗光吟诵行吗?你还想干什么?(引导学生说怎么学古诗)

对,还需了解意思,这叫“解意”。(板书:解意)

A第一环节:整体感知

1、把自己当作诗人,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看能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轻轻地读,然后细细地想一想)

2、这位同学很好,自己自言自语地把这首诗的意思一行一行地说一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你说得对不对等会再说,但是你要自言自语。

3、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用“我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四行诗句。

4、这首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认为自己读得懂的请举手,我来看看。不一定要读得很准确,这首诗大体的意思我懂的就举手,越来越多的手举起来了。读得懂吗?好,手放下。

5、好的,一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把握,老师提三个问题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读懂了。

B第二环节:细读深究

6、第一个问题:诗的题目叫《夜雪》——晚上下雪,懂吗?那我问你:晚上外面下雪,诗人在哪里?他干什么?从这首诗找到答案,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说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他在哪里,说准确了。

7、学生交流,引导说话。(抓“衾枕”一词)

(“已”,这是“已经”的“已”,忽然之间,诗人很惊讶地发现盖的这个被子和枕头忽然变冷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如果你读得懂,你会发现诗人正在床上睡觉,明白了吗?)

8、第二个问题。诗人既然睡在自己的被窝里面,他又没起床,外面下雪,他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一行一行地读一读,你能不能找到依据?每个同学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这个地方就是讲外面下雪了。读书、读诗要越读越聪明。

9、学生交流:(用上“我是从……中看出来的。”)要点如下

①老师手指“见”,这雪映照在窗户上,看到这窗户是亮的。所以这里是什么字啊?“见”,看到了对吗?他通过视觉发现下雪了。这是第一处,读得好。还有吗?(板书:视觉)

②从“时闻折竹声”的“闻”字看出。这是听觉。

竹子一般都是很有韧性的,要很重的东西压着才会断。现在应该是冬天,冬天的时候,雪越积越厚,才会把竹子压断的。(板书:听觉)好,现在能发现的同学是会读书的。

(难点是启引学生从一、三行中体会)

③从“已讶衾枕冷”的“冷”字,这是触觉。(板书:触觉)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不下雪,被窝里面睡到天亮都是温暖的。但突然之间下了一场雪,被窝就冷了。这个“冷”是什么?这是人的一种触觉,脸接触到了枕头,身体接触到被子觉得冷。一个“冷”感觉到下雪,还有吗?

④从“夜深知雪重”的“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判断,是一种知觉。(板书:知觉)

10、小结并齐读古诗:

你看,每一行诗中都能看出外面在下雪。茫茫的黑夜里下起了雪,我们一起读一读。

11、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写雪的诗句?

(《江雪》《别董大》《绝句》《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等)

12、学习表达方式

问:诗人有没有直接写外面黑夜里面的雪下得怎么样?雪花飘飘,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描写?他是怎么写的?和我们一般人写的雪有没有不同?

这叫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就是借用其他的事物来写这个雪。他是通过自己的触觉、视觉、知觉、听觉来写出外面下的是一场雪。

13、再次齐读古诗。

14、问题三:这是一场小雪还是一场大雪?每一行当中都要找依据,你找得到依据吗?

15、学生交流,要点如下:(依学生交流圈画下列字)

①“讶”

②“明”是不是雪落在窗户上?(应该是白茫茫一片,才会明亮。)

③“重”为什么用“重”字?比较“飘、大”,体会雪之大。

理由如下:堆积故重;

前后联系,更重要与下句“折竹”呼应,与上句“讶”呼应,冷气重,都冻醒了。

④“时”折断一根竹子吗?可见是大雪。(朗读,读出雪之大)

16、小结:好,刚才我们通过“讶”、“明”、“重”、“时”这些词感受到这是一场大雪,所以我们说古诗当中每一个字它都能传达出一层意思,都能表达一种感情,也能营造一种意境。现在我们再来读这首诗,注意把这些圈出来的字体会一下,你的朗读感觉就会不一样。好,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

四、再读悟境

过渡:吟诵了,解意了,你还想做什么?(板书:悟境)

“悟境”就是要用我心感受古诗呈现的意境、诗人的心境。

1、学生轻声吟诵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夜雪给你的感觉?

①指名学生交流:先交流感觉再读诗,读出自己交流的感觉。(2-3名)

②再指名学生先读,让大家猜猜什么感觉。

(板书:冷、大、重、美、静反衬)

3、诗人很厉害,短短的20字的小诗,融入诸多感受,我们同学更厉害,读出了许多体会,齐读古诗。(依学生回答的感觉指导朗读)

4、闭上眼睛,现在把自己想像成诗人,躺在床上,头枕着枕头,身盖着被子,睡到半夜突然之间被冻醒了。一看到窗户亮起来了,是不是天亮了?耳边不时传来竹枝折断的声音……这个情景想象一下,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来吟诵一下,好吗?不看这首诗,“夜雪”——把自己作为诗人,齐。生齐声吟诵。

五、积累古诗

你还想做什么?(了解诗人,积累古诗)

1、猜猜这首诗是谁写的?提示: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老人小孩都读得懂,但是又很有情趣,很有意境。(板书:白居易)

2、学到这里,你觉得还可以做什么?(板书:积累)主要指“背”和“写”。

会背吗?(看好诗文,再次齐背一遍)

会写吗?(学生打开自备本,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写完了要检查,这是一个好习惯。

4、再依自己所默写的古诗齐读。

六、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如果让你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该自么学习呢?

2、作业

①再读白居易的诗,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②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写写你眼中的雪,到时我们再交流。

附板书: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吟诵

↓复见窗户明。

解意

↓夜深知雪重,侧面描写

悟境反衬

↓时闻折竹声。

积累

二年级语文夜雪练习题

1、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

答:诗人从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方面来表现雪重(大),三处不着一个“雪”字,这是侧面描写的艺术方法。

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答:此评恰当。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已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不仅是因为“衾枕冷”,更多的是借“夜雪”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暗示谪居浔阳(九江)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


二年级语文夜雪常用知识点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习资料

二年级语文春夜喜雨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教案模板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

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模板

小学二年级语文《雪趣》教案范本四篇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大全

9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