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小学 > 四年级 >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归纳

若水0 分享 时间: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常用知识点归纳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形状是枝状六七根细丝,每根像蜗牛的触角。你知道怎么整理有关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欢迎阅读!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原文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课文主题:

本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课内问题: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第2自然段观察爬山虎的叶子

刚长出来的叶子:颜色——嫩红一嫩绿

长大的叶子:颜色——绿得新鲜;

排列——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3自然段观察爬山虎的脚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嫩红

◇第4自然段观察爬山虎怎样爬

爬墙:“触”“变”“巴”“拉”“贴”

变化:“细丝、直的”——“小圆片、弯曲”

◇第5自然段总结爬山虎的脚对墙的依赖关系

没触着墙:枯萎

触着墙:牢固

多音字:

鲜:xiān鲜花  xiǎn鲜为人知

铺:pù床铺  pū铺上

空:kòng空闲  kōng空洞

曲:qū弯曲  qǔ歌曲

生字组词:

虎:老虎 猛虎 虎牙 虎口 虎将 爬山虎

操:操劳 操持 操守 操场 重操旧业

占:占有 占领 占用 攻占 占优势

嫩:娇嫩 柔嫩 嫩芽 嫩绿 细皮嫩肉

顺:顺利 顺风 顺序 顺心一帆风顺

均:平均 均匀 人均 均衡 势均力敌

叠:重叠 叠加 堆叠 折叠 重峦叠嶂

隙:间隙 缝隙 空隙 嫌隙 无隙可乘

茎:根茎 茎部 茎叶 块茎 枯茎朽骨

柄:叶柄 把柄 笑柄 斧柄话柄

萎:枯萎 萎谢 衰萎 萎缩 萎靡不振

瞧:瞧见 瞧病 瞧不起

固:牢固 坚固 固体 固然 固执己见

反义词:

注意——忽略 新鲜——陈腐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 牢固——松散

近义词:

舒服——舒适 均匀——匀称

空隙——间隙 拂过——掠过

好看——漂亮 仔细——认真

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

相当——非常 牢固——坚固

形近字:

操(操场)噪(噪音)

占(占领)站(站立)

舒(舒服)抒(抒发)

茎(根茎)经(经过)

萎(枯萎)委(委员)

瞧(瞧见)憔(憔悴)

词语解释: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空隙: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

拂过:文中指风轻轻吹过爬山虎的叶子。

叶柄:叶的组成部分之一,连接叶片和茎,长条形。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逐渐:渐渐。

相当:表示程度高。

牢固:结实;坚固。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教案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⑴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⑵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⑶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⑷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⑴ 观察细致。

⑵ 要抓住特点观察。

⑶ 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⑴ 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⑵ 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我的班主任作文600字10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四年级语文说课稿万能模板

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6篇

主题阅读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案例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10篇

90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