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知识点

若水0 分享 时间:

《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知识点,欢迎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原文

战国时候,秦国,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壁。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壁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要让他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

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召:召唤 召集 召见 召开 号召 征召

臣:君臣 忠臣 臣服 臣子 大臣 使臣

议:议论 会议 建议 提议 无可非议

宫:宫殿 故宫 东宫 天宫 少年宫

献:献花 献礼 献血 贡献 借花献佛

诺:诺言 允诺 许诺 应诺 唯唯诺诺

典:典礼 盛典 经典 典籍 引经据典

抄:包抄 抄写 摘抄 抄袭 抄近道

怯:胆怯 羞怯 怯场 怯弱 怯懦 露怯

拒:拒绝 拒聘 抗拒 拒捕 拒之门外

荆:荊条 荆棘 负荆 请罪 披荆斩棘

罪:犯罪 罪恶 判罪 受罪 罪有应得

二、多音字:

将:jiàng(将帅)  jiāng(将来)

强:qiǎng(强迫) qiáng(强大) jiàng(倔强)

划:huà(策划)  huá(划船)

三、形近字:

臣(君臣) 巨(巨大)

议(会议) 仪(仪表)

典(典礼) 曲(歌曲)

四、词语解释: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绝口不提:闭口不言及某人某事。造句:对于昨天的争吵,他们俩都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强逼:强迫。

允诺:应许。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完璧归赵: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也比喻能力高强,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负,背着。

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五、反义词:

进攻——撤退 胆怯——勇敢

拒绝——接受 热情——冷淡

六、近义词:

着急——焦急 商议——商讨

勇敢——英勇 理由——借口

称赞——称颂 允诺——许诺

举行——举办 隆重——盛大

胆怯——胆小 抵御——抵抗

侮辱——羞辱 必然——必定

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的命题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讲述故事,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璧、廉、颇、缶”;会写“赵、壁、骗、怯、廉、颇、辞、缶、卿、削”;理解“胆怯、推辞、侮辱、击缶、上卿、大夫、削弱、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5、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小剧本,并尝试进行排练表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暴力,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2. 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

(1)“将”“相”各指文中的谁?

(2)“和”是什么意思?

(3)课文围绕“和”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有几个小故事,各在哪些段落?

二、带着问题,初读全文

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 全班交流:

(1)“将”指廉颇,“相”蔺相如;

(2)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

①1-10自然段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②11-15自然段讲的是“渑池相会”的故事;

③16-18自然段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3. 梳理第二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和”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相”“将”各是什么样的人?

4.课文为什么用“将相和”作题目?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自由朗读课文。

2. 标注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3. 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4. 全班共同学习

(1)“颇”读pō,不读pó;

(2)书写“璧”时,注意下面是“玉”,不是“土”

(3)书写“辞”时,注意它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舌”略窄稍小,右边的“辛”略宽稍大。

(4)胆怯:胆小。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负荆请罪:表示认错赔礼。

5. 摘抄三个词语

无价之宝理直气壮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节课整理的问题

二、根据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1. 学习完璧归赵

(1)默读课文1-10自然段,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宝玉;

经过:蔺相如向赵王献策,并与秦王面对面斗争;[

结果:蔺相如派人送宝玉回赵国。

(2)深入阅读,认识人物形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②带着问题深入阅读

③在什么情况下,蔺相如向赵王献策?

理解“战国”“和氏壁”“说愿意拿15个城池换这个宝玉”“为难”。

④蔺相如献策时说了什么,他的态度、想法、心情怎样?

理解“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理屈”。

⑤蔺相如怎样把献给秦王的宝玉又拿到手并送回赵国?

“……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是真撞还是假撞?由此你领悟出什么?

⑥你怎样认识这个故事的结果?取得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课文哪些语句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精神品质?有感情的朗读。

三、总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概括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4.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四、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1.提出有价值问题。

2.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① 赵王在什么情况下动身去渑池赴会?

② 渑池会见时,蔺相如怎样与秦王针锋相对?

③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取得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引导讨论,着重体会重点词句,明确当时情况;针锋相对;事情结果及原因。

总结:蔺相如进一步发扬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精神及机智勇敢的品质战胜了秦王;廉颇大力配合,用武力作后盾,双方配合一致。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五、自学第三段。

1、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样和好的,促使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蔺相如和廉颇的行动和表现有哪些感人之处?

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六、总结。

1、迅速浏览全文,思考:

(1)把三个故事连起来看,前一个故事的结果与后一个故事的起因有什么联系,具体说一说。

(2)从课文中找到三个故事连接、过渡的句子,读读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2、评价人物,着重认识二人的品质。

蔺相如和廉颇各自表现的品质是什么?共有的品质是什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3、朗读,欣赏人物的描写。

第三课时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小剧本,并尝试进行排练表演。

板书设计:

将相和

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两个人物: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

廉颇—知过改过主动认错

共有品质: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国家利益


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知识点相关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语文教案模板

《将相和》读书笔记400字优秀范文

《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关于《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

2021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大全

五年级上册语文《将相和》知识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9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