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琵琶行》这篇作品,充满着哀怨的情调,整首歌曲既典雅古朴又荡气回肠,既不忘对人物情感的细致刻画,又颇具恢弘的历史视角,可谓鸿篇巨制、气势磅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琵琶行》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翻译
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次年秋天,到湓浦口送客,听到邻舟有一女子在夜晚弹奏琵琶,细审那声音,铿铿锵锵颇有点京城的风味。我询问她的来历,原来是长安的乐伎,曾经跟穆、曹这两位琵琶名家学习技艺,后来年长色衰,嫁给一位商人为妻。于是我吩咐摆酒,请她尽情地弹几支曲子。她演奏完毕,神态忧伤,叙说自己年青时欢乐的往事,但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在江湖之间飘零流浪。我出任地方官已将两年,一向心境平和,她的话却使我有所触动,这一晚竟然有被贬逐的感受。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一共有六百一十六字,命题为《琵琶行》。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然后整理一下衣服起身站立,收敛(深思时悲愤幽怨的)面部表情。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冷。
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歔欷。
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便一直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琵琶行》创作背景
《琵琶行》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琵琶行》写于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因为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一案,主张严缉凶手,被之前得罪的朝中权贵找了借口,称白居易“擅越职分”,并将白居易贬到江州做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琵琶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
《琵琶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
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琵琶行》作品赏析
第一部份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写遇见琵琶女,而后见其出场的样貌;第二部分从「转轴拔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正面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从琵琶女拨弄大絃、小絃的错杂声中,最后收入「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景物中,彷如瞬间被拉远的思绪,让人倍感思量;
第三部分从「沉吟放拨插絃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悲凉的身世。诗人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以对比的手法谱写出琵琶女用红胭脂染著泪痕和著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第四部分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为君翻做《琵琶行》」,写诗人的迁谪之感。借由琵琶女自述其悲凉身世,引发诗人对自身遭遇,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和,尽管两人身份、地位不同,但是失意飘零之感却使他们在心灵上有了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也是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慨。
第五部分从「感我此言良久立」至结尾,写第二次演奏时,天涯沦落者彼此相通,同病相怜,因而诗人泣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