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脑力提升 > 快速阅读 > 影像化是实现快速阅读的法门

影像化是实现快速阅读的法门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影像化是实现快速阅读的法门

    思考了很久,究竟什么样的阅读才能算是快速阅读。从目前的训练中,初步觉察到“眼脑直映”是快速阅读实现的具体方式。但是“眼脑直映”又要通过什么才能实现呢?我个人以为,是影像化。
    一、为什么使用传统阅读法无法达到一目十行
    要在一眼之内看“到”几百上千个作为抽象符号的文字是可能的,但要在一眼之内默读这些抽象的文字,并在瞬时默读中理解,是不实际的。
    首先,默读的前提是看到文字本身,默读本身又是按照文段的顺序从段落的第一行开始的。且为了保证默读的连贯性,我们在默读时多会采取从头读到尾的方式,包括其中并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和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很多时间,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瞬时的百字或千字阅读;
    其次,我们阅读时,大脑也在工作。“看”的动作由眼睛完成,但理解思考却要靠我们的大脑思维。而若我们还要在“看”的同时默读,则相当于我们在阅读同一段文字时做了更多的工作。多线程的工作让我们的大脑无法在瞬时大量阅读。
    最后,文字材料本身的内容可读性高低也影响我们的阅读速度。对于通俗文学,语言材料一般不会艰涩难懂,阅读也就快些;对于文言文、英语、专业材料等内容,阅读速度也是不能同前者相比的,而我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阅读,也多处于这几者之间。
   二、 为什么影像化能实现快速阅读?
    我个人思考很久,认为快速阅读的实现途径就在于“眼脑直映”,说得通俗点,就是影像化,将看到的语言文字直接转化为动态的影像(注:我以为,经验静态的图像和动态的影像,后者 影像化是实现快速阅读的法门对速读和记忆更有益)。
    我们在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通常一个镜头就可以使我们内心震动,但这个镜头本身可能并没有台词,有的只是音乐和场景。而我们却会根据场景的逐步展现自行脑补出角色未说的话、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剧情,更多的是角色内心的情感挣扎。
    一个动态场景,展现出的信息可以抵过万语千言。柳永在《雨铃霖》中写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此一句,主人公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景便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不需要说有多么不舍,“泪眼”、“凝噎”,语言构成的画面本身便已直击人心。因此,用最丰富而浓缩的方式展现出最多的内容,就是场景画面对观者的意义。
    同理,将要阅读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影像,以多元素(声音、画面、动作)、易理解、涵盖信息量最多的动态影像场景的转换代替传统的文字阅读,就是“眼脑直映”或者说影像化阅读对快速阅读的意义。
    抽象的文字本身并无助于理解,只有文字所代表的语义才参与理解。而影像化的实质便是将长篇抽象的文字转化为最浓缩却丰富全面的语义,从而实现阅读速度的提高。
    三、如何实现影像化阅读?
    既然影像化阅读的实现方式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语义直观的影像场景,联想和想象力就必不可少。
    语义可分为抽象的语义和形象的语义。
    对于抽象的语义,如抽象的词语、逻辑关系,我认为,是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因素。连串堆积的抽象语词需要转化为我们个人所能理解的语义,有逻辑关系的语段更需要我们弄清楚逻辑关系,才能理解文章究竟在讲什么。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行业专著。
    这一类的影像转化通常不是很方便,需要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现象或案例,如文字是“某某年打了某某仗”,我们在脑海里印下的就必须是打仗的形象画面,想象战况的或浩大或悲壮;如文字是“颁布某政策”,我们就要想象一道文书摆在眼前,文书上印着什么样的字……
    对抽象语义的想象是影像化阅读的重要考验,也最能助益速读水平的提升。
    而对于形象化的语义,则相对容易实现影像化。我们可以直接在大脑里脑补出它的影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说和表情包。小说是语言的影像堆积,表情包则用最直白的图像配合文字表达出了丰富多彩的意义。
    总之,快速阅读的实现并不仅仅要依靠眼神的快速跳动,更重要的则是把大段的文字转化为不需要语言理解的影像。我个人认为,最高境界的快速阅读就是瞬间把视幅之内的抽象文字全部转化为有逻辑意义参与的动态影像,并在影像的瞬间转化中完成理解和记忆。眼脑直映,其实也就是把文字影像化的过程,影像化的程度和速度便是影响整体阅读速度快慢的关键。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快速阅读训练感悟,与大家共勉!

相关热搜

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