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生活课堂 > 时间管理 > 什么是时间管理的核心

什么是时间管理的核心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什么是时间管理的核心

  上周参加了一个公开课,主题是时间管理。去的原因是,我很好奇这门课到底讲什么,时间真的能管理吗?在充斥着“拖延症”、“压力”这些词语的生活中,时间到底是什么?
  当然我知道,时间管理的工具很多,什么“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啦,番茄工作法啦,GTD(Getting Things Done)啦。可是这些工具到底有多大用处?
  两个小时过得很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种智能工具在时间管理中的运用。我看到了一个智能手机超级强大的功能,从日程表共享到EverNote的使用,我甚至感觉这个手机已经做到了极致,它可以搞定时间管理的一切。
  我承认,最初我被课程中PPT的展示页面击中了,我从来没看过那么精准的日程安排共享到团队每个人的日历中,详尽到几点几分起床睡觉时间的日志,涉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记录清单……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想一个小孩子拿着铅笔在写清单的场景。可我总觉得,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这些工具,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一天中午,趁午休,我晃到学校旁边的晓风书屋。在结账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一个两鬓有些斑白的女店员:“互联网这么发达,纸质书还能做下去吗?”女店员拿着书,笑笑说:“所以要坚持,慢慢来吧,总有一天会回归的。”那一刻,“慢慢”两个字打动了我,我突然看到了时间在她身上拉长的影子,依然是每天的24小时,但是对于这个书店的经营,计算单位不是小时,不是天,可能是年,甚至是几年。
  时间,既客观又主观。客观之处在于无论每个人处于什么状态,一天24小时是固定的;主观之处在于对时间的调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时间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完美主义、无法坚持、不敢放弃、无法接受懒惰。在我看来,时间管理最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是否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你是否清楚自己做的事情对自己的意义。
  现在的我们,太喜欢追求“快”了,我们喜欢各种APP,喜欢各种工具书,各种模型,各种数字,我们早已习惯用“高效”来标志我们的生活,用“工具”来管理我们的生活,希望尽量在24小时里做更多的事。其实所有的时间管理工具,都只是一个表象,并不是说它们没有用,关键在于你要怎么用这些工具让你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就像书店的女店员,如果她来进行时间管理,我相信,她的日程表一定和别人的不一样,她要做的事情的清单也和别人的不一样。对于她来说,“慢慢”会贯穿到她的每一个日程安排中。所以,成功的时间管理的前提是你不能被工具、被方法所绑架。
  有句话是“每天早晨把你叫醒的不是闹钟,而是你的梦想”,听起来很鸡血,却也实在。有了自己清晰的想法,你可能愿意提前一个小时去上班,去享受自己掌控生活的感觉,而不是匆忙地等待时间的宣判;你也可能依然会迟到一些,但是你的时间充满了缝隙,允许你体验生活中不同的面貌;你可以精准地使用各种APP,帮助你安排好时间,分清主次,让你更高效地工作;你不会把时间花在去思考自己的状态到底是不是“拖延症”,因为你已经开始去做了;你也没空去考虑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你知道,不完美的过程也有意义;甚至,你可以接受自己的“懒惰”,因为你知道,“懒惰”对于此时的你很重要;你也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如何改掉自己拖拉的坏习惯,因为你知道它会挡住你的路。
  所以,时间是你自己的影子,你是什么样儿,时间就是什么样儿;你朝哪儿走,时间也会去哪儿。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