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诗词 > 诗词大全 >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泽璇0 分享 时间: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解读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有哪些?《桃花源记》是初高中必背诗篇,你掌握了多少?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向前行船,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记的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黄发(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的老人

垂髫(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小孩

桃花源记其实是死人国

首先。

主人公渔夫是以捕鱼为生。

为什么熟悉水路的他会不成熟的乱走。

以至于忘记远近?

渔夫通常都是定居生活,

所以理应对四周的水域很熟悉。

为什么,

他会看见陌生的桃林?

第二。

他到达源头过后。

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山的洞口。

山洞很小,

洞口极为紧窄,

到几十步几十米之后才开始宽阔。

而且他自己都觉得里面很阴暗。

那他又是如何在洞外一下就注意到,

有隐约的光?

还有更可疑的是,

阡陌一词,

有通往坟墓的小路之意。

而且竹子与桑树最茂盛的时期,

是七月和五月。

但是,

桃花开的最盛是三月。

外界与村子的时间差不用我说了吧。

再者,

就是他们语言的漏洞,

他们与世隔绝了几个朝代,

朝代变更衣着也应该变化,

而且,

他们与外界从未联系过,

为什么他们的衣着,

与外界完全一样?

那我们不妨大胆的设想,

他们的衣着,

是随着进来的人变化的。

更有诡异的地方,

他出去之后没有信守承诺,

报告了太守桃花源一事。

按理说,

他一路紧凑的做了记号,

应该万无一失。

可他们不仅没找到,

还迷了路。

古代不能解释,

只好归类于迷路。

在现代,

这种现象叫做,

鬼打墙。

最恐怖的是,

隐士刘子冀高高兴兴的前往,

可回来之后立马大病,

并且死于病中。

很显然,

他发现了些什么。

那么是谁要灭口呢?

毫无疑问是村子里的人。

他们是秦朝时死于战乱的人。

而且敌军屠杀了整个村子。

假设这一切设想全都成立,

一村子都是鬼。

桃花源记可能是误入死人国

博主脑洞大开

吃瓜群众们也开启了脑洞工程

瞄一眼评论,背脊发凉……

@Li小姐__:对啊 屋舍俨然是房屋整齐的样子坟墓不就是整齐排放的吗?然后阡陌交通…

@赫敏是花痴: “阡陌交通”,让人想起墓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是祭品;那么“未果,寻病终”的南阳刘子骥,果然是找到了么?

@锦衣夜行青行灯:我一直都是这么以为的啊…不都说黄泉边开花的就是桃树么…桃树辟邪可是整个东方都熟知的梗,用来做屏障…

@木筒子:渔夫进入的桃源应该是一个鬼城,毕竟几千年近亲结婚的话早就剩下一堆怪物了。最后渔夫新来的那个世界就是那些鬼虚构的,跟楚门的世界一样,他被鬼留在了一个世界里,供他们取乐和消遣,毕竟他们无聊了几千年。

@兰台令史腰挂剑:山有小口放佛若有光可能带有佛教关于中阴身见光的说法,而入口进入初极狭有如墓道,人类学对于墓葬规制(墓道—墓室)和子宫(产道—子宫)相近有“死而复生”的说法,后渔人离去,“子宫”通过“产道”而出的“新生/重生”意思。

@大龙Akira:啊,又一个脑洞,其实里面的是场景重现,的确是因为战乱逃进去的那批人的后人,由于近亲结婚和疾病那群人早就死在里面渣渣都不剩,由于山谷环境的铁元素什么的重现了场景(文科生不太懂这个就记得这回事),跟故宫打雷阴雨天还能看到匆匆走过的太监宫女一回事,非特定条件当然再找不到。

122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