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学费高 近5成接受涨20%以下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近日,广东、江西决定上调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海南、内蒙古也召开相关的听证会。各地普遍强调,学费的涨幅考虑了居民经济承受力,同时会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14.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的学费十分高,61.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高,48.1%的受访者能接受学费上涨20%以下,33.5%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有效保证学费上涨不影响到贫困生,72.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提供兼职,同时免除一部分学杂费。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受访者所占比例为34.8%,各地省会城市受访者所占比例为38.6%,普通地级市比例为18.7%,县城比例为5.9%,乡村受访者比例为2.1%。
48.1%受访者能接受高校学费上涨20%以下 33.5%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
调查中,7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的学费较高,其中14.5%的受访者认为十分高,21.7%的受访者觉得学费适中,认为“比较低”和“十分低”的比例分别为1.6%和0.9%。
吕华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公务员,她的儿子目前正在读大学。吕华表示:“大学学费大概就是正常职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工资,为了孩子的教育,一年这么多费用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考虑到孩子的食宿和其他花销,上大学的费用就不是这么便宜了。”
调查中,3.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学费应该大幅上涨,25.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小幅上涨,36.5%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不变,35.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学费应该下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现在的物价上涨非常高,同时高校的工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高校上涨经费维持正常运转,是可以理解的。
学费上涨多少大家可以接受?调查中,48.1%的受访者能接受上涨20%以下,13.4%的受访者认为20%~40%的涨幅能接受,4.0%的受访者能接受上涨40%~60%,1.1%的受访者认为60%以上能接受,33.5%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
大家反对高校学费上涨的理由有哪些?调查中,51.8%的受访者认为贫困生学费压力较大,同样51.8%的受访者认为学费本来就高,没必要增长;49.3%的受访者觉得学费不能保证用到学生身上;48.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学费使用流向不公开,不太信任;36.9%的受访者指出高校一边“乱花钱”,一边“喊缺钱”;34.5%的受访者认为读大学收益降低,就业形势严峻。
家住重庆农村的雷晶是当年县里的高考状元,雷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们当地的农村孩子,用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贷款上学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下子拿出几千元对于有的农村家庭来说比较难,学费上涨,很可能涨出了农村孩子一个月到三个月的生活费,压力还是蛮大的。” 雷晶说,这样有一部分孩子在选择学校时就必须得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学费的价格等。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业国介绍,学费是大学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一方面,社会只有部分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并得到相应的个人收益,对这些人收取部分学费而不是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这是社会公平的需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办学是有成本的,拨款、学费、捐助是最重要的三个经费来源。如果拨款和捐助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日常运行的需要,就只有提高学费这样的选择了。
对于高校学费上涨的理由,53.8%的受访者认可物价水平上涨,49.0%的受访者认可教育培养成本攀升,35.8%的受访者认可办学水平提高,20.6%的受访者认为是学校存在还贷压力,18.1%的受访者认为居民收入上涨了,17.1%的受访者认可大学费多年未变。
72.6%受访者认为学校应为贫困生提供兼职、免除一部分学杂费
提高大学学费的过程,47.0%的受访者认为国家要规定指导范围,45.1%的受访者觉得充分考虑居民的可承受能力比较合理,43.5%的受访者认为应参考当地的物价水平,32.1%的受访者认为一个地区应统一制定,31.1%的受访者认为尊重学生的意见很重要,30.5%的受访者建议严格审定,充分论证,30.3%的受访者认为各个学校能根据自身办学情况制定。
戚业国说,综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考虑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学校学费平均占到办学经费的三分之一比较合理。但重点大学国家拨款更多,倾斜比较明显,教学型大学拨款明显偏少,民办学校拨款更少,学费上涨要充分考虑这样的情况。
吕华认为,如果非上涨不可的话,也一定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至少学费的涨幅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收入的涨幅。
雷晶说,学费上涨可以理解,但是学费上调的原因、资金流向,一定要向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说明,一定要建立一个透明的机制,“上涨的学费要用到学生身上”。
戚业国说,大学学费的使用确实是需要澄清的问题。“目前都是采用全成本估算大学成本,按此讨论学费的高低,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学是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并列的三项大学职能之一,科研和社会服务对学生而言直接受益是有限的,不应该把这些成本全部算到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因此我们主张应当把大学成本摊在阳光下,进行全成本核算”。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学费没上涨压力就很大了,所以高校要完善奖、助、贷学金的制度,尽量不要让一些学生因为学费的高昂,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刘海峰指出。
有效保证学费上涨不影响到贫困生,72.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提供兼职,同时免除一部分学杂费,57.7%的受访者认为助学金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应该提高,50.4%的受访者建议加大伙食费等补贴,41.8%的受访者建议提供免息助学贷款。
缓解办学压力,学校除了涨学费还能做什么?调查中,67.9%的受访者建议压缩学校“三公”经费,59.0%的受访者建议处理学校闲置资产,41.3%的受访者建议向财政申请更多拨款,31.4%的受访者建议校办产业,30.4%的受访者建议社会筹款,17.1%的受访者建议接受校友捐赠。
戚业国说,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地方高校资金压力更大、对学费依赖程度更高,应当首先增加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省份,应当建立专项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其次,可以有序提高学费,但学费提高需要建立大学的成本监控机制,鼓励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直接成本更高的高校,其拨款和收费应当更多倾斜,鼓励提高办学效益。
此外,目前省属高校资金压力最大的来源是扩建的贷款形成的债务,这些贷款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是国家不增加财政拨款、不允许收取更高学费,却要求高等学校不断扩招。目前,高等招生基本稳定了,这些债务也到了采取适当措施由财政化解的时候。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王永琳)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14.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的学费十分高,61.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高,48.1%的受访者能接受学费上涨20%以下,33.5%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有效保证学费上涨不影响到贫困生,72.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提供兼职,同时免除一部分学杂费。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受访者所占比例为34.8%,各地省会城市受访者所占比例为38.6%,普通地级市比例为18.7%,县城比例为5.9%,乡村受访者比例为2.1%。
48.1%受访者能接受高校学费上涨20%以下 33.5%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
调查中,7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的学费较高,其中14.5%的受访者认为十分高,21.7%的受访者觉得学费适中,认为“比较低”和“十分低”的比例分别为1.6%和0.9%。
吕华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公务员,她的儿子目前正在读大学。吕华表示:“大学学费大概就是正常职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工资,为了孩子的教育,一年这么多费用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考虑到孩子的食宿和其他花销,上大学的费用就不是这么便宜了。”
调查中,3.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学费应该大幅上涨,25.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小幅上涨,36.5%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不变,35.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学费应该下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现在的物价上涨非常高,同时高校的工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高校上涨经费维持正常运转,是可以理解的。
学费上涨多少大家可以接受?调查中,48.1%的受访者能接受上涨20%以下,13.4%的受访者认为20%~40%的涨幅能接受,4.0%的受访者能接受上涨40%~60%,1.1%的受访者认为60%以上能接受,33.5%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
大家反对高校学费上涨的理由有哪些?调查中,51.8%的受访者认为贫困生学费压力较大,同样51.8%的受访者认为学费本来就高,没必要增长;49.3%的受访者觉得学费不能保证用到学生身上;48.2%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学费使用流向不公开,不太信任;36.9%的受访者指出高校一边“乱花钱”,一边“喊缺钱”;34.5%的受访者认为读大学收益降低,就业形势严峻。
家住重庆农村的雷晶是当年县里的高考状元,雷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们当地的农村孩子,用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贷款上学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下子拿出几千元对于有的农村家庭来说比较难,学费上涨,很可能涨出了农村孩子一个月到三个月的生活费,压力还是蛮大的。” 雷晶说,这样有一部分孩子在选择学校时就必须得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学费的价格等。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戚业国介绍,学费是大学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一方面,社会只有部分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并得到相应的个人收益,对这些人收取部分学费而不是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这是社会公平的需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办学是有成本的,拨款、学费、捐助是最重要的三个经费来源。如果拨款和捐助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日常运行的需要,就只有提高学费这样的选择了。
对于高校学费上涨的理由,53.8%的受访者认可物价水平上涨,49.0%的受访者认可教育培养成本攀升,35.8%的受访者认可办学水平提高,20.6%的受访者认为是学校存在还贷压力,18.1%的受访者认为居民收入上涨了,17.1%的受访者认可大学费多年未变。
72.6%受访者认为学校应为贫困生提供兼职、免除一部分学杂费
提高大学学费的过程,47.0%的受访者认为国家要规定指导范围,45.1%的受访者觉得充分考虑居民的可承受能力比较合理,43.5%的受访者认为应参考当地的物价水平,32.1%的受访者认为一个地区应统一制定,31.1%的受访者认为尊重学生的意见很重要,30.5%的受访者建议严格审定,充分论证,30.3%的受访者认为各个学校能根据自身办学情况制定。
戚业国说,综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考虑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学校学费平均占到办学经费的三分之一比较合理。但重点大学国家拨款更多,倾斜比较明显,教学型大学拨款明显偏少,民办学校拨款更少,学费上涨要充分考虑这样的情况。
吕华认为,如果非上涨不可的话,也一定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至少学费的涨幅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收入的涨幅。
雷晶说,学费上涨可以理解,但是学费上调的原因、资金流向,一定要向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说明,一定要建立一个透明的机制,“上涨的学费要用到学生身上”。
戚业国说,大学学费的使用确实是需要澄清的问题。“目前都是采用全成本估算大学成本,按此讨论学费的高低,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教学是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并列的三项大学职能之一,科研和社会服务对学生而言直接受益是有限的,不应该把这些成本全部算到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因此我们主张应当把大学成本摊在阳光下,进行全成本核算”。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学费没上涨压力就很大了,所以高校要完善奖、助、贷学金的制度,尽量不要让一些学生因为学费的高昂,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刘海峰指出。
有效保证学费上涨不影响到贫困生,72.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提供兼职,同时免除一部分学杂费,57.7%的受访者认为助学金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应该提高,50.4%的受访者建议加大伙食费等补贴,41.8%的受访者建议提供免息助学贷款。
缓解办学压力,学校除了涨学费还能做什么?调查中,67.9%的受访者建议压缩学校“三公”经费,59.0%的受访者建议处理学校闲置资产,41.3%的受访者建议向财政申请更多拨款,31.4%的受访者建议校办产业,30.4%的受访者建议社会筹款,17.1%的受访者建议接受校友捐赠。
戚业国说,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地方高校资金压力更大、对学费依赖程度更高,应当首先增加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省份,应当建立专项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制度;其次,可以有序提高学费,但学费提高需要建立大学的成本监控机制,鼓励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直接成本更高的高校,其拨款和收费应当更多倾斜,鼓励提高办学效益。
此外,目前省属高校资金压力最大的来源是扩建的贷款形成的债务,这些贷款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是国家不增加财政拨款、不允许收取更高学费,却要求高等学校不断扩招。目前,高等招生基本稳定了,这些债务也到了采取适当措施由财政化解的时候。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王永琳)
76%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学费高 近5成接受涨20%以下
近日,广东、江西决定上调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海南、内蒙古也召开相关的听证会。各地普遍强调,学费的涨幅考虑了居民经济承受力,同时会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中国青年报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