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改革在纠结中前行 让高考作文不能押题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语文高考改革在纠结中前行 让高考作文不能押题
“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小羽的创业故事”“‘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阅读方式与我的青春阅读”……随着4套全国卷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的亮相,2016年高考开始了。虽然人们总在呼吁降低对高考的关注度,但是,这两年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试题及对试题的各种讨论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使得人们对高考的关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而在所有科目中,语文又是最受关注的科目。语文考试结束后,大家对作文题目360度无死角的讨论,就像一场全民狂欢。
媒体及公众的高度关注,既展现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人们对语文及语文的改革有着极高的期待。
其实,自从2002年我国开始推行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科就一直在改革,从选修课的加入到课堂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语文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很多人在总结改革的得失时,总会提到高考和课改是“两张皮”。
不少专家指出,既然高考是“指挥棒”那么不妨就把这个指挥棒用好,让语文高考的改革来引导语文教学的变革。
因此,在近些年的语文高考中,无论是全国卷还各个地方卷,我们都看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尝试,比如引导学生多读经典,逐步选用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的材料作文。
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我国教育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了,高考改革的速度更快了,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也越发明显了。
从高考之前到高考当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语文研究的专家和一线的校长教师,试图梳理出高考作文的变化,以厘清和探寻语文教育的改革路径。
新材料作文更贴近具体生活情境 让高考作文不能押题不能宿构
“这些年更多采用新材料作文,而且有限定性。”北京大学语文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说。
不少专家认可高考作文的这种变化。
其实,我国的高考很早就出现了材料作文。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题,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来立意和构思。不过,“在互联网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基础教育教学备考更加系统、教辅产业化的现实背景下,套作、宿构和抄袭严重影响了考生写出真情实感、自主创造的作文,大大降低了作文试题的测试效度。”一位受访专家说。
因此,这些年高考命题专家们对材料作文进行了改造,新材料作文采用的事实材料更能贴近社会生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材料中选好角度,选定立意,最终构思成文。
“以前,总有一种声音批评高考作文不能让考生写出真情实感。”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说,甚至曾有专家这样评价:这个作文题目出得好,学生写着写着把自己写哭了,“我们要考虑清楚高考作文什么可考、什么不可考,公共的知识和公共的价值观是可考的,而那些个人情感非理性的东西是不可考的。题目太个性化,仅是一部分人有体验、有积累,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被牺牲了。”
因此,材料不仅要真实地贴近生活,还要有一定的限定性。“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作文说真话、有话可说,应试型作文教学才能往正路回归。”温儒敏表示。
有专家指出,没有限定的作文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宿构作文的窠臼中。
余党绪用一道模拟的试题解释如何不让学生进入套用作文和宿构作文的窠臼。如果让学生写一篇与“扶老携幼”相关的作文,“学生一定能够写得非常‘漂亮’,他们准备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各种名言警句都能派上用场了”;如果这个时候把材料变成这个题目变为“扶一个老人”,“这时候学生可以有一些判断了,但是仍然能回到事先准备好的‘扶老携幼’的作文中来”;如果再往前推进,材料中写明,当一个人正在准备扶老人的时候,旁边有人提醒,昨天这个老爷子曾经用这样的方式讹过人,“这个时候,考生的思路进到一种具体的情境中,要产生判断,要进行纠结。每个考生就有话可说了”。
因此,能出好一份作文高考题也并不容易。“一是能让考生在现场发挥出自己多年积累的语文综合能力,要让每个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又不应该让‘押题’者猜得着,照着套上去;同时也要拉开不同的水平,每个考生都有空间,各种水平的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些发挥,但能力强的则有余地。这样才能让考生在现场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说。
不少专家认为去年高考全国卷那道“小陈因为爸爸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而举报父亲”的作文题目就不错。
“这样的题目,学生既不会进行简单道德判断,也不会一边倒同情‘老陈’或支持‘小陈’,而是可以就事论事,在具体情境下,每个人都有话说。”余党绪说。
业界要摆脱“愤青”状态 语文高考要回归理性
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语文的诸多变化也必定会影响到中学语文的教学。“总体上说,这些年语文教学的进步还是不小的。”余党绪说。
温儒敏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时曾经说,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曾经非常琐碎化、技术化,很多题目不是考整体把握和理解能力,而是考如何精确判断某些细节对错。有些多项选择题有意弄得云山雾罩,一不小心就让人踏入错误泥淖。说实在的,有的让老师来做也胆战心惊。
一些一线的教师笑称这种阅读题是“碎尸万段”型的。“这几年就有所改变,更加强调考查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不同问题的理解,鼓励的是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表达。”余党绪说。
很多专家认为这样的变化其实是更加符合语文的规律了,“这说明这些年业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了,已经摆脱了‘愤青’状态。”余党绪说。摆脱“愤青”状态意味着大家不再急功近利、不再被社会舆论追着、赶着走了。
一些一线教师有了这样一个共识:语文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指望一场课改、一场培训,或者一场大讨论就解决所有问题,语文就是由一篇篇课文、一篇篇作文组成的,语文这门学科要有真正的变化,就要把改革的理念融入到一篇篇课文和每一个课堂当中。“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
语文是一座宝山 教育要给学生进山寻宝的路径
不少专家指出,中学语文之所以出现不理性的现象与我们没有厘清几个概念有关。
“我们在讨论语文高考的时候要有清醒的认识,”余党绪说,首先要想清楚高考的目的,“高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另外,既然是语文高考,“那么就不能拿非语文的东西来衡量语文”。
弄清楚这些我们会发现,这些年人们对高考语文的很多批评并不是语文高考或者语文这门学科能够独立承担的。
每到高考时,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批评声音:考题埋没了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期望通过高考作文发现卓尔不群的大作家’‘让高中生把社会问题厘清’,应该说这些想法都很积极,但这实际上并不是高考作文的用意所在。”张颐武说。
在应对社会各种批评的过程中,中学语文的教学有些乱了方寸。“忘记了语文首先是一项重要技能。”张颐武说,语文的训练是复杂的,就像学习钢琴一样,要一级一级地晋级。
每个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一定是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这样一步一步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在不断提高,同时提高的还有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乐曲的把握能力。
张颐武认为,语文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训练学生文从字顺的能力、训练他们审题的能力、训练他们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些之后才是独到的见解。其实,这些技能在循序渐进地训练过程中逐渐提高之后,学生的理解力自然会增强。
“语文是一座大山,积淀了那么多好东西。学生要想进山寻宝是需要路径的。基础教育要完成的就是这件事。”张颐武说,“现在独立思考几乎成了一个标签,”无论是否真的拥有独到的见解,似乎有个性就是有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却连最基本的说明文都写不出来”。
说到底,语文高考及中学语文教学所经历的批评及本身的纠结与摇摆,与语文及语文高考承受了太多本不应该承受的东西有关。
“每年高考作文发布之后,全民狂欢,很多文化名人纷纷针对高考作文及高考语文发言,这其实对语文的伤害还是挺大的。”余党绪说。
整个社会对高考的关注似乎集中在了语文及作文,似乎语文不像数学、物理那么专业,谁都能说上几句,“其实,语文的专业性并不低于数学、物理,也是需要高度专业的训练的。”张颐武说。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似懂非懂,让很多人对高考语文及作文的批评和建议并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高考及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所以,“业内的人士要有定力,否则最终承担所有批评的还是语文及语文高考,这样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语文。”余党绪说。
本报北京6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