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唯一“211”高校打造九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青海唯一“211”高校打造九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
中新网西宁5月16日电 (张添福 郭永发)中新网记者16日从青海大学获悉,由该校9名首席专家领衔,建立的油菜、马铃薯、蔬菜、蚕豆、麦类、牛、羊、猪、饲草料九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青海省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的主阵地。青海大学是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获得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口支援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14所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
在牛平台方面,确定立项研究任务共19项,提供的牦牛适度补饲技术、牦牛高效繁殖技术、牦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等三项技术,入选2016年农业部主推技术目录,将在全国牦牛产区推广应用。
而在羊平台方面,历经8年的攻关、推广,为青海藏羊生产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提供了一整套理论依据和技术体系。如在国内首次研发了藏羊羔羊的早期断奶技术,破解了藏羊生产周期缓慢的根本制约,大幅提高了羔羊成活率,使羔羊6月龄体重达35公斤以上,取得了羔羊6月龄出栏的重大突破。另外,还从技术手段,探索出了实现草畜平衡战略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羔羊6月龄出栏,相当于天然草场承载数量减少了50%,有效地减轻了草场压力,是藏羊养殖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截止目前,研发的杂交春油菜品种已成为我国春油菜区主栽品种,特别是青杂5号在蒙古国得到大面积推广,面积达到20多万亩;在春油菜区推广青杂4号、7号和5号3个品种累计的总产值66.65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收入7.3亿元。
除此之外,培育的青稞品种“昆仑14号”创下了高寒地区单产351公斤的新纪录;马铃薯累计推广面积900万亩以上,通过技术配套与集成,每亩增产250-500公斤,产生经济效益达36亿元,尤其是培育的“青薯9号”单产达到4000公斤以上,被薯农称为“脱贫马铃薯”。
借力九大平台,过去五年,青海大学共获得农牧业科技成果335项,占青海全省的82%。累计鉴定、评价各类科研成果488项,其中国际领先10项、国际先进31项、国内领先186项、国内先进125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28个,制定标准91项,其他成果17项,申请专利79项、授权专利54项,25项成果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