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教育新闻 > 75.6%农村受访者感到乡村教师严重紧缺

75.6%农村受访者感到乡村教师严重紧缺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75.6%农村受访者感到乡村教师严重紧缺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李雯告诉记者,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到乡村小学任教,并不只是因为工资水平相对低下,立业、成家的困难以及文化生活匮乏等因素,都成为青年教师下乡的阻力。“很多年轻人其实不怕吃苦,但吃苦之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才是他们所看重的。”河北省某乡村小学教师张佳表示,有一大批老同志两三年内都会退休。“若招不到接任教师,一再使用临时代课人员任教,知识体系不够、不专业,耽误的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急需引导的孩子们”。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的人认为“向上流动”,28.2%的人认为“平行流动”,只有4.5%的人认为“向下流动”。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
  近几年,中央出台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落实效果明显。但不可忽视的,乡村教育仍是教育建设的一块短板。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6%的受访者反映周边或家乡乡村学校教师资源严重紧缺。59.7%的受访者表示乡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69.9%的受访者担忧教育均衡在乡村难以实现,68.1%的受访者建议强化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本次调查受访者均来自农村。其中,现居住地在农村的占55.9%,居住地在城镇的占44.2%
  60.0%受访者认为乡村教师队伍主要问题是教学能力不足
  家在河北藁城的赵亚兰告诉记者,她的侄女就读于镇上一所小学,也是她的母校,现在教她侄女的大部分老师也都是她的老师。“几十年了,乡镇小学教师来去总是那几位,鲜有新面孔。如果某位老师请病假,一时找不到替补的教师,只能停课”。
  河北省唐山市某乡村小学教师张佳(化名)已任教逾30年,谈到学校面临的棘手困境,她表示:“非常缺老师,面临退休的老同志仍要坚守一线,工作量甚至比年轻时更大”。
  调查中,75.6%的受访者表示周边或家乡的乡村学校教师资源严重紧缺,其中,18.5%的受访者直言非常严重。15.3%的受访者认为情况一般。感觉情况不太严重和不严重的受访者分别仅为6.8%和2.4%。
  赵亚兰坦言,很多教职工甚至身兼数职。“学校的老校长现在除了管理教务,还兼任音乐教师。”她还介绍,乡镇小学临时教职工招聘门槛很低,一些代课教师甚至只有初中学历,一年级还出现过学生家长代任的情况。
  除此以外,60.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其他还有:负担重,一人担几门课或几个班(57.4%);代课教师多(54.5%);老龄化严重(50.2%);流动性高,队伍不稳定(37.4%)。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李雯认为,一方面,乡村青年教师的缺乏导致师资队伍的更新换代进展缓慢,年龄结构日益失衡,一名教师同时教授多个学科的状况十分普遍。另一方面,老教师们的个人素质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又得不到新生力量的补充,难以保障课堂质量。除此之外,乡村教师执教条件差、教学设备简陋、生源不稳定,在工作过程中长期缺乏有效的锻炼与培训,致使其教学观念与方法日益落伍。
  69.9%受访者担忧教育均衡在乡村难以实现
  调查中,59.7%的受访者表示乡村教师的待遇偏低;45.9%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未得到应有的尊重;45.9%的受访者感到乡村教学环境偏远艰苦;43.7%的受访者认为乡村教师课业负担重,压力大;34.8%的受访者认为乡村学生少,“倒逼”教师离开。
  张佳坦言,待遇不高确实是多年以来乡村教师的痛处,此外,教学设备硬件不够、自然环境差、家长对教师尊重程度不够也是重要因素。
  据赵亚兰观察,学生数量不足是学校难以扩充教师队伍的原因。“只有特别调皮捣蛋的或者家里经济条件实在太差的孩子,才会留在乡镇就读。大部分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到更高一级的城市里读书,有的在小学就把孩子送出去。”赵亚兰回忆,她在马邱小学就读时每个年级平均有三、四个班,如今每个年级也就只剩一个班了。
  李雯告诉记者,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到乡村小学任教,并不只是因为工资水平相对低下,立业、成家的困难以及文化生活匮乏等因素,都成为青年教师下乡的阻力。“很多年轻人其实不怕吃苦,但吃苦之后能得到什么回报?这才是他们所看重的。在硬件条件差、学生越来越少的乡村小学教书,他们看不到工作的价值,更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她还提到,年轻人长期在农村生活,能接触到的同龄人相对较少,难以建立稳固的娱乐、社交圈子,因此容易感到与现代社会脱节,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
  调查中,69.9%的受访者担忧教育均衡在乡村难以实现,61.8%的受访者觉得乡村孩子得不到及时、有质量的教育,58.9%的受访者直言人才青黄不接使乡村教育面临断流,49.3%的受访者忧虑乡村的人文素质发展。
  张佳表示,有一大批老同志两三年内都会退休。“若招不到接任教师,一再使用临时代课人员任教,知识体系不够、不专业,耽误的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急需引导的孩子们”。
  68.1%受访者建议强化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在张佳看来,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最大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眼前急需做的,就是尽快扩充人才招聘,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可让老同志做些力所能及的指导性工作。同时需加大财政支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李雯认为,改善乡村教育问题,需从几方面入手:一是改善乡村的人文环境,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亟待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实践系统化的改革措施。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培训。
  她还表示,促进教育资源的网络平台建设,对资源进行分科目的细化整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先进教学方法与材料的共享也是重点。“另外,可以以城乡中小学一对一帮扶项目为纽带,为乡村师生打造了解现代化教学的平台,推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如何扭转乡村教师队伍尴尬棘手的现状?68.1%的受访者建议强化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其他建议还有:给予乡村教师更多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63.6%),有效解决农村教师社保和住房问题(48.3%),探索建立“定向培养”制度留住人才(46.5%),逐步破解当地经济发展困境(43.0%),调整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工资待遇(38.8%)。
  本次调查中,00后占0.4%,90后占25.3%,80后占55.0%,70后占15.5%,60后占3.3%,60前占0.6%。
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