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教育新闻 > “考二代”是如何贩卖教育焦虑的

“考二代”是如何贩卖教育焦虑的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考二代”是如何贩卖教育焦虑的

  “我们当年那种谈谈恋爱,写写歌,吃吃火锅就高考的日子明显过时了,第一次庆幸自己早参加了高考几十年!”“北京高考也严峻了,原因就是进入北京的学霸子弟,考二代登场了,全是各省高考精英的孩子!”……

  今年高考成绩放榜后,借比较城市各区县的高考成绩,某论坛发布的一则帖子《湾区PK海淀区:学霸二代,人在江湖》引起关注。其中“学霸二代”、“考二代”概念撩拨着网友的神经。一种解读是,“学霸一代”、“考一代”是轻松的,“学霸二代”、“考二代”越学、越考越累;另一种解读是,“学霸一代”、“考一代”是公平的,“学霸二代”、“考二代”的家庭环境、考试装备大不相同,竞争更不公平。

  这是似是而非的概念炒作依旧在贩卖焦虑情绪。必须指出的是,当今的高考竞争远远低于20年、30年前的高考竞争激烈程度,考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也无疑更容易,而之所以大家感慨高考竞争更加激烈,恰恰源自过度关注高考而制造的过度焦虑。与此同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撩拨公众神经,与公平话题挂钩,如把高考公平提到要消除每个孩子出生的家庭不同、父母的学历不同这个地步,这不是追求公平,而是胡乱拿公平说事。要给我国学生好的成长环境,要理性推进教育部门履行教育公平责任,而社会舆论也不能再贩卖教育焦虑,这会令全社会都深受教育焦虑之苦、之累。

  我国高等教育今年将进入普及化时代,各地今年的高考录取率都将超过80%,其中,本科录取率超过40%,这比“考一代”的高考录取率已经提高了3倍多。那么为何大家会感觉到高考更难呢?普遍的解释是,考名校竞争更激烈——985高校的录取率只有2%,211院校的录取率只有5%。而实际上这并不成立。因为在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并没有扩招,进名校的比例比现在低更多。真正的原因是,全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和之前家庭对孩子的“粗放”管理不同,进入了家长紧盯孩子成绩的“精细化”加工时代。于是就有“学霸一代”似乎家长没怎么管,自己就考上大学的轻松感,而对“考二代”却觉得考一个大学,怎么比自己考还难的焦虑。

  这就好比一株幼苗,只要给其阳光雨露自然会生长,在不经意间就长成了大树,可是有人天天盯着幼苗,于是变得焦虑不堪,为什么还不长高啊,为什么比别的幼苗长得慢啊,恨不得把幼苗拔高。当全家都围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转时,教育的焦虑就不可避免。在这种教育焦虑情绪的支配下,很多家庭就展开了教育军备竞赛,除了给孩子择校之外,还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而家长的这种教育焦虑,正是很多教育机构所乐见的,焦虑营销大行其道,大家所见的是,现在已有了针对几个月孩子的情商培训班,这就是利用家长的焦虑开发的培训产品。

  身处焦虑之中的“考一代”家长,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轻松”高考,是因为没有那么焦虑,紧盯自己学习成绩的父母,而如今自己焦虑不堪地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未必就是进步。我们要反对那些对孩子学习、成长不问不顾的家长,家长重视孩子学习、成长,这是对的,但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要重视对孩子的规则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关注孩子的人格、身心健康。

  另外,教育培养孩子是要孩子不断完善,做最好的自己,而非和他人比,比出输赢、高低。从教育的本质看,要分出“输赢”的教育是反教育,因为从“输赢”角度,必定有“输者”,也就是失败者,而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是让孩子更完善。因此,关注孩子成长需要摈弃“输赢”观,以及围绕“输赢”精细化抓学业成绩,要从精细化的比拼分数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成长,这才会减少教育的焦虑,也给孩子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的自主空间。

  从教育公平角度说,政府教育部门的责任,是保障基本的教育公平,即给所有孩子公平的求学环境,推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因此,存在义务教育不均衡、择校热问题,这是教育部门需要努力治理的;二要抓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多元发展规划,而不只是盯着一个目标。

5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