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持续变大”带来的思考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在线教育“持续变大”带来的思考
最近,在线辅导教师王羽的高收益引来一片惊叹。在某在线教育平台上,虽然他的一节物理课单价仅为9元,但是一次就有2617名学生购买,所以扣除在线教育平台20%的分成,他一小时的收入高达18842元。随后,“天价教师”王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上公布的时薪其实低了,现在自己的最高时薪为25000元。在线辅导教师的收入为何如此之高?在职教师是否应该被准许参与在线教育?搭上互联网技术快车的在线教育真能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吗?
在线教师高薪并不鲜见
在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北京高中生陈晓丹在家里的电脑前上了一堂数列求和的网课,全程不到一小时,因为是直播课程,所以还与老师互动交流。
陈晓丹的母亲刘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孩子从小数学成绩不好,初中时就上过“一对一”的数学辅导班,“在线教育更便宜更方便”,一共500元的报名费,分摊到每节课不过十元钱。
因为没有房租、场地、人数限制,与传统的辅导班相比,在线教育课程人均收费低廉。同时,给教师的报酬相对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平台抽成20%,只要基数达到一定程度,每人三五块钱的“听课费”,足以让在线辅导教师获得丰厚收入。
通过吸引有较强教学能力的辅导教师参与,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相对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受市场规律支配的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习者能够快速地参与在线课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认为,在线平台的便利不仅能够大规模地服务学习者,同时提供的高效沟通工具,也让参与者获得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职教师该不该享有“应有的自由”
曾出台《关于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的南京市教育部门表示,虽然“线上辅导”是新生事物没被列入其中,但应该属于“在校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兼职从事学科类教学、文化补习并从中获取报酬”一类,根据相关规定,是被禁止的。
比起获得高薪的在线教师,做着相同工作、传授着同样知识的在职教师却面临尴尬处境。北京某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唐荣(化名)认为:“教好班上的35名学生是我的责任,但是,如果我利用业余时间给第36个学生进行辅导,付出劳动不该得到相应报酬吗?”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在职教师参与在线教育“似乎不合情理”。如果把精力花在辅导班赚钱上,还有什么心思去做好本职教学工作?这样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严禁中小学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其中并没有对在线教育平台作出规定。记者联系教育部,提出是否应该明确在职教师参与在线教育边界等问题,得到的答复是“相关问题还在研究中”。
规则赶不上变化,现实却容不得迟疑。有一种声音认为,对公办在职教师的管理是一种“专买专卖”,几乎“垄断”了教师个人的所有时间。事实上,任何职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本人应享有对工作以外时间的支配权利,而教师就少了这种“应有的自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此强调:“面对在线教育产生的问题,教育部门无法绕开,必须尽早进行深入调研,不能让管理、规范一直落后于现实。”
“持续变大”的在线教育能否打破教育资源不均衡
记者在一家在线教育网站上看到,“旨在打破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格局”的字样被放置在页面的醒目位置上。而实际上,在线教育能否真的帮助偏远地区的师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呢?
记者调查发现,某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宋利峰的学生中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占比最大,远高于大城市,他表示,这些学生平时难以接触到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借助在线教育平台,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新题型和新思维。
那份来自王羽所在的在线教育机构的声明提到,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一所中学,它将无疑是一所中国最大并在持续变大的学校,因为目前每天已有超过10万中学生在线上学习。
“持续变大”的学校,到底有多大?根据互联网行业社交媒体速途网在线教育报告预测,中国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将达到1885.9亿元,且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
“为广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甚至个性化服务,在线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黄荣怀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再满足传统学校教育提供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大力发展在线课程,并让每一位同学拥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教学吸引力。
“互联网仅仅是技术手段而已。”在储朝晖看来,课程效果和受欢迎程度完全是依靠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方式,搭上互联网技术的快车,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只是多了一种新的途径。
而在宋利峰眼中,因为宽带成本、网络速度、接受程度等因素,在线教育并没有得到更好地推广。实际上,偏远地区的学生还没有通过互联网技术分享到优质教育资源,“但是这至少已经成为可能”,宋利峰肯定地说,“在线教育的春天其实还没到来”。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