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心得体会5篇

若水1860 分享 时间:

收看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之后,大家都有什么感想?那么你知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该怎幺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观看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心得1

见到冯自信时,老人正在家中看电视。看电视,老人不看别的,只看新闻。他说,从新闻里能够了解国家大事、天下大事。

冯自信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庆阳农村。在那个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苦难年代,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很小的时候就走出家门,四处找活干,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头。

“从来没有想到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看到国家一天天强盛起来,打心底里觉得激动。”老人说,看新闻,就是想知道国家的最新变化。

老人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说起那场打出了中国人尊严的战争,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52年的11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从兰州开拔至东北。12月底,进入朝鲜。为了躲避侵略者飞机的轰炸,部队总是晚上行军,白天进入山林隐蔽。

正值冬季,朝鲜半岛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对每一名入朝志愿军战士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漫山遍野都是雪,走着走着,脚就被冻得没有一点儿知觉了,睡觉也在雪地里。”冯自信说,有一天走下来,自己的脚和鞋冻在了一起,怎样都脱不下来,最后用刀子把鞋割破才把脚从鞋里取了出来,仔细一看,脚都冻得发黑了。

“每个战士的情况都差不多,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一心想把侵略者赶出朝鲜。”他说。

在一次高地攻坚战中,冯自信度过了这辈子最难忘的七天八夜。

“敌人的优势是有飞机支援,所以我们就不断挖坑道,千方百计缩短和敌人的距离。”他回忆说,当时敌人不断轰炸志愿军阵地,战士们吃、喝、拉、撒、睡都在坑道里,每次轰炸过后,大家脸上都是土,完全认不出彼此谁是谁。

“在这种异常艰苦的环境里,谁都没有畏惧,大家都知道,打仗拼得就是意志。”最终,冯自信所在的部队坚持到了最后,攻下了这处高地。

这场战斗中,冯自信多次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将负伤的战士和烈士遗体背回阵地。有一次,他甚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个人背回两名烈士的遗体,因此被授予了三等功。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冯自信几经调动,1959年6月,被分配到兰炼仪表厂。当时厂里常常有生产任务大会战,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冯自信和工人们经常连轴转,一干就是12个小时,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作风。在兰炼仪表厂工作直至退休,冯自信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冯自信说,有国才有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亲历过旧社会黑暗和战争洗礼的人,能够看到国家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没有虚度此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心得2

他在抗美援朝中的壮举太传奇!无人相信,最后只好请军部开证明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20军59师奉命切断柳潭里美军与下嵑隅美军之间的联系,然后既阻敌向东逃跑,又阻敌向北救援。

第177团2营负责在西兴里一线阻击美军王牌——骑1师。

11月28日,战斗进入最激烈的时刻。2营5连先后打垮美军连续11次猛攻,击毁坦克、装甲车4辆。但是,自己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指导员朱良玉在和美军拼刺刀中壮烈牺牲。阵地上能作战的战士越来越少。

在反复的阵地争夺战中,2班最后只剩下了4个人。

连长于是下令他们撤回到5连的主阵地,可是,到最后4个人中只有3个回来了,另一个名叫张金龙的战士,在反击中受到敌人火力封住,怎么也不能撤回来。7个美国鬼子见他孤身一人,立即冲上来,企图活捉。

张金龙一边还击一边后退,干掉4个鬼子后,退到了一个防空洞里。

就这样,他们被三个美国鬼子堵在了洞中。

双方对峙着,继续对战。

张金龙带了80发子弹,在对战中,打掉了60发,一直把敌人阻在洞外。到天黑时,他只剩下一颗手榴弹了,于是把弦扣在手指上,突然高举着手榴弹,一路奔跑,居然从敌军的人堆里冲回到了自己阵地上。这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洞口的美军怎么没阻住他呢?原来在对战中,3个美国鬼子又被他击毙两人,剩下的那个美军见张金龙举着手榴弹冲出来,吓得再也不敢和他对打了(还一说:3个美军都没死,一直守在洞口)。

张金龙撒开双腿,竟然跑回了自己的阵地,一见到战士们,就昏倒过去了。

他不是负了战伤,也不是激动,而是—个人在防空洞里待的时间太长,天气太冷多处严重冻伤。随后,他被送下了战场,并且送回了国内治疗。

伤愈后,他再也没有回到20军去,而是复员,到了南京汽车厂,当了一名模具工。

后来,国家在湖北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他又作为骨干调到了二汽工作。

在二汽,张金龙时常说自己在朝鲜打过仗尤其是在长津湖的生死经历。可是,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不相信,说他吹牛。“牛皮”吹大了,还直接影响了他的“进步”。由于这个“吹牛”毛病,张金龙在群众进行评议时,在这个讲究政治觉悟的时代,多次不过关,于是,他在工资、福利待遇上也都比别人差了一大截。

为此,张金龙多次去找劳资部门,说明自己的经历,劳资部门还是不信,并且耐心地劝诫他说:“你还不改正吹牛的毛病,到群众评议时还是过不了关。年轻人有缺点就改嘛,那么固执做什么!”

张金龙真是有苦说不出来。

后来,他终于打听到了自己当年的营指导员周文江(全军著名战斗英雄)回国后到了浙江嘉兴干休所,于是专程来到嘉兴,请周文江给他作证。从此,张金龙的荣誉和待遇全部都得到了恢复,他的传奇事迹也在二汽传开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心得3

兵役证、军功章……随着抗美援朝老兵王宏贤缓缓拉开抽屉,这些荣誉瞬时勾起了他对那场战争的回忆。

近日,记者在嘉峪关市见到了王宏贤,85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

采访从一枚三等功军功章开始……

“我还活着”

1951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商南县的王宏贤响应国家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了军,当时年仅16岁。

到达朝鲜战场后,王宏贤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负责保障前线的军需任务。

“军械平台最大的威胁就是敌人的飞机。”据王宏贤回忆,有一次他正在值班,天空飞来三架敌机,对平台疯狂扫射、投弹,一颗长达一米多的延时炸弹落在了军械平台旁边,弹身入土达到三分之一。此时要是不把炸弹弄走,爆炸后就会将军械平台炸毁。紧急关头,他没有多想,冲上前去用洋镐将炸弹挖出,然后抱至安全地方,在丢下炸弹卧倒的同时,只听一声巨响,炸弹炸起的土浪将他掩埋。

“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想着把军械平台保护好,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王宏贤说,当他从土里出来后,发现“我还活着”!

事后,王宏贤因保护军械平台而荣立三等功。

简易的桥梁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战争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

敌人为了切断我军后勤运输保障线,白天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桥梁、道路。“运送物资的大桥和道路全部被敌机炸毁,为了保障战场上物资供应不受影响,我所在的部队决定晚上搭桥保障运输。”王宏贤说,天黑后,4个连队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抱着树桩的战士很快下水,将树桩竖立起来,其他战士迅速铺上木板,一座座简易桥梁很快被搭建起来。

“通过用战士身体和木桩搭建的桥梁,运送物资整整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王宏贤回忆,整个冬天也都在下水搭桥,冰冷的河水刺痛着战士们的双腿,双手双脚被冻裂是常事,但战士们还是将树桩做成的桥墩子抱得稳稳的,确保汽车顺利通过,将物资运达前线战场。

牺牲的战友

为了保障指挥部的安全,附近的山头上都布置了高射炮。有一天,十几架敌机前来轰炸指挥部,前往山头的道路被炸毁,运送炮弹的车辆不能通行。王宏贤和11名战友顶着敌机的猖狂轰炸,用肩扛、背驮的方式将炮弹成功送到阵地,在这一过程中,有9名战士牺牲。

“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牺牲的战友,名字至今我还记着。”说到此处,王宏贤的眼睛湿润了,他不断地重复着,“就剩下我们3个人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王宏贤表现突出,受大站通令嘉奖一次,大站物资奖励一次,连队嘉奖两次,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奖励三等功一次。

“能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那场战争,志愿军打出了士气,中国打出了国际地位。”王宏贤说。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心得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听着熟悉的旋律,抗美援朝老兵朱玉元热泪盈眶。

虽已是90岁高龄,朱玉元的身体依旧硬朗。9月21日,在瓜州县家中见到朱玉元时,他正在收拾房子,家具和生活用品被摆置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似的被子也表明了他的“老兵”身份。

朱玉元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了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一边反复擦拭,一边讲起了在朝鲜时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49年5月,年仅19岁的朱玉元在天津光荣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一支队21大队的一名战士。

1950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朱玉元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当时,每个人都只有单衣可穿,大家冻得瑟瑟发抖,可还是咬牙坚持。”朱玉元回忆说,当时条件有限,所有人脚上全是水泡、冻疮。但是当时战况吃紧,他们根本顾不上,而是立即投入战斗。

入朝后,朱玉元被分配到警卫连工作,主要负责执行警卫任务。1952年3月,朱玉元接到上级命令,需要进行夜间行军。作为警卫连副排长的朱玉元,迅速集结警卫战士,一边安顿战士做好准备,一边协调准备好行军装备。

朱玉元说:“在朝鲜沙里院至顺川一带通过敌人封锁线时,真的是炮火连天,敌人的飞机挨着头过,连续发射几十枚照明弹,照得山坡通明。敌人一旦发现目标,就用机关炮进行扫射,尘土飞扬、硝烟弥漫。”

“在行军过程中,许多受伤的战士由警卫连负责转运,战火冲天,到处都是炸弹坑,伤员随处可见,眼看着战友在我眼前牺牲……”谈起战场上的惨烈,朱玉元几度哽咽。

“由于没有飞机掩护,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夜间开进,汽车也很少,全凭战士的两条腿,而且我们的轻武器对空射击不仅打不下飞机,反而会暴露地面部队目标,招致敌人更准确的轰炸,所以尽量采用掩护的方式行军。”朱玉元说。

朱玉元带着8名警卫战士,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安全到达目的地,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转移。

问他当时怕不怕时,朱老坚毅地回答:“既然选择上前线,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为了保家卫国,必须勇敢坚强。”

参军7年,抗美援朝4年。1954年1月,朱玉元随部队回到国内进行休整,1956年5月,朱玉元从部队正式转业。

因作战英勇、成绩突出,朱玉元先后获得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西北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纪念章。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转业后的朱玉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赴黑龙江军垦农场参加北大荒开荒工作。1961年1月,朱玉元调动至甘肃省安西县(今瓜州县)工作,1989年7月在中国农业银行安西支行离休。从战场到地方,从东北到西北,整整70年,朱玉元奋斗的足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2019年9月,朱玉元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纪念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心得5

四枚志愿军纪念章、一张身着军装的老照片……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因为一段特殊的历史,被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忠尔老人珍藏多年。

1951年1月,入伍两年的刘忠尔一心想要为国效力,跟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光荣地成为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我终于能上到阵地投入到战斗中,很激动。”刘忠尔回忆,“刚入朝鲜战场,敌机轮番轰炸我军各级指挥所、炮兵阵地和仓库。敌我装备相差悬殊,战斗激烈。尽管我们武器不如敌人,但志愿军战士斗志昂扬,意志坚定,没有人退缩。”

1952年7月,刘忠尔荣立二等功。

“当时,敌人火力凶猛,我们的步兵连只能按兵不动,无法冲破火力封锁,我和另一名战友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为步兵连突击打开了一条路……”刘忠尔回忆,“后来,我们利用防空洞进行阻击战,躲在洞里空气十分潮湿,连阳光也没有,但条件再差,大家也毫无怨言。”

有战斗就有伤亡。1953年,刘忠尔所在的连队护送运输装备的车辆到前线。为了掩护运输队,很多战士负了伤。刘忠尔的两根肋骨被炸伤,后来被送回国内进行治疗。

“动完手术后,还要卧床休息一个月。”刘忠尔说,当时,一想到战争还未胜利,心里就着急,没等伤好自己就返回了前线。

刘忠尔说,朝鲜战场给养困难,战士们吃饭是一口压缩饼干就着一把雪。那里的冬天特别冷,积雪很深,严寒刺骨,每个人只有一身夹棉的军装,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战场,根本不足以御寒,很多人都被冻伤了。

“条件最艰苦的时候,没有水喝,敌人在山下切断我们的水源,我们派一个取水的战士,就牺牲一个,为了坚持战斗,连长让我们把尿留在铁桶里喝。”刘忠尔顿了顿说,连长拿一个饭勺给大家分,一人一次只舀两勺尿……

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的斗志从未减弱。经过几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了敌人,最终迫使对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我们所属的连队留在朝鲜,帮助当地老百姓修建学校、铁路……直到1958年才返回祖国。”刘忠尔说。

1964年,刘忠尔转业至金川集团公司露天矿。在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扎实勤奋,成为同事眼中的“岗位先锋”。经历过枪林弹雨,刘忠尔变得十分豁达,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

“平时我和老伴就在社区的幸福互助院就餐,这里菜品丰富、价格适中,很方便。”刘忠尔感慨,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吃喝不用愁。业余时间,他将酷爱的武术当成第二事业。每次遇到武术技艺比他好的人,他就虚心求教。

“我80多岁的时候还报名参加了全市武术比赛,拿到了老年组一金一银两块奖牌。”刘忠尔说,党和政府厚待我们这些“老革命”,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革命传统不能丢,革命历史更应该被时刻铭记。


观看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心得体会5篇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感五篇

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心得体会2020最新【5篇】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

2020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感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2020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5篇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5篇

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最新5篇

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5篇2020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心得体会5篇

收看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之后,大家都有什么感想?那么你知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该怎幺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观看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个人观后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心得1见到冯自信时,老人正在家中看电视。看电视,老人不看别的,只看新闻。他说,从新闻里能够了解国家大事、天下大事。冯自信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庆阳农村。在那个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苦难年代,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很小的时候就走出家门,四处找活干,吃尽了常人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