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教育新闻 > 专家建议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用智能手机

专家建议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用智能手机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专家建议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用智能手机

现在到处都是手机不脱手的时代,就连两岁的小孩都对手机屏幕里面的动画感兴趣,我们该怎么看待16岁中学用智能手机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新闻资讯,供大家参考。

  专家建议: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用智能手机

  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

  走进中小学生教室,“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不少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恋,不仅对视力不好,还消耗精力,扰乱课堂秩序。智能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

  如何破解?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建议,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多宗罪”

  “孩子一直闹着要手机,我正在犹豫要不要买。”海口市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吴女士告诉记者。

  让吴女士担忧的是,由于智能手机可以上网,如今网站良莠不齐,部分网站存在涉黄、暴力等不良信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辨别能力,易受到这些有害信息的影响。

  “玩智能手机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而且分散学习精力,导致学习任务完不成或者完成质量不佳。”经过大量调研之后,赵志忠得出结论。

  赵志忠认为,智能手机进校园与网吧进校园无异,导致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网络社交等,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心不在焉,学习效果极差。

  “‘手机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弥漫……”海口很多中小学生家长表示无奈,不同智能手机价格差异巨大,孩子互相攀比智能手机的好坏,追求物质享受,严重影响树立正确价值观。

  此外,因智能手机可以查阅作业答案,许多学生在做作业时不再动脑筋,甚至在考试时都使用手机作弊,这些现象对班风、校风、学风、考风都产生不利影响。

  “和别人说话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玩一会游戏呢!”海口某中学初一男生符新(化名)坦言,自从去年生日时爸爸送给自己一部智能手机,无论是下课或在家时,他都是独自端着一个手机自娱自乐,与同学、父母的交流减少。

  赵志忠说,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压缩了中小学生相互交流空间,造成这些学生自我封闭,甚至对社交产生抗拒心理。因网络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有些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财两失,已有不少相关案例。

  更有甚者,由于长期使用手机,学生的眼睛视力都有较大影响,而长时间低头凝视电子屏幕,对颈椎也有极大危害,还会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低头族呈现低龄化趋势,极其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智能手机校园管理面临尴尬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的手机管理,俨然已经变成激烈攻防大战,学生、学校、家长等各方斗智斗勇。

  “明令禁止,突击检查,没收,屏蔽周边信号,甚至集中销毁等……”记者梳理新闻报道发现,校方所用的方法无非如此。

  对此,一些家长不支持,觉得学校没权利剥夺学生用手机的权利;孩子手机遭销毁后,有的家长还找老师索赔;有的老师不敢管,为避免争议有时“睁只眼闭只眼”。

  海口多位受访中学教师坦言,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易引发冲突。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发生纠纷如何解决,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

  “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有了社会共识,并且出台相关法律规定。”赵志忠说。

  在法国,明令禁止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英国明确,除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也提出了“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要求。

  随后,山东等省市也先后出台规定,严禁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然而,海南省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导致中、小学校园内学生玩智能手机的现象十分严重。

  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玩手机

  “海南省基础教育本来就十分薄弱,如果不尽快立法,基础教育还会发生滑坡,与内地的差距将会继续拉大。”赵志忠说。

  目前,很多省份已开始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海南相关部门也要应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少年使用智能手机,更不允许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

  赵志忠还认为,海南省教育厅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禁止16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明确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属于违规行为,授权学校有权要求家长配合并进行适当处分。

  针对校方,赵志忠认为,学校要把好执行关,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发现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可授权老师没收并进行统一管理,视情况对携带者进行处分。学校建立智能手机统一管理制度,上交的智能手机要登名造册,妥善保管。

  对家长来说,更不得为16岁以下少年购买智能手机,还要配合学校,严禁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同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学生在家玩智能手机。

  赵志忠说,立法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之后,可以使用替代品进行通话联系,比如鼓励学生使用手表电话等与家长联系。

  揭秘国防大学最严毕业大考:要想成将才 须过青龙桥

  有言道:“要想成将才,须过青龙桥”。过了北京青龙桥,就是红山口。而红山口,正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所在地。然而,想要出这红山口,却不是那么容易。1月底,是国防大学指挥员班学员毕业的日子。一批来自各战区、各军兵种和军委机关、武警部队的近200名学员,经历了一场难以忘怀的毕业大考。

  毕业大考是65年的传统

  “军官的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这是国防大学的前身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元帅的一句名言。

  考试,历来是选拔人才、锤炼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途径,军事领域更是如此。国防大学毕业大考有传统,今日之指挥员班学员毕业大考,可以说是65年前军事学院那场国家考试的延续。这场国家考试是我军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考试,朱德总司令亲临军事学院主持。

  1954年的春天,军事学院校园里的考场门楼正中间悬挂着一枚金色的国徽,两边悬挂着大幅标语:“国家考试就是我们向党向国家向毛主席报告训练与学习的成绩”“保证参加国家考试的学员争取优秀成绩是当前全院共同的任务”。走廊中央挂着醒目的横幅,上面写着:“国家考试是国家大典,注意礼节,遵守考场规则,不但在学术素养上,而且在组织纪律和军容仪表上,显出是国家可以指望的、有作为的军队干部。”

  彼时,昔日拼杀在战场的一群战将正在紧张地准备着毕业考试,将要参加考试的是基本系和情报系第一期学员。实行国家考试,是由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刘伯承提议,经中央军委批准确立的一项正规考试。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由军委各总部领导任主考官对毕业学员实施军事、政治课程的考核,成绩按优等、上等、中等和不及格四级评定。

  在刘伯承的陪同下,朱德视察了整个考场的工作,考试程序正规、严格,考场气氛严肃、紧张。期间,朱德还亲自对两名学员进行了考试。在朱德的主持下,为期9天的军事学院首次毕业学员国家考试顺利结束,在参加考试的324名学员中,有45名学员各课均获得优等。

  最严毕业大考名副其实

  隆冬时节,走进国防大学,在教研干部以及高中级干部学员中,此次指挥员班学员毕业大考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参加此次考试的两个班次,分别为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和领导管理与指挥培训班。考试内容为岗位任职能力模块,主要采取撰写毕业设计方案和现场答辩的方式组织,内容涵盖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考试历时一周,故称“考试周”。

  对指挥员班学员设立“考试周”,实行毕业集中综合考试,这一考试机制在全军院校首开先河,被称为国防大学最严毕业大考。国防大学探索建立以“考能力、考创新”为主导的考试新模式,通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毕业方案设计在几个月前就布置了,要求学员在业余时间完成,目的是引导学员运用所学,深入研究军事斗争各个领域的重难点问题,是检验学员设计战争和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考试前,大学组织校内外数十名专家,对每个学员的毕业设计方案进行评阅。每份方案由专家背靠背评阅打分。毕业设计方案的现场答辩是整个学年的最后一次考试,考核的是学员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掌握战略战役理论知识的情况,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等。

  答辩要求学员口答不超过10分钟,回答考官提问不少于20分钟。口答时不准看任何资料。每个考场都安排10名考官,他们多数是本校教员,大学还专门从军委机关、战区和军兵种机关领导和部队、院校相关领域专家中邀请了20余名考官参加,大大增强了考试的权威性。

  正式考试开始,考官轮流对学员进行提问,考官提问不限于点到为止的一到两个问题,而是一直追问到答满规定时间为止,大大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迫使学员无限开阔自己的思想空间和深度。

  答辩完毕之后,10名考官通过打分系统现场打分,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其他得分的平均值才是口试得分,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因素干扰。

  考试实行纲目、标准、过程、结果“四公开”,学员应考顺序随机抽取,学员考题考场现场随机抽取,主考、考官所属考场和组合现场公布。所有考场全程录音录像,将每名考官的打分记录在案,学员最终得分由电子显示屏上的考官评分随机生成。

  在程序规则改革的同时,加强了监督检查,校领导担任总监考,亲临现场督考,将教员与学员之间走关系打招呼的漏洞彻底封死。

  成为全优学员极为不易

  “大家把考试当成战争来打。”联合作战学院一队学员解登春为了争取好成绩在宿舍连续挑灯夜战了好几周。他告诉记者,考试严格落实得分排序后10%的为不合格,“谁也不想掉到最后10%的等级里,我们每门考试都不敢放松。”

  “成为全优学员极为不易。”联合作战学院一名队干部说,有一个40多人的学员队只出了1名全优学员。

  考完试后,走出考场的联合作战学院二队学员林超平长吁了一口气:“这是我近30年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考试,我将以此为契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备战打仗的能力素质。”一位学员在毕业留言本上写道:“有幸参加国防大学指挥员班学习,这是我心灵最激荡、获益最丰富、感悟最新鲜的人生篇章。”

  “大家都学得挺苦,但是苦中有乐。有的题,要反复修改;有的题,要反复背记,驻京单位的许多学员,周末不回家坚持在校学习,有不少学员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学习;进了考场,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还得过硬。”回想起毕业大考,尽管两年过去了,曾在指挥员班学习,现已调任战略支援部队某基地政治工作部主任的杨龙溪依然记忆犹新。

  设立最严毕业大考——“考试周”,是国防大学突出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如今,在陆地、海洋、天空,从国防大学走出的一批批联合作战指挥员,正率领雄师劲旅鏖兵沙场。

46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