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招生章程》 报好高考志愿,三种方式,你分清了吗?
推荐文章
读懂《招生章程》 报好高考志愿,三种方式,你分清了吗?
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填报志愿也即将开始,都有哪些填报技巧呢?我们提前了解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三种志愿填报方式 你分清了吗?
目前就全国来讲,各省市填报志愿的方式可分为动态志愿、分层志愿、平行志愿以及分层与平行相结合的混合志愿(即双平行或小平行)。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各省市提前批以外的批次基本都已实行了平行志愿,但平行的模式、批次及志愿组合各不相同。为了帮助大家读懂平行志愿,了解不同志愿的特点,以高屋建瓴地驾驭这种志愿方式,我们不妨跳出一省一市的范畴,以宽广的视角对几种基本志愿模式进行梳理,方便大家进行比较和鉴别。
分层志愿:又名顺序志愿,是过去沿用了多年的志愿填报方式,现在多数省份的提前批次仍然实行这种模式。即考生填报的学校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只填一所学校,依次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投档过程,上一轮投档没有录取的考生与录取没有满额的院校进行下一轮撮合,直至完成招生任务。这种志愿模式下,实行的是“志愿优先”的投档方式,包含多个投档过程。
平行志愿:它由以往一个志愿顺序只能报考一所院校,改为一个志愿顺序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院校,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都是第一志愿,考生不管进入哪所学校,都是被第一志愿录取;平行志愿的学校数量因省、因批次而异,但基本填报要领都一致。除小平行和双平行志愿有两次投档过程外,完全平行志愿即大平行只有一次投档过程,平行志愿实行的是“分数优先”的投档原则。
动态志愿:这是目前内蒙古实行的一种独特志愿填报方式,由于网上动态填报的即时性和人们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于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不少人对其有一种恐惧感。其实,动态填报志愿和其他省份实行的志愿方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其他省市的非动态志愿是提前填报、录取时不可更改,填报和投档被分成两个时间段,志愿表一旦上交则不可变动,而不管实际录取情况如何。动态填报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把上述两个过程糅合在一起,在时间点上不再分离,填报和投档同步进行,考生可即时查看自己所报学校及专业的排名情况,一旦所填学校报的人数较多、自己的名次比较靠后时,可以进行更改和替换。了解了这个特点,我们自然就会明白:网上动态填报必须进行提前准备,根据每个考生平时学习与考试情况,挑选出适合自己报考的学校,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与职业倾向,确定准备报考的专业。另外,虽然网上填报只能报一所学校,但每个考生的准备却不能唯一,必须事先准备多所学校备选,而且这些学校之间要有梯度,无论从分数上还是院校地域及类型上,都要拉开一定距离、实现降次排列、科学组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上一所学校被否掉,后面的学校要补上,而后补的学校是相对安全的、你是具有竞争力的,否则前面的学校一旦被刷下,你就会临时抓瞎、乱了阵脚,甚至出现高分滑档、高分落榜的结局,每年内蒙古这方面的教训数不胜数。因此,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搜集和整理高校以往招生数据,对每所院校可能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和预测,尽可能挑选与考生实力相当、分数接近的作为备选对象,确保选出的学校与考生相吻合、能匹配。
第二,备选学校不宜太少,一般以10到20所为宜,而且要对这些学校按照高、中、低三档分成不同组合,每个组合里面的学校要降次排列。不仅三个组合之间要有梯度,而且每个组合里面的学校也要有坡度,至于坡度具体是多少,可以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要充分考虑院校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若是为了奔名校、专业没有太多要求,可以适当提高院校层次,动态填报时即使名次靠后些也无妨,只要能挤进院校门即可;若是为了保专业,职业倾向明确,那就要适当降低院校层次,确保有较多的分数余量和比较靠前的名次,以在专业录取中不要被调剂。(王明祥)
读懂《招生章程》 报好高考志愿
《招生章程》是什么?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如何读懂《招生章程》呢?
《招生章程》包括学校全称、办学地点、招生原则、录取规则、学费标准以及联系电话等信息。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高校都要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有关规定自主制定本校的《招生章程》。高校《招生章程》需经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经审核备案的高校《招生章程》即便是招生学校也不能擅自更改。因此,《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法律规范性,各高校要据此开展招生录取工作。
那么,通过《招生章程》,考生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提档比例。高校一般会按照往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传统志愿填报省份的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目前全国基本都已实行平行志愿填报,高校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05%以内。这一点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说明。
退档政策。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高校提档后不会因为分数低而将其退档。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高校在其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的情况下做退档处理。
加分政策。近年来,用于高考政策性加分的规定不断规范。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加分范围。
不同高校对待加分的政策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情况:①“投档加分,录取不加分”。即高校按计入加分的总分投档,但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按实考分排序、分专业。②“投档加分,录取也加分”。即高校对加分一加到底,把加分计入总分,并据此排序、录取。
招生院校的录取原则。①分数优先,即将所有进档考生分科类按照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②专业级差。有的高校多个专业之间在录取时有级差分。若考生成绩未达到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分数,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志愿专业排序。某些高校会明确各专业级差的具体分数,某些高校会规定一个不会超过的总分,按照录取结果最优进行各专业间的级差分配。③志愿清,指高校在录取时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先把所有考生的第一专业分别排序,在每个专业队列中再根据分数高低确定录取顺序,未被录取的再看其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
录取时同分处理情况。提档后,相同分数且志愿相同的考生,如何优先选择,各高校政策不尽相同。比如首都师范大学规定:在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在政策性加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文科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科综合成绩,理科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和理科综合成绩。
调剂原则。不同的专业在录取时的调剂原则不相同。比如,有的高校对少数专业规定“不填报不录取”,考生不用担心会被录取到该专业;有的高校对调剂的专业有限定,比如首师大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调剂政策是: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全部是非师范专业者,只在非师范专业范围内调剂;填报的专业志愿中有师范专业者,则在师范和非师范两类专业范围内调剂。
特殊要求和限制条件。有的院校不同专业对语种和单科成绩有要求;有的专业对外语口试有要求;有的专业对面试有要求;有的专业对体检有要求等。
此外,高校《招生章程》中还有许多明示的内容,比如一些特殊类型招生的政策、大类招生的情况、男女比例、校区分布以及收费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