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5篇

若水1860 分享 时间:

在救灾的过程中,不管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还是到本地企业及普通群众,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体现了绥德群众大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最新.欢迎阅读!

c20161101f345f9cc43b8432e92d0208ad835b831.jpg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1】

绥德水文站位于绥德县名州镇薛家畔居委,办公楼旁便是无定河支流大理河,属国家重点水文站、中央报汛站。这里的洪水水文数据,对无定河流域的抗洪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7月25日上午,大理河上游已开始涨水,正在值班的站长马锋接到上级要求做好防汛准备的通知,面对即将到来的洪水,水文站全体4名职工迅速展开测洪演练:两人观测水位、施测流量,一人处理泥沙,一人对外联络、拍发情报。

当晚20点至23点已经收到上游将雨量的数据,当即马锋和退休返聘回站工作的父亲马成伦,唯一的女职工高舒和临聘职工王宏飞迅速穿起救生衣,一边密切注视着河水的变化,一边认真分析着相关数据。

直到26日凌晨整点,暴雨强度都没有减退的迹象,绥德水文站发出了第一份水情电报,就在他们不断测洪时,接到绥德县政府命令,要求水文站迅速拉响警报,提醒沿街两岸的群众尽快撤离。

2时15分,高过头顶的洪水向水文站扑面而来,抢测洪水难度不断增大,水位在快速上涨中,铺天盖地的洪水冲毁了吊箱和供电线路,沿河两岸漆黑一片,身后的街道完全被洪水围堵。此时,站长马锋镇定说:“大家不要慌,我们水文人的职责就是测洪报汛,测报工作不能停止,今晚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把汛情拍发出去。” 从一楼退到二楼,再从二楼退到楼顶。设施被毁、电力中断,但他们没有停止观测水位、拍发情报。楼顶上,全身湿透的4名职工稍不留神,就会被卷入洪流,楼房也随时会被巨大的漂浮物撞毁。女职工高舒被大家用绳索绑在楼顶平台附近建筑的防盗网上,以稳定身体。他们测到了完整的水位、流量、泥沙变化等数据,并把一组组水文数据记录下来、一份份关键情报拍发出去,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为下游的防汛抢险赢得宝贵的时间,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暴雨洪水仍在持续肆虐着。他们一边测报,一边寻找突围。

6点20分,手机信号完全中断。这时,横跨于街道南侧、水文站和大理河北岸三点一线的塔架上,横穿着一条用钢索牵引的轨道,平日用于上下升降、左右平移测量水流的吊箱,此时正处于湍急的洪峰之上。由于吊箱因无法抵挡洪流带来的巨大冲击,被卷入浪涛之中,而回弹的钢索,击中了正在观测水位的马锋和父亲马成伦。他俩双双倒地,导致头部擦伤,腿部骨裂、拉伤。

天亮时,在延安水文局应急抢险队员及附近10多名群众的帮助下,将他们安全撤离过去。看着同志们一个个被送到安全地带,马锋才最后撤离。

延安水文局应急抢险队员的到来,让绥德水文站的测报工作没有间断,队员们和站上职工一起并肩测报。当省水文局副局长王高英来到站上慰问时,看到马锋和父亲马成伦体力不支、疼痛难忍的状况,强令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

洪水过后,绥德群众说:“没有他们4人,我们早就没命了。”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2】

大理河畔守家园

7月26日凌晨,值班人员打来的电话,张焕雄赶忙巡视大理河畔,刻警惕观察着水位的变化,当发现水位有漫过护岸林趋势的时候,他大声疾呼,赶快往高处跑。听到呼喊的乡亲们紧急动员家里人快速撤离,凌晨1点左右的时候,所有的村民都被紧急转移到村委会旁一栋刚刚修建的高楼上,不一会大水就汹涌而来。看着被安全转移出来的240名群众,张焕雄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下。

7月26日遭受暴雨之后,村委会立刻成立了以张焕雄为组长的协调指挥组,生产自救组、后勤保障组、物资管理组、救灾物资组织组、接待组。正是由于村里紧急联动,让遭受洪灾后的张家寨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灾难面前,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彻夜不眠守候在家园的大理河畔,为村民守护了平安,保住了生命。张焕雄在洪灾中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平凡之中彰显不平凡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展现了一心为民的光辉风采。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3】

绥德县12岁小学生积极志愿服务灾区 50斤的面粉一天扛了70袋

7月25日至26日,陕西榆林市绥德县爆发特大洪灾,14.57万人因此受灾。洪灾过后,留下一片狼藉。

风雨无情人有情,成百上千志愿者活跃在灾区,感人的事迹纷纷涌现。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12岁少年志愿者劳累休憩的照片,在8月2日发出后,迅速被刷爆……

照片中,一个戴着眼镜、留着寸头的小男孩,背靠在由矿泉水堆起的“山”旁,嘴巴半张,在太阳下蜷着腿熟睡。小男孩的身上用别针别着一块红布,上面印着“志愿者,远竹中学”字样。当地网友称,这是绥德抗洪救灾中的“最小志愿者”。

一直活跃在抢险救灾大后方的他,很快被找到。

他叫胡智博,12岁,是江德小学六年级4班学生,不久前参加完小升初考试,正在家中过暑假。而在洪灾过后第二天,他就自告奋勇到救灾物资接收点报名当志愿者了。

今年刚刚小学毕业的他在采访中一直说:“我不是小孩子了,能参与救灾,我很开心。”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一袋50斤的面粉,他独自抱起卸下,再返回抱起、卸下……搬米、搬面、搬矿泉水,在重灾区帮居民铲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这个小小的身影。

和他一起活跃在抢险救灾现场的,还有同样热忱且朴实的母亲。

许多人看了智博的照片说,小男孩的家教棒棒的。母亲却说,参与救灾是智博主动提议的,“他说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的“力所能及”,哪怕让一些成年人看来,也汗颜无比——从7月28日参与救灾,他每天忙碌近10个小时,一天不断,有时累得晚上一个姿势睡一晚,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出现在救援现场。

他说:“人家外地人还跑来帮咱救灾呢,咱作为一个绥德人,又怎好意思不主动出力?!”

妈妈说:“我觉得孩子说的很对,就来了。”于是,每天早上8点钟,母子二人便准时来到救灾物资接收点志愿服务,中午也不回家,直到当天志愿服务工作全部结束才离开。

对于刷爆朋友圈的那张照片,智博说起来还很不好意思。在没有新的救灾物资运来间隙,他坐下休息了一会儿,没想到太劳累就“眯糊了几分钟”。

而对于自己一不小心成为“网红”,胡智博感觉“有些丢人”,原因是“别人看到照片还以为我力气不够大就出来帮人家搬东西了”。

“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母子,都很勤快又能吃苦,每次新救灾物资运来后,两人抢着干、争着做,在我们这个接收点都出名了。”远竹中学救灾物资接收点负责人李亚红说起他们,赞不绝口。

而班级群里的师生得知事情后,纷纷为智博点赞。正能量又一次传遍整座城。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4】

耄耋老人的济世情怀

8月9日,在子洲县政务大厅门口看到,许多环卫工人和铲车司机,都会陆续到这里来吃饭。这是子洲县目前少数的仍然坚持为受灾群众和灾后清理淤泥队伍免费提供餐饮的地方之一。据了解,这是子洲县退休干部、老党员、88岁高龄的郭孝昌支援的“爱心灶”。

在子洲县“7.26”洪灾后,顾不得自家房顶漏水的郭孝昌把儿子郭鹏程叫到自己身边说:“我和你妈妈省吃俭用攒的9万块钱,本来打算留给你们兄弟姐妹有困难的时候备用。现在我看到子洲大街上有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你拿着这些钱去给办上个灶,让居无定所、辛苦救灾的人有个落脚吃饭的地方。”

出生于1930年的郭孝昌,从小家庭贫困,家里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在他6岁的时候,靠着开茶馆为生的父亲根本没有能力供他继续读书,1937年抗日青年救国会帮助他读完小学。1946年国家免费提供吃、穿、住宿,供他读完绥德师范。1947年,16岁的郭孝昌积极投身革命工作,在部队荣获“特等功”,并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参加工作后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的成长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共产党培养了我”。

据郭鹏程介绍自己的父亲,“我爸平日里省吃俭用,从来不会铺张浪费,他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家都开玩笑的说‘我爸穿过的衣服送人也没有人能穿了’”。

“郭老经常做好事,我一点也不诧异。在老家的时候,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来找他看病的人。在接待病人方面,他更不会嫌贫爱富区别对待,穷人看病有时候还是免费诊疗。”邻居郭多虎说,谈起郭孝昌的为人处世,大家都是一脸的佩服和崇拜。

当见到郭孝昌的时候,他正躬着身子认真的给病人检查病情。精神矍铄、走起路来铿锵有力的他,左面胸前佩戴着党徽。“八路军、共产党给了我今天的生活,我永远不会忘记八路军,永远不会忘记共产党。”谈起自己能够过上今天的好生活,郭孝昌激动的叙述着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在谈到这次抗洪救灾的时候,他说:“我年龄大了,想要报恩的时间与日无多,能够在我有生之年回馈社会,再为父老乡亲们做点贡献,这些都是应该的,应该的……”朴实的话语令人感动,无声的行动让人敬佩!

在这次抗洪救援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上至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下至青春活力的少年,他们都在积极为抗洪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什么是对党和国家的赤子情怀,什么是对父老乡亲的深厚大爱,什么是危难之中的热泪盈眶,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郭孝昌老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淋漓尽致的诠释着。他,就像是可以折射出阳光色彩的一滴水,映射着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闪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5】

最可爱的“三蹦子”

一天免费接送300至400人过泥浆

苗子栋,子洲县苗家坪镇农民。“7·26”特大洪灾发生后,苗子栋安顿好家里人,在洪灾发生的当天就冒着雨,开着自家的三轮车,从苗家坪赶到县城。

洪水肆虐后的县城满目苍夷。开着三轮车的苗子栋眼见厚厚的淤泥,行人根本无法通过。他“一定要为受灾的老乡办点事”的想法落脚到了义务运送行人的实际行动上。

“老乡,你要去哪,我送你过去。”“你等一下,我马上过来拉你。”苗子栋一遍遍询问着在路边观望和试探从淤泥中通过的群众。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从7月27日以来,苗子栋每天都是早上5点多起床就赶到县城,开着三轮车接送群众和救援人员,每天接送300至400人次。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都是晚上8点多到家了才吃上一口饭。


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5篇相关文章:

2020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5篇

2020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材料5篇

2020年抗洪救灾感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

2020洪灾救灾中的英雄事迹5篇

2020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材料5篇

2020防汛抗洪个人先进事迹5篇

2020抗洪防汛先进事迹材料5篇

2020赞美抗洪抢险事迹作文范文大全

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材料2020

2020抗疫英雄事迹作文素材最新大全5篇

 

 

2020抗洪救灾期间感人故事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5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