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教育新闻 > 曲终人散 与诗词的相遇为何总是“久别重逢”

曲终人散 与诗词的相遇为何总是“久别重逢”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曲终人散 与诗词的相遇为何总是“久别重逢”

丁酉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这个春节又热闹了一番。选手们吟诵的或婉约或奔放的诗词歌赋“忽如一夜春风来”,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诗意情怀。数据显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微博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1亿次。

绚丽的诗词舞台已经掩上大幕,它掀起的诗词热潮又会持续多久?这场群英会,真的如春风化雨般激发起人们重读古典诗词的热情?还是再次成为了新媒体时代转瞬即逝的一次文化消费?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又将如何走出“应试化思维”的藩篱?这场“诗词热”的余温渐渐散去,但它给我们带来的思忖却刚刚开始。

一场“电视秀”燃起的古诗词热潮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由电视节目引领的传统文化热潮。从《百家讲坛》的风靡,到近几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被网友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的文化类节目进入大众视野,让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圈粉”了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表示,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毅华认为,诗词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在语言文字上的精华浓缩,《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大众传媒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纯真质朴的诗文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与后工业时代的生活接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不仅在于娱乐化的包装和扣人心弦的环节设置,更在于这样一次重温,为人们找寻到文化情感上的共鸣。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朝晖博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诗词大会的火爆折射了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与回归。

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还是“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这些“熟悉的陌生题”中,我们一方面有感于中华诗词千百年来积淀的人世情怀,另一方面也在反思,与诗词的相遇为何总是“久别重逢”?

应试思维凸显古诗词教育尴尬

横跨汉字听写、成语、诗词三大比赛的“最强擂主”彭敏,这一次在“三连冠”的道路被阻,在总决赛最后的比拼中败给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武亦姝,屈居亚军。名不见经传的16岁高中女生夺魁,令不少专家和学者感到意外。她在“飞花令”环节中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吟诵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更是惊艳全场。节目的点评嘉宾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

同样在诗词大会上震惊四座的,还有13岁的初中生侯尤雯和16岁的姜闻页。同样是参赛选手的北大博士陈更不由地感叹:“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几位中学生的出彩表现,无疑给了人们一个惊喜,也引发了对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的更多期待。

然而,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直截了当地说:“武亦姝只是个例,她的成功更多取决于自己长期以来的内在渴求,与外界关联不大。”作为武亦姝的老师,黄荣华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的冲突表达出极大的担忧。

《文汇报》几年前的一篇报道显示,在上海的一次中学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中,黄荣华等多位沪上名师纷纷感慨,中小学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思维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套“自给自足”的考试知识,用于授课、考试、编写各种教学指导书,甚至影响到教材编写。这一沉疴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罔顾文本个性,用“现成”的“考试知识”来解读文本,这在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纵观2016年各省市高考试卷,在满分150分语文科目中,涉及古诗词的分值仅6-8分。在不少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去背诵大纲里所有的诗词篇目去争这6-8分,倒不如多做几道理化题目来得“经济实惠”。

姜朝晖认为,应试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学习,一是学生很少有时间去学这些“无用之学”,二是即便应试有一定内容涉及,大都出于考试目的,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学生很难让诗词文化入心,因此很难去感受诗词文化之美。

在升学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很多老师固守着“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容易拿分怎么教”,应试思维模式导致了古诗文被沦为“语言材料”,背离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在学生武亦姝摘取冠军之后,黄荣华仍旧在努力发声:让古诗文的教学离开“应试化”的教育模式,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上释放出真正的魅力。

腹有诗书 方能宠辱不惊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而诗词修养就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文化化人 艺术养心”,古典诗词,不仅具有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还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体系。我们在诗歌的代代吟诵中锻造着民族性格,在诗词的表情达意中汲取着处世经验,在诗词的熏陶中使生命个体具备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作为多年研究基础教育的学者,姜朝晖说,古代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集大成,诗词背后的美学意蕴对孩子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书店里的《唐诗三百首》被抢购一空。在家长的追捧下,学生们在接受这种“看似无用”的教育时,到底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它的韵味?也许,40岁的白茹云,体会得会更深。这位来自河北的普通农村妇女,正在与死神争夺生命,而在背后支撑她的,正是来自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浸入骨髓的力量;诗词大会舞台上的刹那芳华,远远遮掩不住她内心的光芒。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开学典礼上,武亦姝发言说,人生的诗意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等待人们去发现,为人们涵养一颗诗心。三四岁始习古诗文,五六岁热情逐增,尔后十几年热情依旧。在诗词的浸染下,16岁的武亦姝内心平和,沉静。在《中国诗词大会》结束后,她和家人拒绝了所有采访。

而这样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该如何在应试夹缝中培育?姜朝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要放到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高度去认识;学校教学要改变应试取向,通过文化社、兴趣组等社团形式,开展朗诵、欣赏、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媒体舆论积极宣传引导,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相关热搜

2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