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教育新闻 > 探访航天特色中学:学生方案被用到太空实验中

探访航天特色中学:学生方案被用到太空实验中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探访航天特色中学:学生方案被用到太空实验中

  谁也想不到,上海闵行三中能有今天的光景。如今的它,一栋11层高的教学楼是上海闵行地区学校“最高楼”,地下停车场有80多个停车位。它每年的毕业生中有10%左右报考航空航天院校。在今年揭晓的全国青少年天宫二号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的比赛结果中,闵行三中学生提交的方案有两个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3个获得二等奖、3个获得三等奖。

  该校高三学生王霆和赵杰提交的《“天宫”二号提高虫草中的虫草素探究实验方案》获得了一等奖。“我也不知道孩子们怎么想出来的,他们自己组队搞研究,学校安排上课时间专门让他们搞研究。”王霆的妈妈说。
  校长王全忠表示,闵行三中是一所航天特色学校,正是它营造的发明创造土壤让普通的学生变得“不普通”。但很多人只看到了闵行三中如今的成就,却没有看到这所普通中学过去11年在研究型课程方面的坚持。无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否重视,无论学校投入的经费是否足够,无论社会的大环境、校园的小环境如何变化,这所学校一直坚定地、默默地走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道路上,不曾动摇过。
  闵行三中现任课程教学部副主任刘辉是2006年第一位从校党委书记花惠萍手中接过“研究型课程改革”重任的教师。
  “花老师带着我,到学校周边的航研所、航天设备企业、上海交大、华师大等与航天沾边的地方‘拜码头’。”刘辉说,2006年时,学校的科创活动并没有现在那么火,花惠萍找过很多比刘辉更合适的理科老师帮忙,但都被对方婉拒了,“一方面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这种课,又不考试,怎么弄?另一方面,老师们也觉得搞这种特色学校没啥意思,把成绩搞上去才是硬道理。”
  刘辉当时是个年轻的政治老师,更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就跟着花惠萍尝试开设航天特色的研究型课程。为了满足“跨界”的需要,刘辉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理工科书籍。刘辉在学校里开设的一门拓展课,名叫“未来工程师创作天地”,是一个需要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课程,预计招12人,结果远远超出预期,很多抢课失败的学生私下找到他,要求加课。
  但是,到了2011年,闵行三中的航天特色研究型课程已经做了5年,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如其他学科老师所预料的一样,“不如把成绩搞上去实在”。但已经壮大了队伍的“刘辉们”却坚持这么做,“即便目前看不到成果,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一定有好处”。
  这一年,天宫一号太空实验搭载方案首次向中学生征集,闵行三中学生出具的两个方案获得一等奖,其中一个方案还被实际运用到太空实验中。
  一时间,这所学校“火”了,各路媒体都来采访报道这所中学。它多年申请未被批准重建的4层旧楼,也得到了1.5亿元的“特批”,盖起了如今闵行三中人引以为傲的11层“地标楼”。
  学生出成绩了,老师们的观点也开始转变。现在,这所学校每年在航天特色教育上开支三四十万元,这还不包括创新实验室、特色实验室的兴建费用;有近20名劳技、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专业的老师加盟,给学生们上研究型、拓展性课程,纳入教师考评,并核算绩效工资。
  每周,高一、高二的学生拥有一节研究型课程、一节拓展课、一节社团课。研究课是常态课,基于学科拔高学生研究能力;拓展课由老师先放出课程,再由学生自由选课;社团课由学生自己组建团队,挑选聘请指导老师。
  今年,闵行三中的老师们开了72门不同类型的拓展课,学生自建社团拥有40多个选题。刘辉告诉记者,老师开设的课程中最受欢迎的是动手制作类、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最不受欢迎的是与学科紧密相关的课程。比如“文言文鉴赏课”全校就只有两名学生选修。
  物理老师侯明伟的“水火箭的发射课”颇受学生喜爱。他也是王霆和赵杰虫草实验方案的指导老师。他告诉记者,在拓展课上,老师只是给学生一个大方向的指导,具体实验课题、方案撰写、找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等,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
  “天天让学生埋头苦读不太现实,他们也很希望有拓展课可以放松一下,做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儿。”侯明伟说,“水火箭团队已经好几次参加全国比赛了,同学们很开心。”(王烨捷)
1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