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政治 > 马克思主义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只有通过创造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相适应的文化动力,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向深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文化;文化基础;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基础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精神源泉,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是根植于这个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灵魂的再创造。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建立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进而运用其最基本的理论去塑造人们的认识。“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形式上说,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助于其宣传和传播。” [1]从文化意义上讲,要形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必须从人民大众的不同文化层次去划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思想在体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每个阶段。《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36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正是各种文化各尽其能的表现。“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3]2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历史传承性,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正确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去积极引领大众意识,防止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认识上的僵化。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必然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滞后性,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成为引导人们认识新生事物的灯塔。“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空场’并不表明没有任何文化精神,恰恰相反,现实情况是,同时拥有太多的文化精神,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包围和挤压着,它们互相冲突、碰撞、排斥,而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文化精神。”[4]301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上的引路者,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传播对象的群体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方式。大众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普遍价值观形成的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形成相对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取向。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二)不同文化之间相对统一的和谐共生。要建设和谐共生的文化首先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在相互交融间会产生碰撞。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探究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之上去诠释其内在的统一性。和谐状态不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消失,而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三)大众文化是动态的文化。大众文化的动态性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大众文化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天地之性人为贵。”[6]24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以人为本,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谐的大众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就意味着承认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别势必造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后汉书?隗嚣传》载:“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7]243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各舒己长,接下来便是造成各方的论战,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的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使不同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和谐共生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是必不可免的。这就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努力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衔接点,在此基础上诠释各文化的共生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和谐。

      四、结语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8]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把马克思主理论用通俗的表现形式为人民大众所掌握。“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8]9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才能实现大众化,才能反过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实践的过程。”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社会历史文化便是人民群众的自我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同人民群众所熟知和了解的文化基础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如何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现今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马克思主义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其大众化意味着人们对该结论的普遍认识和实践运用。” [10]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土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植于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土壤中,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1).
[2]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M].岳麓书社1989.
[3]范晔.后汉书?冯异传[M].中华书局1990.  
[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M].中华书局,1990.
[7]范晔.后汉书?隗嚣传[M].中华书局,19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8.  
[9]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1).
[10]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1).

相关热搜

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