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按需分配的实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从按需分配的实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从超公平分配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前文论述了超公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一些关系,下面再谈谈超公平分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首先是一种参与者具有相同权利的平等观,而这恰恰是佛教所宣传的,即无论一个人的认知或偏好是如何的幼稚、偏执,他的需求与其他人都将被平等的对待;然后是一种推己及人的交往原则,这正体现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髓,其方案的执行过程也再现了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原则;再后,从管理者的角度看,管理者不需要作出任何自己的权威判断或者智慧处理,只需要把每个参与者的意见综合实施即可(即由计算机进行客观的演算),这恰恰是道家所追求的“无为”之治;最后,从分配结果上看,其完美地暗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种非常和谐的分配观。
超公平分配并没有试图寻找一个多数的,权威的“社会选择函数”,相反,它努力保证每个参与者的决策意见都被采纳——这其中包含的平等、中庸,无为的和谐思想或许恰恰是西方多数原则的民主程序所缺少的,而这种中庸、无为的理念也正是价值中立地处理价值评价问题所必备的条件。一方面,以上的讨论表明,前文给出的按需分配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吻合的,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在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可能并不仅仅是一种定性描述,利用现代的自然科学手段,有些是可以实现定量化研究的,而这也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共同努力。
事实上,不仅按需分配理念可以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实际上许多已经制定的法规也是与传统文化相吻合的,但其难点在于我们执行过程中是否真正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下面以公共权力腐败为例讨论一下相关问题。
我们知道,公共权力腐败的直接原因在于有关公共部门掌握并行使的公共权威力量,可是,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具有权威力量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既然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那么有关部门就不可能具有权威力量,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公共权力的腐败。关键是,如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如何能够一致地行使自己的权力,管理者又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道德经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十七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7],当然,道德经并没有给出“无为”的可操作的准则,限于古人的自然科学基础,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强求,但是,前文关于超公平分配的论述已经表明,道德经中的结论无疑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中华文明必然有其自身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包含了这种文明的基因,而且,如果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那么中华文明自身也必然可以演变出马克思主义的原型,无疑,从中华文明自身演绎出的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也更容易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
正如俞吾金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中所讨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并不关注于“如何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而在于思考如何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上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因子的理论思潮之一”。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马克思主义描绘的、关于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是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方向上给出了一个“做什么”的目标问题,如何让这一目标在人类社会完美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给出一个能够让社会和平接纳的理想方案。反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探索的就是如何和谐解决社会冲突,只是中华传统文化较少去关注冲突本身的社会意义而已,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为无为,则无不治”,都没有讨论“平天下”或“无不治”之后的社会状态评价问题,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具有一种“如何做”的主观智慧,但是缺乏一种“做什么”的客观把握。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客观的、主动的、积极推动社会发展的阳性文化,那么中华文明就是一种主观的、被动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阴性文化,“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两者的有益结合——即用中国的传统文明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正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如果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看作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社会目标,那么就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个目标的实现问题,事实上,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关条件都已经具备,这里首先给出相关条件,然手再做有关的讨论:第一,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第二,互不干涉的独立精神;第三,无为的行政管理理念;第四,稀缺资源的公有制。
首先是人人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6]。同时,人人平等也是互不干涉的有效保障,而关于独立自主,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的一个说法是比较深刻的:“要给每个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独立思维和创造精神。因为只有人民有积极性,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民主的真正含义”,有了平等与独立,事实上就已经实现了各尽所能的目标;然后是无为的管理理念,如前文所述,“管理无为”恰恰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前文的讨论及超公平分配理论本身都已表明,平等,独立,无为,已经可以保证按需分配的实现。
尽管按需分配过程并不需要公有制,但是,这里还是要讨论公有制的重要性,事实上,本文要讨论的是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即非公有制存在的缺陷问题:1.非公有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剥夺了后代的公平参与权,这个问题很容易验证的,比如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富二代与官二代的权钱交易等社会腐败问题就是明显的例证;2.私有制导致的资源永久占用是垄断者获得超额利润的来源,并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这必将严重影响人人平等的理念执行。当然,即使实现了稀缺资源公有制,贫富差距依然可能会存在,但是,本文认为,稀缺资源公有制并非是对个人私有财产的消灭,而仅仅是那些“土地”、“水源”等生活稀缺品所有权的公有制,而使用权则是可以有限私有分配的,重要的是,公有制下的贫富差距不应该超过参与者的承受力,也即不能造成参与者的不公平感觉。以土地资源为例,任何对土地资源所有权的私有化分配都将剥夺后代对土地的公平享用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古代文人志士的安居理想在国内至今都不能实现,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话题,在内地,虽然实行了土地公有制,然而,由于实行了一系列“有为”的使用权分配制度:商品房,经济适应房,廉租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这种人为的干预使得“六连号[9]”,“宝马车住经济适应房[10]”,“最给力年终奖[11]”等事件接二连三的得以发生[12],本文认为,有效的土地分配制度大体可以这样实施:首先是耕种用地的平等,任何人都有耕种自己的土地的权利(当然,放弃是个人自由);然后是社会保障房用地,任何人都有住保障房的权利(这里,也不应该存在有认为的准入性限制);最后是空闲土地的开发,工业用地或者商品房(这部分土地的使用依赖于市场调节而不需要任何限购政策,这也是各尽所能的动力源泉之一)。
五、结 论
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每一次内涵扩充,都是一种被动的包容而非主动的征服,尽管这种文化本身并不是专制的文化,但是,正是这样一种和平的文化,维持了中国封建专制体制的稳定:一方面,这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力量;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理论体制,无论是民主还是无为,其自身的执行对于其他理论体制而言都是专制的,进一步的,任何非专制文化自身的维持与推广,都可借助于专制的力量,而这和文化本身是否专制无关。
通过对共产主义中“按需分配”这个关键特征的剖析,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按需分配观,结合自然科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讨论,文章论述了该分配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及理论实现上的可行性。文章的研究表明,一方面,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如果马克思主义确实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就必然包含了某种马克思主义的基因,从这些基因归纳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可使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人民大众所理解与接受,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有义务宣传这样一种具有普世性价值意义的文明,以让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是中华文明自身生存的需求,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多元化冲突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这也正是中华文明再次实现内涵扩张的契机。
参考文献:
[1]何民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N].人民日报,2006-09-25.
[2]俞吾金.寻找新的价值坐标——世纪之交的哲学文化反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320-333.
[3]贾可卿.“按需分配”新论[J].求实,2011(11):39-42.
[4][印]阿马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Liu Chao,WANG WenJie.Super Fair Distribu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Preferenc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telligent Control(ICMSIC 2011),2011:368-37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EB/OL]、
[7]道德经[EB/OL]..
[8]俞吾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J].现代哲学,2009(1):1-6.
[9] 2009年6月12日,武汉市5141名困难家庭市民参与余家头经适房小区公开摇号,在摇中的124名市民中,有6人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是连号,后经查,这6人申请材料系造假,购房资格随后被取消。2010年3月31日,汉阳区法院对涉案11人进行的宣判。
[10]深圳晚报2010年3月8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桃源村三期里(经适房小区),20万元以上的车辆占了近两成,其中不乏奔驰宝马。从而引起网民关于"该住经适房的住不起,住经适房的大部分没有资格"的讨论。
[11] 2011年1月24日有网友发帖,称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将607套廉租房分配给鹤庆县教育、卫生、计生三个系统的工作人员,并戏称是三个系统的最给力年终奖。后经鹤庆县住房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证实,607确实为三个系统的住房困难户。这引起公众对于廉租房的申请对象的争议。
[12]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在经济环境中,在参与性约束条件下(即导致的配置应是个人理性的),不存在一个有效的分散化的经济体制(包括市场竞争机制),能够导致帕累托最优配置,并使人们有动力去显示自己的真实信息。也就是说,在“有为”的社会治理中,我们不能设计出一种以“讲真话作为个人占优策略”的机制来,因此,这里说,“有为”使得这些弄虚作假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