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证券金融 > 期货市场 > 透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2)

透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2)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透视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


  三、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式”通货膨胀,因此治理本轮通货膨胀应采取多手段综合治理
  (一)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只要货币流量能回归到合理水平,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逐渐趋于稳定,但这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至于企业盈利预期,其重要性决不在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之下。如果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感到融资越来越困难,用工成本越来越大,汇率又不稳定,市场前景难以估量,那么投资信心会下降,企业盈利前景不看好,社会就业问题就会突出,这对于经济的害处是不言而喻的。

  (二)治理本轮通货膨胀要适度调整供需水平与消费机构
  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反映了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会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扩散,最后涉及到消费品。近年来,伴随着GDP连续五年超过10%的上涨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可以说,无论哪个方面,需求增长都很旺盛,在供给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国际大宗能源价格的上涨,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土地价格、农产品价格的提高等),在供需关系没有调整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就几乎是必然了(市场供需原理,当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同时根据市场的供需原理,努力引导人们进行合理的消费结构的调整,增加供给较大的可替代品的消费,减少供不应求产品的不合理购买。
       (三)综合利用多种宏观调控措施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是有效的;对于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无效。宏观紧缩政策不能解决原材料短缺,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紧缩政策可能对房价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既然已经上升了,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是多原因的导致的,因此应进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联合运用。
  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关键在于调控流动性。当前货币政策要真正回归“适度”,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央行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具体可进行:
  (1)提高利率:提高利率是一个效果比较明显、快速发挥作用的手段,但利率调整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名义利率不低于通货膨胀率,二是微观行为对利率的变动要能做出比较灵敏的反应。同时提高利率的不利之处在于过高的利率容易涌入大量国际热钱,从而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可能产生更大的危害,因此需要一个较好的监管体制和一个比较成熟的国内金融消化市场。
  (2)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与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都是缩减银行可利用信贷资金,抑制泡沫风险的产生,但不利之处是抑制投资的规模,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控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在通货膨胀背景下,政府应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解方式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采取增加税收政策,减少社会成员可支配收入,从而限制消费,减少投资;另一方面,又采取缩减的政府开支的政策,以压缩社会成员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限制投资。同时,应该通过收入政策的配合调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综上所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广泛使用财政政策,而在货币政策中主要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与公开市场业务为主,斟酌使用提高利率手段。
  (四)增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
  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减少通货膨胀国际传导压力。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其实际汇率必然升值,这是一个必然规律。实际汇率升值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名义汇率升值,另一种是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式实现。而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通过通胀调整过的汇率,所以如果名义汇率不升值,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要想抑制通货膨胀,就得让名义汇率升值。人民币升值不但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好处,对我国在国际上的货币购买力的提升作用也是明显的。同时,可以解决货币增发与商品增加之间分离的矛盾。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其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等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协调与可持续。本轮通货膨胀突出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靠某一单个或若干个产业,各产业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治理的根本是尽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发展道路,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和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资本密集型的效率企业发展,大力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消化能力,为民间游资开辟投资实体经济的通道。
  
  参考文献:
   [1]郎咸平.中国低工资高物价的秘密.青年文摘,2011;5
   [2]陈静思,厉以宁.紧缩政策治不了成本型通胀,东方早报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向松祚. 汇率危机 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与后果.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