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新经济学 >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3)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3)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四、自然价值论是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自然价值”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就像商品价值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一样,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生产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它的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原始森林里的树和海洋里的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的创造,人种的树和人养的鱼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创造,但它们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们要承认自然物质生产过程也是创造经济价值的生产过程,要承认自然价值。
  “自然价值”是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自然价值论是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我们需要确立“自然价值”概念并把它作为新经济学的关键词,作为核心概念,重新建构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框架,重新建构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才能建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据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条件设计生产力布局,就像生物圈的物质生产一样,创造非线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仿效生物圈物质生产的生产工艺,即生态工艺,改变资源高消耗、产品低产出和环境高污染的生产,实现资源低消耗、产品高产出和环境低污染的生产。
  所谓“生态工艺”,是把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仿圈学),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非线性和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及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并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它应用生态学观点,主要是生态学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转化及再生的原理,系统工程优化方法,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体系。它的模式是:“原料—产品—废料—产品……”这是非线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就像生物圈的物质生产那样,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在第一次使用生产第一种产品以后,其剩余物则是第二次使用、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果仍有剩余物则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毒无害的形式排放,能为环境中的生物吸收利用。因而它是无废料的生产、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在这样的生产中,如果出现环境污染,那是设计有缺陷,是不正常的,要在生产工艺中加以排除。
  现在,这种经济生产模式被称为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或循环经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的合法性需要自然价值论证。
  
  五、低碳经济的自然价值论证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出现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领导编写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经济学》评估报告,全面分析了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认为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每年将损失5%~20%的GDP。如果全球立即采取行动,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o.0500%~0.0520%,其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l%左右。全球呼吁向低碳经济转型。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资源低消耗、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它的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能耗和开发新能源;它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生产和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学术界称为“低碳转型”。
  潘家华教授指出,有人说当前的低碳经济或低碳转型是一次低碳革命,但是低碳革命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是由革命性的技术引领的、主动的、没有边界的经济转型,不需要国际合约制度而自发地发展;而低碳革命则不然,它没有革命性技术,只有一种刚性的约束,即碳总量的减排目标,它是一种被动式革命。
  的确,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作为一次革命,是“被动式的”,它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被迫提出的:一是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高度消耗,产生资源全面短缺问题;二是环境质量高度透支,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这是当前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它对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经济转变,主要是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活方式转变。
  低碳转型的“刚性约束”,如征收碳税、碳交易、污染权交易等,它的合法性、它的科学计量,需要“自然价值”理论的支持。例如,排放碳为什么要纳税?因为你消耗了“自然价值”,因而需要作出补偿;如何实现交易,保证交易是公平的?需要通过它的价值计算和统计。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实行“碳排放交易”,我国宣布在2014年前启动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减排额约有一半来自中国的项目。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碳排放交易立法已经势在必行。在这里,“碳排放”作为一种交易,必须为它制定价格。它的合法性,需要以确定它的价值为依据;它的公平性,需要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消耗进行价值计算和统计加以保证;以碳排放立法加以保证。
  总之,低碳经济建设、碳消耗统计、碳排放立法、碳交易立法,需要自然价值的论证;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平性,需要自然价值消耗的科学统计保证。因而,自然价值论是低碳转型的形成和健康运行的理论基础。新经济学需要自然价值论。
  
  參考文献
  [1][美)加特勒•哈丁.公有地悲剧[M].[美]维西林德,冈恩.工程、伦理与环境.吴晓东,翁瑞,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5—221.
  [2]于光远,等.论环境管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67.
  [3]安德森.改善环境的经济动力[M].王凤春等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4—8.
  [4]徐崇温.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274—280.
  [5][美]克鲁蒂拉.费舍尔.自然环境经济学[M].汤川龙,等,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1—2,10—14.
  [6]余谋昌,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J].生态学杂志,1987,(2).
  [7]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潘家华.“多途并进”实现低碳目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ll—04—2.
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