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发展战略 > 浅谈如何以银行经营转型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浅谈如何以银行经营转型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浅谈如何以银行经营转型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摘 要:本文依据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及银行业务拓宽丰富进程中日益面临的资本来源不充足等问题展开了深化探讨,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制定了银行经营转型的科学策略,对提升我国银行的人性化服务水平与综合经营效益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银行;经营转型;经济均衡

  引言:基于战略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在信息化、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实现了全面的快速提升,然而通过细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充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却始终处于不均衡的单边式发展状态下,具体表现为人们储蓄与投资行为的不均衡、消费与收入的不均衡、经济进出口发展的不均衡等。诸多的不均衡发展状态导致一些企业的高储蓄仅能通过向银行的间接融资来实现高投资的转化,因此凸显了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分布不均,间接融资高于直接融资、资金储备多、资本量有限、银行服务主要以存贷业务居多,其他服务业务较少的不合理现状。因此,单就银行体系来讲,如何解决这些不均衡的发展矛盾,关键就在于如何促进银行的经营转型,使他们通过合理的业务拓宽推进储蓄向投资的高效转化,并在提升良性转化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银行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稳定性,使人们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从而真正缓解人们储蓄行为与消费活动的不均衡发展现象。
  一、调节经济失衡发展、切实推进银行经营转型
  (一)合理的银行经营转型方向
  合理的银行经营转型方向主要在于如何有效优化银行的储蓄投资,使之路径进行彻底转变,将储蓄资金一部分从间接融资形式中分离出来,将其合理的投入直接融资计划中,从而转化为投资效能,体现投资转化的真正价值。在这一转型方向中,需要我们构建综合经营的银行体系,合理促进银行开展丰富的业务服务,切实发挥人性化的优势服务功能,并主动承担更多的直接融资服务职能,使有资金需求及提供资金的双方在银行的直接融资调解中开展丰富的直接融资交易。当然在直接融资的交易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无论银行调节的多么规范,融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与间接融资的风险主要由银行承担不同,直接融资以资金融出一方作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有效的降低了社会融资的集中风险,令银行体系免受系统性风险的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社会经济金融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从民众的角度来讲,银行体系在综合的经营开展中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投资渠道与投资工具,他们不再唯储蓄论,而是通过丰富的投资工具将储蓄延伸到直接融资进程中,合理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健康流动性,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效应无疑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提升全社会的直接融资比例,令银行进一步扩充长期资金的合理来源,同时居民在较低的投资风险中其平均的投资收益将持续增长,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人们的保障性收入并提升他们的消费信心。另外成功的投资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资产变现能力,并变相增加他们的持续投资能力与综合消费需求。
  (二)科学的银行经营业务转型思路
  为了切实促进银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经营效益的持续盈利增长,推动银行服务格局的全面变革与战略化转型,我们应科学的通过深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与金融服务的需求增长,展开激烈的竞争比拼,并进一步强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从而切实促进银行脱离传统的融资中介禁锢,实现向智能型、全面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合理转变。在转型实践中,银行将不再是社会资金的提供者,而是国民经济财富的综合组织管理者。基于以上科学目标,我们必须摒弃以往落后的业务发展思路,促进优势业务结构的合理整合、完善调整落后的以存贷业务为主的批发式服务模式,使其扭转为综合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业务服务体系,通过科学的业务转型真正强化银行自身的竞争优势与服务经营特色,展现银行转型经营的深刻核心理念。当然在谋求业务转型之路上,我们应充分依据当前国际及国内银行的发展特点及行业发展趋势,遵循市场的战略转型准则,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立足于现代化的金融行业服务本质,即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服务理念。总之我们应积极探索、丰富探究存贷业务及其增值服务的新境界,促进两者的并重发展,以营利为主,淡化特色服务与效益增长对单一资本的依赖需求,力争营造银行业务服务的突出特点,树立良好的品牌服务形象,并使之跻身于国内银行业的前列,突破固有经营格局,真正实现银行经营业务的全面发展。
  二、银行经营转型的科学策略
  (一)逐步深入,促进银行综合管理业务的广泛开展
  基于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经营业务较分散、各项监管机制仍属于严格的分业管理等现状,我们应合理转变,促进银行体系综合经营业务的广泛开展,令其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同时在业务实践中我们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积极的在金融机构的合力监管下顺应市场环境特点,增强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力,并在人才储备方面下功夫,实现逐步深入的拓展管理。首先我们可促进新兴业务的拓展,促进金融延伸产品的服务发展,例如令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促进资产托管、代客理财等创新业务的开展,并使银行服务业务的范围及内涵进一步深化。另外我们还应合理促进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开展证券保险业务、基金理财、信托业务等,有力的加深复合交叉等新型产品的推广力度。银行体系拥有较多的机构网点,因此具有客户分布广泛、联系高效等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银行的这一优势将各机构网点作为产品的代销服务站点,合理丰富交叉销售服务业务。再者银行体系具有资金储备实力雄厚、面向广大受众操作规范、在客户心中信誉度较高等优势,因此我们可利用高信用等级将其他金融产品进行信用升级操作,尤其对一些特定的债权或信托产品可提供担保服务,从而合理提升发行效率,降低银行发行成本。人性化的托管服务是银行提升公信力与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银行体系应有效的利用这一途径丰富开展信托基金服务业务,为私募筹集基金提供托管服务等,通过高效、规范化的运营操作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群众影响力。再者,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创新突破给银行体系带来了丰富发展的创新突破机遇,因此我们可大力促进银行系统对非行业新领域的深入探索研发,可令其先行跨入一个或几个非金融银行业务中,通过逐步的深入再进行循序渐进的拓宽。待相关行业环境成熟后,银行体系可利用风险可控性开展全方位的收购、兼并等拓展计划,从而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经营。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均能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只要坚持将一项或几项业务做强,坚持合理的选择性,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核心业务,才能真正实现结构强劲的高竞争力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价值。
  (二)提升消费性金融业务比重,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提升金融业务比重就是要求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宏观目标,促进居民储蓄合理的向消费转化,并继续通过多热点、多元化的服务业务拓宽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为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性发展,我们只有切实扭转以往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消费性金融业务比重,并促进两者的均衡性发展。首先我们应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种类客户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并结合时下流性的消费热点,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目前房、车、旅游、保健医疗、子女教育、保险已成为社会消费的新一轮热点,而这些投资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我们可充分发挥银行的消费信贷服务职能,使其支持领域进一步拓宽,例如增加分期付款的消费范围、零首付贷款服务、还本付息服务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收入计划变现能力,令其通过合理的消费切实提升生活质量。
  结束语: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及其结构性整合不均衡的现状,我们只有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政策,深化银行的经济调控职能,以经营转型为目标丰富银行体系的融资渠道、实现综合服务业务的拓宽,并合理提升消费性金融业务的比重,才能真正使我国经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均衡、持续、高效、全面、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韬.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8.
  马丽华.商业银行如何开展私人银行业务[J].经济导刊.2010.
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