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毕业论文 > 教育 > 高等教育 > 简论突发公共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再选择

简论突发公共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再选择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简论突发公共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再选择

  论文摘要 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分类以及所呈现的特点等进行分析的同时。关键是寻找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本文以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所呈现的突出问题以及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为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入手,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取正确选择所坚持的原则及所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论文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选择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的突发公共事件,比如:2008年1月的南方雪灾,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9月的三鹿劣质奶粉事件;2011年3月14日,西藏客运车发生翻车事故,3月15日,瘦肉精事件等等。这些事故涉及面广、影响大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成为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实践直接联系,具有应用性、科学性等特点,在解决突发公共事件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分类及特点分析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及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根据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可以分为四类。(1)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等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分析
  1.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时间、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经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即事件发生突如其来;不确定性表现在其产生的原因、变化方向、影响因素和后果等各方面都无规则,事件瞬息万变,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
  2.涉及主体的公共性和范围的广泛性。突发公共事件是专指在公共管理范畴内的危机事件,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涉及范围不一定是在普遍的公众领域,但是事件却会因为迅速传播而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共热点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
  3.事件具有多样性和影响面广的特点。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大致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可见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4.危害性大。突发公共事件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给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种危害往往冲击社会原有价值体系和认知标准,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心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突发公共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依据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及所呈现出的危害大、影响面广等特点,使得公众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如果这种压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而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就会导致一些不满情绪,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应用性等特点,依据一定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正确的选择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含义及特点
  1.含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特点:(1)科学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相关科学的有益成果具有科学性。(2)应用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实践直接联系,侧重于在实践中的应用,因而具有实用性。(3)针对性,人的思想是各种各样的,这要求采用方法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做好思想工作。(4)系统性。主要表现在有序性、层次性、相关性上。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依据及注意事项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依据。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针、原则为准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由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决定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选择过程中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遵循规律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针是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党的任务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选择运用上,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指导方针。同时方法的选择还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求实原则、层次原则等原则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其次,坚持一定的原则。原则是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所依据的准绳,它为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这一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选择,应坚持以下原则:
  (1)创新性原则。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体现它的创新性,即必须体现时代性、预知性。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充分体现时代性,以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带来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体现预知性,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采取现代方法来预知这些未知因素,创造性地把握事情发展的规律以取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不确定性的最佳效果。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心理创伤的干预工作并没有被当作一项重要的议题纳人救援行动计划,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工作却被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心理咨询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这一事件中的变化正体现了时代性的特点。因此,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的特点,人们的心里承受能力、抗压能力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重新认识,紧跟时代潮流,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如:探索一些新载体、用丰富多彩、多层适度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里咨询活动等等。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是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事物的变化情况,全面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和思想状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6]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涉及主体的公共性、范围的广泛性、事件的多样性和涉及领域的多元化的特点,这样就会模糊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这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只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所实效。这就要求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层次性,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汶川地震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根据创伤的等级和程度,心理学家将其分为创伤严重的青少年,一线救援人员和灾区的其他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应坚持针对性原则。心理咨询法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具体来讲,关于儿童,由于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出现一些,如:神情呆滞、不说话等症状,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和辅导;而救灾人员由于常常目睹惨状,加之身心疲惫,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也许关注,可以通过倾诉法、激励法等有效措施加以缓解。
  (3)实效性原则。实效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选择正确的内容、采取正确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解决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取得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最佳效果。[7]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直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上,而且也表现在引发社会恐慌心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及产生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上。而且突发公共事件在基本结束后,仍然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加大它的负面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选择上一定坚持实效性原则。
  2003年春,由于SAR疫情未能及时公开报道,致使因广州地区非典型肺炎流言引发的“板蓝根风波”,使我国许多城市的板蓝根、白醋价格暴涨,一度造成了市民“谈肺色变”。而如今,面对甲型H1N1流感,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化、大力宣传防控知识、正确进行舆论引导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民众也没有出现恐慌。
  创新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内在统一。有了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性;没有实效性,也谈不上针对性和创新性;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就必须发挥创新性,这三者密不可分。
  2.方法选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深入学习,熟练掌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既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构、分类及运用原则,又要熟悉各种方法的特点、运用范围,找出各种方法的利弊,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其次,要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突发性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而且是复杂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选择上,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这就要求各种方法齐头并进,形成合力,发挥最佳效力。再次,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每次突发公共事件过后,都给我们带来宝贵的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创造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在教育方法。
  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圆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有利于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另外,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是社会范畴的影响,涉及政府、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多领域。为此,全面和长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社会多元治理模式,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协作与联动,共同解决危机。
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