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企业防范人才流失的策略探究(2)
若水1147由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简析企业防范人才流失的策略探究
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
企业与人才之间的相互信任、彼此产生的吸引力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标志。它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确保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使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也能保持心态平衡。
1.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企业如果有一批恪尽职守、多才多艺的人才,是企业用之不竭的宝藏,问题就是如何发挥和利用人才的潜能。企业应重视人才的个人发展。个人发展就是能力开发,而能力开发就是让企业“固定资产”不断增值。要为人才创造个人成长的工作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给人才提供学习和充电的机会,将学到的新知识不断充实到头脑。企业应加大人才投资的力度,把专业培训、文化教育作为高于金钱的留住人才的激励措施,积极主动地实施对人才先进理念的“灌输”和对专业知识的“充电”,以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企业不要害怕精心培育的人才会被人挖走。时间证明企业投入得越多,人才越舍不得离开,向心力越强。反之,人才越要离开,离心力越大。同时,企业应注重发掘人才的潜力,给人才有公平的升迁机会,而不因人才的年龄、学历等因素来限制人才的晋升,通过人才展示的才能,使人才感到自己有升迁、加薪的希望。这样,人才就不会有跳槽的念头。
2.实现人才的自我价值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把自我实现的需要列入十分重要的位置。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才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企业要为人才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让其树立起追求事业有成的愿望,增强竞争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给人才提供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一方面可以保持企业竞争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使人才得到实践的锻炼。企业要给人才较大的工作自主权,通过内部定期或根据需要或本人要求适时互换岗位,让人才在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的不同岗位上施展才华,使人才在新的岗位上产生更大的兴趣,觉得工作更富有挑战性,并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岗位的比较,最终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潜力的岗位,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只有将企业发展的目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将知识物化为生产力,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
3.建立人才的用人机制
企业人才流动不畅,冗员不适量淘汰,就容易产生惰性,优秀人才也就感到前途渺茫,不愿在企业浪费青春华年和毕生精力,人才就很难留住。企业要充分重视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完善各项用人制度,建立人才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企业管理者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应根据不同人才在能力、性格和行为上的差异,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应根据工作岗位的难易繁简,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求所全,但求所长。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好人首要以信任为基础。信任是一种催化剂,它能给予精神鼓励,使人才达到忘我的程度。要做到用而任之,有职有权,人才有信任才有干劲,只要下属不违反原则,让其有职有权,使下属真正感到在其位、谋其政,有其权,明其责。要做到不为亲疏,而为才智,在工作中有事多沟通,工作多商量,意见多交换,求大同,存小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人才业绩的兑现。只有在企业形成一种促进人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融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三、合理的薪金待遇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保证
企业如果没有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留住人才;企业没有人才,就不可能在企业竞争中得到发展。要留住人才,必须考虑人才的经济利益。
1.灵活的薪金机制
对于人才来说,挣钱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为了留住人才,不仅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还应给人才以丰厚的薪金,将人才的自身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应考虑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经验的差别,拉开收入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人才不同的技能和价值,在企业内部应建立技能优先机制,实行年薪制、带薪休假等制度。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应改变一成不变的薪金制度,可采用技术入股、入股分红等方式,使人才的“才能发挥”和“获取报酬”等方面建立平衡关系。对于收入高于平均薪金的人才,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感到企业对自己的器重,人才就会努力工作,给予企业较高的回报。同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人才在双重压力下,会更加拼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样,企业才能留住人才,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2.拉大的收入差距
企业应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人才的收入报酬要与其经历、能力和业绩挂钩,做到恰如其分、公平合理,并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拉大。拉大收入差距是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的一种不可缺少、灵活多变的手段,实施有效的收入差距来激励人才,实行在一定的工资收入“基数”上给人才提供充分的“上升空间”,使低收入者看到希望,产生动力。在收入分配上,要拉开简单劳动与技术岗位、普通岗位与特殊岗位的分配差距,确定奖金系数或获得奖金的多少,让奖金真正起到“加速度”的作用。企业要克服奖金发放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但也要纠正另一种倾向,即否认无法用数据指标来考核人才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挫伤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对留住人才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用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考核,确定经济收入的多少。奖金作为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措施,应采用企业经济效益与个人贡献大小相结合,月度奖以人才完成日常工作量为考核要素,年终奖以人才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为考核标准,以达到有效量化人才的价值。这样,才能使人才切实感到个人的事业成就和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3.完善的福利待遇
在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重视改善和提高人才的生活福利待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优胜劣汰给人才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已无可回避。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难度的增大均会影响人才的身体健康,一些科研机构中青年人才英年早逝的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企业要重视人才的身体健康,为人才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探望因病住院的人才,带薪休假、安排疗休养,能够让人才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和休息,以减轻人才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同时,除了国家明文规定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之外,为人才提供必需的住房补贴、交通补助和通讯工具,为人才增缴纳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等费用,使人才能够享受到比社会一般企业更多的福利待遇,以体现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助互济的良好关系,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留住人才是企业经营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人才流失的现实问题,企业应不断探索留住人才的方法和途径,避免人才的流失,保持企业人才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竞争的需要。